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经历失败成功的简短事例
1、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问题是很严重的。
2、2016年将多发些思想层面的稿件,增强文章的故事性、可读性,为拓宽题材面,内容可不再拘泥于校园,只要学生能看得懂,能体悟出其中的交际思想即可。
3、开头1:2000多年前,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2000多年后,领导人说:“亚太经合组织以太平洋之水结缘。”可见,水不仅关乎生命,更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水是文化、文明,是精神、品德,是境界、追求,象征无限,意义非凡。
4、当你遭受蔑视时,是否会正视嘲讽,义无反顾?
5、摆事实和讲道理一定要紧密结合,讲道理的文字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因为是文学从业者,所有身边总会有人问我“文学有什么用”,而我每次都会说:文学没什么用,它只为需要它的人而存在。对懂得它的人而言,它不可或缺;对不懂它的人而言,它一直静静地保留着自己的全部智慧。正如德国作家黑塞在《书》这首诗中写的:
7、与记叙文的叙事不同,议论文中的叙事是作为论据来使用的,一般说来,只要表述出同作者提出的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因此,议论文中的叙例应该简短,论据力求精简。
8、他又重新回到舞台,每年举办几十场演奏会,乐曲都是作曲家为他的左手量身定做。每次演奏,他坐在与钢琴等长的特制凳子上,以便左手覆盖整个钢琴键盘。他已拍摄了好几部纪录片,甚至还跟日本皇后美智子共同弹奏过一曲二重奏。
9、心理测试围绕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他们在交际、谈话中的问题,选一些测试类的小文章,寓教于乐,调节读者的阅读节奏,让读者在轻松中长知识。千字50元
10、“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把它推广到人生处世的哲学中,得到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11、经历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篇10: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12、演讲得失谈(“演讲知识宫”的子栏目)。讲述自己(中学生时代)或名人的演讲取胜或失败的经历,要分析胜利或失败的原因,得出经验或教训;演讲实例要有可读性,分析的文字要有指导性。一篇文章围绕一个知识点写透即可,或谈“得”,或论“失”,不可面面俱到。每期1篇,每篇1400字内。如:《从妙解“孙子兵”看演讲如何服人》《看中国学生如何舌灿巴黎》《“我”紧张的根源》等等。
13、9月12日早晨8点25分,妈妈被推进了手术室。站在手术室外,望着紧闭的门,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簌簌地流了下来,此刻我感到无比紧张和恐惧,我害怕从此失去妈妈……
14、经历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事迹篇6: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15、“伯爵可以有无数个,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自信使双耳失聪的贝多芬战胜苦难弹奏出命运交响曲;“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自信使阿基米德一生探索不止,定律等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使李白远离官场畅游于广阔天地潇洒一生。
16、语言警察谁说了一段不合常情的话,进行批判、点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500字左右。
17、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还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18、正如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所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鲁班成功了,牛顿成功了,瓦特也成功了。而且,他们都成功得那样完美。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从细节中发现的,在那些常人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中,他们却可以使之造福人类,就是因为他们对细节的注重。
19、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20、结尾1:比喻式——哲理句,暗含对比,画龙点睛之笔,具有感召力。
21、自信之后的世界,是可以一展宏图的开阔。凤凰浴火,锤炼自己,涅槃重生。一声嘹亮的尖啸,划破长空,这是对自信最好的高歌和颂扬。
22、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23、谈情说爱主要刊登有关恋爱过程中或婚后生活中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方面的文章。如《张抗抗:深情话语呵护着“狼图腾”》《“勺子”别总往“锅沿”上碰》《不要把错误都推给爱人》《别跟爱人说添堵的话》1400-2100字为宜。
24、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未获入学资格,工作也丢了
25、潘际銮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专业是焊接工程。我国的高铁技术、核电技术之所以能够领先世界,跟焊接技术的领先密不可分,而以潘际銮为代表的一代专家则功不可没,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实际应用中,他们都堪称国之栋梁。然而,因为保密等原因,他们的工作很少为外人所知。
26、有人曾为林肯做过统计,说他一生只成功过3次,但失败过35次,不过第3次成功使他当上了美国总统。事实也的确如此。而最终使他得到命运的第三次垂青,或者说争取到第三次成功的,完全是他的坚强。在他竞选参议员落选的时候,他就说过:“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27、有谁懂得经历烈风考验的痛苦和悲惨?有谁懂得梅的沉默也是一种亘古存在的婉约?有谁懂得“它在丛中笑”的自得自乐?格雷说:流下也就忘记了的泪珠,那是照耀心胸的阳光。是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
28、目前的教育环境与10年前,20年前已经大不同。以前每个家庭有4个孩子,家长不会去特别照顾某个孩子的情绪,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家N口人,都围绕着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变。
29、结尾1:人应有点远见,这样才能拯救自己,让自己的心,安详的存在。
30、 35岁时,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他的头上。当他开车路过一座大桥时,大桥钢绳断裂。他连人带车跌到河中,身受重伤,无法再干轮胎推销员工作。
31、而文本点评,更考验我们的专业能力。电视中出现过一部分名人点评,但大多是适应观众的文化层次和年龄层次泛泛而谈的,收入书中之后,我们去粗取精,力争做到画龙点睛,禁得住准确性和文学性的双重检验;而大量没有点评的,我们发动各个相关专业的编辑去找,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就写。这果然也成了书的一个亮点。
32、后来,动力逐渐消退,去健身房的频度,也从起初的一周三次,变成一周一次,再变成一个月一次,到最后……连健身卡放哪里都忘记了。
33、 今天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34、(6)深入一层,由登山论及人生,明确怎么做。
35、背上行囊,告别山下的家,自己不比别人差,也不会害怕。面对舆论压力,李玉刚淡然处之,人生华丽地蜕变。殊不知,光鲜照人的舞台形象后布满了艰辛困苦。成功的花朵往往浸透着辛酸的血泪,李玉刚亦如此,唱腔的改变让他备受争议,亦受无数否定、嘲讽。而他能够勇敢地坚持,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最终战胜了自卑与怯懦,更赢得了观众的尊重与认可。正式加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成为青年表演艺术家。
36、医生说:感恩是使病人远离痛苦,使人民身体安康。 战士说:感恩是誓死护卫祖国的每一寸疆土。 …… 智者的智慧往往在于,用感恩的心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岗位,无怨无悔,用感恩的态度事创造自己的辉煌!
37、呼告祈使式。写成“请……吧”或“让……吧”的表达模式。巧用呼告修辞——第一人称“我”或“我们”,让语言表达具有呼吁、号召力。这种结尾模式简单直接,富有激情,挥洒自如,中心突出,立场明确,警示力强。
38、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移动,我还有什么可生气的呢?
39、分析:为阐释“努力发展特长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的观点,考生列举了大量的名人事例:一类是用梵·高、卢梭、奥尔科特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打破了弱点的束缚,努力发展特长,这些杰出人物的成功才如动人的乐曲”的观点;另一类则是用苏格拉底、李煜、秦观、郭沫若的言行,有力地证明了“若不能发展特长又难以逃脱弱点的束缚,就会坠入可悲的深渊”的观点。两类典例,都证明了“让特长开拓新天地”的中心论点。这些叙例,材料翔实,论据丰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0、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41、 两个月前,妈妈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医生说妈妈的病很严重,需要做手术。
42、爱迪生这时心中已有数。他根据棉纱的性质,决定从植物纤维这方面去寻找新的材料。
43、结尾3:让我们谨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风霜雨雪中接受洗礼,在酷暑严寒中苦练意志!让我们一起努力吧,16岁的少年!
44、榜样的力量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老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要以勇敢的态度和积极饱满的情绪面对挫折,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45、有胆气的人是不惊慌的人,有勇气的人是考虑到危险而不退缩的人;在危险中仍然保持他的勇气的人是勇敢的,轻率的人则是莽撞的,他敢于去冒险是因为他不知道危险。——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