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或名言
1、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从我尸体上爬过去。——金晶
5、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8、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9、 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 —— 普希金
1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1、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2、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13、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14、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第一个设问是反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诗的后两句说,请你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万户侯?这里诗人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1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6、 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17、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8、这首诗歌是《南园》组诗十三首中的第五首,是李贺应进士试受挫回昌谷闲居时陆续吟成,撰作时间可系于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春夏之交。
19、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20、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21、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2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4、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晏殊和尚
25、我愿用我作部的生命,从事研究科学,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巴甫罗夫
26、 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 苏步青
27、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8、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29、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30、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3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5、《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36、不限抒情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古籍分类:不限爱情友情离别思念思乡伤感孤独闺怨悼亡怀古爱国感恩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37、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
3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39、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40、作者背景: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41、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 肯尼迪
42、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43、在这句诗中,陆游感伤的是自己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怎奈两鬓已白,仍然没有机会建功立业,一展胸中抱负。这样一来,对于衰老的感伤,就跳出了个人的小圈子,与爱国报国的大志向融为一体,立意更为高远,也更具有感染力。
44、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45、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46、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7、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48、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4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50、此句出自陆游的《夜泊水村》,诗句的大意是:我一心报国万死不辞,却无奈两鬓斑白人已经老了。年老是任何人早晚都要面对的问题。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抒发过对于衰老的感伤之情。
51、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52、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3、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54、 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就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 —— 李苦禅
55、 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
56、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57、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58、 我们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是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民族其他文明的最大最美的瑰宝,弃之不学不传实在可惜。千万不能认为诗词这只是高雅之人的高雅之事,“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民族素质亟待提高,我们的文化气韵需要升华,我们将军路要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和高尚文明的诗词之乡,传承成为至子孙后代的高尚记忆。要做到,每村每家每人记忆一首爱国诗词,或者爱国诗句,再或者爱国名言也可。比如陆游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59、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60、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61、译文:乌云密布的青海湖黯淡雪山,遥遥望着边塞孤城玉门雄关。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不打败进犯敌人就誓不返乡。
6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63、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