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孔子有关仁爱名言名句89句集锦

孔子有关仁爱名言名句89句集锦

孔子有关仁爱名言名句

1、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2、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培根(孔子有关仁爱名言名句)。

3、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知者利仁。

4、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5、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罗曼·罗兰

6、孔子的仁还注重道德的修养。仁爱是一种 权力也是一种义务,道德是存在内心的素质, 仁爱的要求可以更好的发挥一个人的品德行 为。为仁由己,既自我约束又追求道德完善。

7、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8、⊙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0、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1、(译文)孔子说:“譬如堆山,还差一筐,没堆成就停了,功亏一篑是自己造成的;譬如填坑,只倒一筐,继续填下去,坚持不懈是自己决定的。”(孔子有关仁爱名言名句)。

12、⊙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翻译:(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14、注:以上章节摘录自南公怀瑾先生之述著,均有出处,请勿断章取义,欲贯串真义,请参阅原著!我们希望能以此文章,给您增加一点点精神养分!若您喜欢,请分享给您的朋友,大家一起福慧双修、身体力行、文化传承!

15、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16、虽然如此,卫灵公仍然不敢慢待孔子,经常邀请他一同出游。在一次出游时,孔子提出与卫灵公和南子同坐一辆车,以便与卫灵公交谈,但是却受到了南子的拒绝,而理由可想而知。

17、(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值得敬佩,怎知后代不如今人?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的人,就没什么前程了。”

1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19、(译文)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20、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21、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孝经》

22、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3、⊙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25、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26、翻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7、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

28、《论语》中对许多问题的阐述剖析都极为深刻,可称至理名言,时至今日仍使人受益匪浅。当初孔子因为一句话,却导致一位女性被认为是红颜祸水,至今仍被人唾骂。

2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30、(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3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32、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3、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34、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35、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儿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马克·吐温

3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7、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38、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40、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41、⊙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42、古文今译: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4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44、孔子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孝顺爹娘。敬爱兄长,不触犯上级,不造反。一切在于务本就道生仁。而其基础是“孝敬父母,敬爱兄弟”。 做事致力于根本,本质好了,仁爱之道才能生发出来。

45、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4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4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49、于是孔子决定离开鲁国,去列国之中宣扬自己的学术。弟子们纷纷响应,表示愿意追随老师一同前往。就这样,在55岁这一年,孔子与弟子们开始周游列国。

50、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51、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5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53、仁爱是一种上对下的一种爱,可以是母亲对孩子,也可以是君王对臣子。

54、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德·格林贝克

55、从《论语》上可以看到,孔子大部分时候是和颜悦色地为学生进行耐心地讲解,但是当孔子批评一个人的时候,同样是毫不留情的。

56、⊙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7、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8、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59、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60、(译文)子张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哪五种?”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拥护,诚实就会受到重用,勤敏就会获得成功,慈惠就会有本钱使用人。”

61、无论是朋友或是生人遭到了危险,我们都要大胆地承担下来,尽力帮助人家,根本不考虑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马克·吐温

62、你可曾想到,失去了爱,你的生活就离开了轨道。——法·拿破仑

6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64、(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有眼前的忧愁。”

65、(译文)孔子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爱好礼乐、爱好称赞别人的优点,爱好广结善友,有益处;爱好放荡、爱好闲逛、爱好大吃大喝,有害处。”

66、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茨威格

67、这些事例就是说明“敬鬼神而远之”的意义,如果讲宗教史,佛教玄奘取经回国以后,便是唐太宗捧出来的。同时唐太宗也捧道教。唐代的真正国教是道教,上朝排列朝班时道教站在第一位,佛教站在第二位,但待遇上是平等的。至于儒教,不用说,也是照捧,对伊斯兰教也很崇敬,老的基督教——景教,也是唐太宗时候到中国来的,唐太宗还替他写一个碑文,准他在广州盖庙——建教堂。唐太宗那样大的政治气派,看每一个宗教都是好的,都“请上坐,泡好茶。”他自己信什么教,他没有表示。老老实实说,后来考据他是信佛教的。但在政治态度上,他绝对公平,过去尽管没有宪法,对宗教还是公平。所以孔子说为政的领导道理与鬼神之事的关系,不能完全做迷信看。有时对工作,对政治非常有帮助。不过上面一个“敬”字很重要,应该非常恭敬。比如拿破仑,绝不迷信,他当皇帝以后,曾经把皇冠一脚踢开,认为这些皇帝的帽子算什么东西。但当他打到了伊斯兰教的国家,看到伊斯兰教的教堂,却跪下来,跟着别人一样礼拜,这就是“敬鬼神而远之”的道理,这也是最高度的智慧,不能叫迷信。信仰是个人的事,处大事时,则不能随意有所偏废。

68、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通晓就是通晓,不懂得就是不懂得,这便是智慧。不懂装懂就是无知,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应当学会虚怀若谷。

69、(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习俗使人有了差别。”

7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71、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72、(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歌路过孔子车旁,说:“凤啊!凤啊!你怎么这样倒霉?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赶上。算了!算了!现在的执政者很危险!”

73、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7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5、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76、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77、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78、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9、古代,作为一名君子,必须德行兼备。温文尔雅、谦谦君子,有学识内涵,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E。

80、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8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巴金

83、我们中国历史上,秦汉以下,三国时的黄巾张角、元朝的白莲教,近代如红灯照、义和团、太平天国等都是政治扯上宗教关系。凡政治扯上宗教关系来玩的,非失败不可。西方的十字军东征,这么大一个战争,为了宗教的观念而起的,成功了没有?失败了,此其一。第政治必须仰仗历史文化的经验,当时的南越太年轻了。我不好意思讲,这是我们自己国家运气差一点的时候,自己倒楣,免谈了。严格说来,南越是小孩嘛,政治和历史文化是要久远的经验,不可像小孩子一样随便乱来的。

84、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85、在孔子的教导下,鲁国人的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鲁国上下焕然一新,孔子也因为教导民众有方,得到了国君的赏识。鲁定公十年,孔子成为了大司寇,掌管鲁国的各项活动礼仪。

8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87、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君子之间的交往,与利益无涉,而是出于道义。如果牵涉到利益,往往就产生很多纠葛。

88、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