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著名的诗
1、 首先,诗是写景的,公元759年,大诗人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2、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李白最著名的诗)。
3、最有意境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最悲凉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最萧索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最猥琐的一首:美人来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留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最有意境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5、《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全诗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6、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7、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8、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9、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一样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一样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烟花三月下扬州”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10、《登金陵凤凰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1、长相思,摧心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12、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铜官山醉后绝句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13、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14、而他就是在这样寥廓壮丽的背景下,送别友人,而这样壮阔之景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哀而不愁。
15、关于这一点,有无数人探寻了无数年,但关于李白具体是哪儿的人,却一直都没有个公论。
16、明月何皎皎,就像是一面镜子挂在天空,映照着辉煌的宫殿。周边的云烟都散开去,唯有月亮的清辉,清清冷冷,独占天上人间。
17、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1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似乎不忍就此消散在人世间,就如此时的他不舍友人的离去。
20、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李白的著名诗篇有哪些蜀道难梁甫吟将进酒行路难三首长相思侠客行关山月长干行二首玉阶怨清平调词三首春思秋歌秋浦歌(选二)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山中问答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把酒问月登金陵凤凰台望庐山瀑布水二首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望天门山夜下征虏亭客中行早发白帝城秋下荆门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夜泊牛渚怀古月下独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独坐敬亭山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听蜀僧浚弹琴军行从军行春夜洛城闻笛长门怨二首哭晁卿衡。李白有什么著名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22、全诗气势豪爽、笔锋峻利,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喜悦也在空灵飞动的诗句中一览无遗。
23、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
24、九日龙山歌游水西简郑明府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