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关于诚信的诗(摘抄好句83句)

关于诚信的诗(摘抄好句83句)

关于诚信的诗

1、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2、《荀子·不苟》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3、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4、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至诚则金石为开。

5、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关于诚信的诗)。

6、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7、●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8、-(唐)骆宾王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唐)李白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

9、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10、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11、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四句,表明作者在路途中的艰险景况。“郁纡”等二句,是写因为山路萦回,崎岖不平,行迹在群山中放眼望去,那些平原时隐时现、时出时没,反衬出作者心情因任务艰巨,前途未卜而起伏不平,忐忑不安。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春秋孔子

13、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14、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5、宋·吴处厚《青厢杂记》诚:真诚。感:感触。

16、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17、-(唐)杜甫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唐)白居易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18、穷通尚如此,何况死与生。乃知择交难,须有知人明。

19、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出自唐代:李白《侠客行》

2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至诚:极大的真诚。

21、清·杜文澜《古谣谚》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22、——明·袁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关于信任的诗词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3、白话文释义: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2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25、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唐 李白《侠客行》

26、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四句,主要勾勒诗人遇到明主,颇受唐太祖重用,为报太祖的知遇之恩,自告奋勇出潼关去招降山东的群雄,并表现所负使命之重大。“杖策”句指出作者果断为李渊献策,并义无反顾去实现这条计谋。

27、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28、——《乐府诗集》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29、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30、-《抱朴子.交际》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31、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曰:“诚,乃立于天人合一与性善论之上,无道乃诚也。”

32、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33、②表征的结果既是我们探索科学世界的证明,也是我们诚信的表现,要求我们杜绝学术造假与学术不当行为。

34、译文:纵然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35、  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3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37、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诚:真诚。伪:虚假。

38、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9、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修学:研讨学问。

40、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41、-《雁门集》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2、译文:纵然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43、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44、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45、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白话译文:从别人家的瓜田旁经过,即使是鞋子脱了脚跟,也不要弯下身子去提它,这是为了避嫌,否则有人会疑心你摘瓜,所以说“瓜田不纳履”。

46、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47、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出自唐代:李白《侠客行》

4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宋朝哲学家

49、白话释义: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信用,说到做到。商鞅就很讲信用,以一言为重,以百金为轻。你们这些变法的反对派怎能随便指责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顺利推广?

50、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51、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52、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感人以诚不以伪。

53、译文: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54、学院网站:http://math.jlu.edu.cn/

55、民间的生意人,门脸上还常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

56、(大概意思: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于五岳。)

57、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58、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59、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60、-《战国策》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61、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62、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出自唐代:李白《酬崔五郎中》)

63、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64、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至诚则金石为开。

65、  廉:清廉。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66、(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唐代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错刀:古钱名。

67、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出自唐代: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白话文释义:有远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诚和信用作为衣裳。

68、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69、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70、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

71、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72、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关于诚信的诗句有那些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出自宋代:王安石《商鞅》

73、(大概意思:有远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诚和信用作为衣裳。)

7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fánzuòrénguìzhí,érzuòwénguìqǔ):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原文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注释:荡:清除,洗涤。

75、伤千里目:是说远望心里伤感的意思。《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76、-陈刚中朋友,以义合者。-(宋)朱熹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77、-(唐)王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78、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有关诚信的古诗5首有关诚信的古诗有:宋·王安石《商鞅》、三国·曹植《君子行》、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唐·李白《酬崔五郎中》,唐·元结《自箴》等。

79、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80、  精诚:真诚。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81、《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北齐书·尧雄传》: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新唐书·曹华传》:“华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吴兴李公,以诚信质直事孝宗。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

82、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