高中成语积累及解释
1、1叠床架屋——床上放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2、(肉眼凡夫)犹凡人。谓目光短浅的凡俗之人。
3、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4、①把孩子的笑容比喻成生动答卷,把山村比喻成名片,把民宿比喻成金果银果,以生活细节展现出当地的美好生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2分)
5、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6、排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秦始皇的一己之私不过是天道的工具、命运的玩物,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语气;(高中成语积累及解释)。
7、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的引用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8、316金瓯无缺——瓯:ōu。金瓯:盛酒的器皿,借指国土。比喻国土完整。
9、6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10、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比喻随意提笔作文、写字或涂画。也形容胡乱删改他人文章。
11、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很镇静。
12、4 美不胜收——胜:尽。收:接受。美好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正例)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美不胜收。(96)(高中成语积累及解释)。
13、1得意忘形(贬)——因高兴而忘乎所以,失去常态。
14、2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15、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6、1殚精竭虑(褒)——竭:用尽;虑:思虑,思考。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17、393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往往误解为“报纸杂志涨价”。
18、2付之一笑——用笑来对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
19、4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只凭个人刚烈的勇气。
20、4趋之若鹜——鹜:wù,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
21、 50忍俊不禁——忍俊:含笑。忍不住要发笑。
22、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23、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24、(目迷五色)后以“目迷五色”比喻事物错综复杂,分辨不清。
25、6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形容个性鲜明。
26、5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27、3老态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28、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9、2浮光掠影——浮光:反光;掠:轻轻擦过,闪过。水面上的反光,一晃而过的影子。比喻匆匆看了一下,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30、半斤八两:比喻彼此相当,不分高下,形容差不多,多含贬义。不能再用“各有千秋”。
31、7养痈遗患——痈:yōng,一种毒疮。患:祸害。对自己身上的痈不加治疗,给自己留下祸害。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害了自己。
32、30机关用尽——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形容用尽心机。多用于贬义。
33、7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34、7越俎代庖——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语见《庄子》。俎,祭器;疱,厨子。
35、国色天香:原指牡丹香色俱佳,后指女子才貌出众。形容女性的美丽。
36、6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37、6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包含的深刻的意义。往往误解为“话不多但含义深刻”。
38、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9、一是语序不当,主语相同,关联词“不但”应在主语后面;
40、1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41、1础润知雨——础: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42、(回天之力)原比喻言论正确,极有力量,影响深远。现多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43、高视阔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也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
44、(解析)第一空,结合下句“替万代子孙作打算”可知,秦始皇替万代子孙作打算,说明他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所以应该用成语“一己之私”。第二空,根据前句用“一世之雄”形容秦始皇,此处可用成语“叱咤风云”来形容秦始皇的威力极大。第三空,根据前面的成语“天翻地覆”可知,世界大变局是从古到今都没有过的,可用成语“亘古未有”。(每个1分)
45、4难兄难弟——难:nàn。指彼此曾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46、芸芸众生:原为佛教语。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众多的普通百姓,不能用作“众多的芸芸众生”。
4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48、7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49、6无动于衷——衷:内心。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不关心,置之不理。
50、 暴戾恣睢——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51、2管窥蠡测(贬)——蠡:lí,瓢;测:量。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肤浅。
52、并驾齐驱——本指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起奔跑,后比喻彼此不相上下,齐头并进。
53、1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错例〗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4、40 美轮美奂——轮:形容高大。奂:huàn,鲜明、盛大的样子。形容房屋高大华丽。〖错例〗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叫人目不暇接。
55、7众口铄金——铄:shuò,熔化。原形容舆论的威力大。后用来形容人多口杂,可以混淆是非。
56、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57、4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58、387老气横秋——①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②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多用于年轻人身上。
59、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60、(大而无当)当: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61、 别开生面——生面,新的格局。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
62、3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往往误解为“寒冷”,或“十分寂静”。〖错例〗①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消瘦凸起的肩胛骨;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②报告十分精彩,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大厅里噤若寒蝉,只有记笔记的沙沙声。
63、5醍醐灌顶——醍醐:tíhú,酥酪上凝聚的油。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64、500.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65、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
66、众志才能成城,聚沙才能成塔,我们责无旁贷。
67、 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错例〗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68、大而无当:当:底。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69、3 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70、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标点符号,少量增删词语,
71、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72、4千夫所指——指:指责。受到众人的指责。形容众怒难犯。
73、3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后也用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用词精当。
74、无精打采: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75、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76、2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77、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水。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片面狭隘。
78、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79、敝帚自珍——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从意义可言看出“敝帚自珍”适用于对自己,而不能用于别人。
80、身临其境:亲身到了某种境地(体验感受)。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用“设身处地”。
81、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82、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83、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84、(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两处∶“根据数据显示”句式杂糅;“逾九成以上”语意重复。
85、2火中取栗——栗:lì。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86、300、 集腋成裘(褒)——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错例〗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87、5始作俑者——俑:yǒng,殉葬的土木偶。专指坏风气的创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