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肉麻一首诗
1、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2、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这艘“飞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这的确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来之笔。这样的词笔出自李清照,确实是“惊人”的。
3、少女时期是李清照最快乐的时期,其间她的诗词风格是以欢快、任性为主。比如:
4、李清照一生苦多甜少,但她也曾经幸福过,这也就够了。或许,正是由于生活的波折,才造就了她成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肉麻一首诗)。
5、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6、赵明诚看了李清照的诗既感动又“妒忌”她的才华,发誓要些一首比她还要好的诗。赵明诚从接到信那一刻起就闭门不出,3天写了50几首诗,把他写的和李清照写的混合在一起让朋友挑出最好的一首。
7、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两人总有分别的时候。而恰恰是在分别期间,李清照创造出了柔情蜜意的绝世佳作。如:
8、怕郎猜道,奴面比不上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9、特别是那句“罗帐细垂银烛背”,流露出了洞房之夜香艳的一面,让很多读者感到脸红和肉麻。
10、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11、两首同样韵律的词,却能被李清照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真是才华横溢。
12、说起闺中诗词,岂能不说说职业词人、业余皇帝李煜。作为亡国君主,李煜良好的教育和尊贵的身份使得他天生具有风流倜傥的气质,奢靡的生活让李煜有着对美人有着独特的爱好。很难想象,李煜的闺中诗是写给小姨子,后来的小周皇后。
1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仅化淡妆,身上的衣服也比较特别,绛红薄绡的透明睡衣,增添了不少朦胧感,那洁白如雪的皮肤若隐若现。
14、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15、这首词具有阔大而又豪迈的气度。词中阔大的形象、阔大的志愿、出自阔大的胸怀。一个漂零无依的女词人竟渴望借助万里鹏风把自己映入神仙般的奇异世界。这奇异的神仙世界是词人理想与精神寄托之所在。词中既有李白的放浪姿肆,又具有杜甫的沉郁顿挫,这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使这首《渔家傲》成为《漱玉集》中独具特色的词篇。
16、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妙在静中见动。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
17、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从词的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可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前期,作者的生活美满,词中多为爱情的歌颂,离别相思与伤春悲秋的叹息虽时有流露,但情调仍是欢快的,风格是爽朗的。南渡以后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了。作者经历了靖康之乱,她举家南逃,备尝家破人亡与颠沛流离之苦。无疑,她的生活面扩大了,阅历加深了,作品的内容也较前期丰富了。很明显,贯穿这一时期词创作的主线是家国沦亡与个人不幸遭遇的哀叹。早期明快、爽朗的情调已经消失,而代之以浓厚的感伤情绪。但是,这首《渔家傲》却与作者一贯的词风有所不同。它借助干梦境的描述,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作者在梦中横渡天河,直入天宫,并大胆地向天帝倾诉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后象鹏鸟一样,磅礴九天,或者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词风豪迈奔放,很近似苏轼、辛弃疾。黄了翁在《家园词选》中说这首词“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可见,李清照的词风是多样的。
18、“重整河山待后生”与“江山留与后人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19、虽然自己无力回天,但是,站在八咏楼上,李清照却给后人指了一条明路。
20、译文: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21、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壮烈?谁会想到它是一个柔弱女子所作?项霸王要是能听到李清照对他的评价,估计死也瞑目了。
22、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23、在谈李清照的词之前,我们要知道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人生的起落对一个诗人风格的影响非常大。李清照的词大概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24、即便是被赞誉豪气不输男儿的《夏日绝句》和《题八咏楼》,其实也是有着暗藏着愁绪。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作品大都是李清照中晚期的作品,当时的她或经历和丈夫久别,或经历国破家亡,当时她的人生底色就透露出一股子凄凉,所以作品中的伤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5、 张九龄被贬后,写下一首诗,竟成了《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之作
26、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掳去了宋朝的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康王赵构(宋髙宗),不仅不努力于收复失地,救回二帝,反倒仓惶逃命,跑到江南,建立了南宋政权,沉醉于歌舞声色之中。
27、“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28、此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
29、据《琅娘记》记载,宋代文物收藏家赵明诚小时候做梦梦到这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他久久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去问父亲,父亲仔细一看就哈哈大笑,拍拍赵明诚说:“看来你以后要成为一个”词女之夫“。1101年,21岁的赵明诚果然成为一个词女之夫,娶了千古才女李清照为妻。
30、闺中诗词大多是男女间撩人动听的情话。古时候,男女之间受到封建礼数的重重限制,为了倾诉抒发自己的苦闷,他们往往会将格调不是很高雅的情话,进行适当加工成诗词表达出来。论情话,很难想象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也是大宋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却是行家能手。
31、品读李清照入选课本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她的词风总是透露出一股不经意的伤怀,不管是《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亦或者是《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皆是如此。
32、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却写出了大唐第一猛诗
33、通读全词,既有对爱妻王弗美貌的赞美,也有对洞房花烛夜幸福的描述。
34、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清照的一首诗作,名叫《残花》,这首作不算有名,甚至不少人认为不是她所作,但目前此作还是被归纳在她的作品之下。全诗共54个字,却有17个花字,读来朗朗上口,令人拍案叫绝。
35、李清照,宋朝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其词到现在,也依旧能获得诸多好评,有人说易安只会作词不会写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首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诗乌江,此诗通俗易懂,堪称千古名篇!
36、虽然说这首诗引用的都不是名人名句,但是苏轼却将它组成了千古绝唱!把自己描述成了沉浸于温柔乡的才子!
37、一路上,都有人弃城投降,李清照痛心却又无可奈何。
38、可以想象一下,李清照魅力十足,语言之中也很肉麻,而后对丈夫说:“夫君,今晚的竹席真凉啊!”
39、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未来(みらい)へ向(む)かって(朝向未来)ゆっくりと歩(ある)いて行(ゆ)こう(慢慢地走去)
40、1985年,老舍先生的名作《四世同堂》改编成的电视剧上映,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传唱大江南北。
41、这是赵明诚在外地为官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道尽了词人茶不思饭不想日渐消瘦的相思之苦。以西风、黄花作为意象,隐约包含着秋风来袭繁花落尽,再不归来,“黄花菜都凉了”的愁怨。
42、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3、此词是记游赏之作,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44、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4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47、 杜牧失意后写下一首诗,成为千古经典,最后一句令人深思
48、不仅如此这本书还有还有《仓央嘉措词传》,呈现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和藏传佛教史上引人注目的上师情歌。
49、李清照无心梳头,她想强撑着精神去泛舟,看看春天最后的风光。
50、这种比赛每次都是才女李清照赢得多,赵明诚总被泼得像落汤鸡,李清照看到赵明诚狼狈的样子,开心的不得了,以致于经常不小心碰到水把自己的衣裳也搞湿。
51、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当成愣住了,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赵明诚真正服了李清照的才学。
52、1127年,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一年。
53、ほら足元を见てごらんこれがあなたの步む道ほら前を见てごらん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母がくれたたくさんの优しさ爱を抱いて步めと缲り返したあの时はまだ幼くて意味など知らないそんな私の手を握り一绪に步んできた梦はいつ空高くあるから届かなくて怖いねだけど追い糹壳けるの自分の物语(スト-リ-)だからこそ谛めたくない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母(はは)がくれたたくさんの优(やさ)しさ(母亲带给了我那么多的温暖)爱(あい)を抱(いだ)いて歩(あゆ)めと缲(く)り返(かえ)した(她告诉我要怀抱着爱前进)あの时(とき)はまだ幼(おさな)くて意味(いみ)など知(し)らない(那时我还年幼不明白其中的意义)そんな私(わたし)の手(て)を握(にぎ)り(她拉着那样的我的手)一绪(いっしう)に歩(あゆ)んできた(一起走了过来)梦(ゆめ)はいつも空高(そらたか)くあるから(梦想似乎总是在天空的远方)届(とど)かなくて怖(こわ)いねだけど追(お)い続(つづ)けるの(很害怕我达不到但我一直不停的追逐着)自分(じぷん))の物语(すとおり)だからこそ谛(あきら)めたくない(因为是自己的故事所以不想放弃)不安(ぶあん)になると手(て)を握(にぎ)り(不安的时候她就握住了我的手)一绪(いっしう)に歩(あゆ)んできた(一起走了过来)その优(やさ)しさを时(とき)には嫌(いや)がり(那种温柔亲切有时也会让我讨厌)离(はな)れた母(はは)へ素直(すなお)になれず((遗憾)对已离去的母亲没能坦诚)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その优(やさ)しさを时(とき)には嫌(いや)がり(那种温柔亲切有时也会让我讨厌)离(はな)れた母(はは)へ素直(すなお)になれず((遗憾)对已离去的母亲没能坦诚)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
54、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55、不得不说,李清照这首词太赞了,既有闺中乐趣,又充斥着满满的诗意,春风撩人。
56、国仇家恨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所以,“江山留与后人愁”并不是一句虚言。
57、李治: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58、最重要的是:李清照早期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闺房淑女,她热情奔放、热爱生活,过着绝不讲究的青春。
59、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60、但是赵明诚心里却不服气,想写一首词超过李清照,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最后写出来接近五十首诗词,他将李清照的《醉花阴》夹在他的诗词中间,冒充是自己写的。而后找朋友陆德夫评鉴,陆德夫看后说:"只有三句非常好,其他的一般。"
61、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62、 这首流传甚广的小诗几乎人人会背,只有四句,《甄嬛传》都引用过
6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4、字字泣血,句句含泪,这是一个亡国女子对于家国的失望与关怀。
65、《残花》是李清照为数不多的诗歌作品之一。李清照以“花谢花开”为创作对象,借花抒发了自己对生活无奈愁苦之情。全诗共有17个“花”字,李清照通过描述花朵盛开、凋零之景,展现了自己年轻、飘零的一生。
66、自从16岁那首《如梦令》中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问世,她已经名满京师,史书是这样记载当时文坛对这个奇女子的反应的:“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两年后她嫁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这位出自书香名门的大家闺秀,原本可以就这样在诗词的世界里,过着她那令人羡慕的贵妇生活,可是北宋的一场“靖康之变”,打破了一切美好。后半生的颠沛流离,让她的词满满的忧愁。这样的变故对她来说是不幸的,但却让她的词多了一份深情和凄美。
67、李清照本来就是一位富有爱国热忱的女子,又亲身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南来以后,终日不忘沦陷中的故乡,因此,对于南宋统治者的逃跑主义和屈膝求和的卑下行为非常不满。
68、这本《苏轼词传》以苏轼一生生活过的城市为线索,将苏轼如水、如火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苏轼的一生可谓是历经风雨痴心不改,人生经历百折千回。
69、 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必有杜牧诗
70、第三句给了我们答案,原来是要约会情郎,迫不及待要见面的心情和爱意都写在脸上了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明显啊,所以深怕一泓秋波把自己出卖了。这一细节和微妙的心理真是绝妙。将青春期少女的敏感、细腻、多情,以及还会有所顾忌的羞涩,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可谓一句顶百句。
71、一般写离情,总是着重写别时如何难舍难分,此词则截取别前别后的两个横断面。别前词人神情慵怠,懒于梳妆,表达了害怕离别的心态。中间进行大幅度跳跃,过渡到别后。此时丈夫赵明诚远去,词人被重重烟雾所封锁,天天倚楼凝望楼前流水,觉得流水也对她的离别表示同情和怜悯。
72、 李煜最出彩的一首词,非同凡响,堪称不朽经典
7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4、南朝时,文学家沈约曾任东阳太守时修建此楼,原名玄畅楼。
75、通过前两句的铺叙,一个美少女的形象呼之欲出了,你看她一笑就像莲花盛开一样,多阳光多鲜活呀,不得不感叹年轻就是美,可她还这么隆重的收拾自己,各种打扮,难道只是她太自恋了吗?
76、赵明诚刚新婚的时候。还是个在太学读书的穷光蛋,可他偏偏又喜欢收藏这种烧钱的爱好。李清照身为妻子也不拦着,还在赵明诚的影响下喜欢上收藏,更是支持赵明诚搞收藏,这就让赵明诚更无忧无虑的痴迷于收藏,为了一件看上的藏品,哪怕当场当掉自己的衣服也行。赵明诚把宝贝买回来之后,就和李清照一起在灯下把玩,有一晚上说不完的话。
77、读惯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忽然读到李清照这样一首词是不是很意外。我第一次读时,也非常意外,几乎颠覆了李清照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当然,哪个少女不怀春?李清照会写出这样的词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足以证明她的新婚生活是幸福、美好的,只是这样的时光对李清照来说太短、太短。鸿雁说李清照的幸福生活,从他的父亲李格非被归为"元祐d人"的那一刻便结束了。因为赵明诚父亲赵挺之与李格非属于不同阵营,在李格非出现问题后,李清照的公公要求赵明诚将李清照休了,但是因为他们相爱太深,赵明诚并没有那么做,可是他们俩却分开了,李清照只身回到原籍去了。
78、不过李清照的作品并不是一开始便这般伤怀,结婚前和新婚不久的这段时间里,她整体的作品都是偏向于柔美明媚。就像新婚不久李清照写的那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在词中她买了一枝鲜花“徒要教郎比并看”,可以说将新婚女子的娇嗔刻画得淋漓尽致。
79、存在即合理。写出一首诗,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句式、韵律等等都要考虑到,放下品味不说,所有的诗词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心路笔迹。作为后人,多读一点不同题材的诗词总是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知识。
80、国家沦亡,家庭破碎,李清照心如刀绞,一身伤痕的李清照,流亡到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