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雨果简介
1、雨果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将小说的叙事技巧,戏剧般的跌宕情节和诗歌化的语言风格相结合,而这种结合最突出地显现在《巴黎圣母院》(TheHunchbackofNotre-Dame)中。
2、《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3、1850年 被捕入狱,雨果化名兰文逃离巴黎。
4、《悲惨世界》:人道主义精神、风格多样性、全知全能的叙述者
5、克洛德西蒙 代表作品:弗兰德公路、盲人奥利翁、导体
6、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7、8月,法兰西学士院给雨果的诗作颁发鼓励奖。维克多·雨果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报刊上。
8、 莫泊桑出生于1850年,也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300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9、《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冉阿让有一次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于是去偷面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几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出狱之后,冉阿让到处遭人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他发誓一定要向社会复仇。这时,一个叫米里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决心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
10、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11、回复“真题”,可下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
12、情节概述:这部小说,将情节背景安排在了中世纪后期的巴黎,在这里,一切的生活都由大教堂来管控;古怪的驼背人卡西莫多(Quasimodo),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他是由严厉的副主教弗罗洛(Frollo)抚养长大,而弗罗洛对底层吉普赛舞者爱丝梅拉达(Esmeralda)抱持一种无望的激情与爱慕,而因为爱丝梅拉达天性善良,曾在卡西莫多受刑时给他水喝(卡西莫多听命弗罗洛,替他绑架爱丝梅拉达,绑架行为遭到王家弓箭队队长菲比斯的干预,于是卡西莫多因此受刑),卡西莫多便也爱上女主角,并且至死不渝。后来,爱丝梅拉达爱上了救他脱险的菲比斯,他们在幽会之时,尾随前来的,充满嫉恨的副主教弗罗洛冲动之下刺伤菲比斯(菲比斯被认为已经死亡,事实上只是受伤,但他后来拒绝站出来为爱丝梅拉达作证,因为他已有未婚妻,对爱丝梅拉达只是玩弄),随即逃脱,罪责就因此落到爱丝梅拉达身上,无辜的她遭遇酷刑,屈打成招。处刑之日,卡西莫多从钟楼坠绳而下,抱起爱丝梅拉达,进入圣母院——按照“宗教避难”(Sanctuary)法令,对逃至圣母院的罪犯,政府没有处置权。卡西莫多将爱丝梅拉达藏于钟楼,并给她一只哨子,让她能随时找到卡西莫多。后来,弗罗洛意图强奸爱丝梅拉达,她便凭借这只哨子唤来了卡西莫多,继而幸免于难;而弗罗洛则从此怀恨在心,向政府提议取消她的“宗教避难”权。后来,爱丝梅拉达从前卖艺时所居的底层乞丐组织,得到了爱丝梅拉达危在旦夕的消息,于是在乞丐王的带领下,决定冲入巴黎圣母院将她救出,而朝廷也在此时派出官兵捉拿爱丝梅拉达。卡西莫多在混乱之下,误以为乞丐们是来加害爱丝梅拉达的,于是从钟楼上扔下各种器具阻止他们,同时,又误以为官兵是来解救爱丝梅拉达的,竟为他们引路。然而,爱丝梅拉达已不知去向,她被乞丐团体中的“丈夫”葛林果所救,同时施以援手的还有副主教弗罗洛,然而,弗罗洛心怀不轨,葛林果中途退却,不知所踪,弗罗洛命爱丝梅拉达在“依从他而活命”与“反抗他被绞死”之间选择,爱丝梅拉达果断选择后者。在爱丝梅拉达受刑当天,卡西莫多从钟楼上推下了弗罗洛。后来,人们在地穴中发现了两具相互搂抱的骷髅(卡西莫多和爱丝梅拉达),当人们试图分开他俩,卡西莫多扭曲的骨骼瞬间化为了尘埃。
13、虽然如此,他的对照原则却体现了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企图扩大表现范围的要求。这个要求横扫了老朽的古典主义教条。
14、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d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
15、6雨果望着这个在危难中救了他的陌生女人,心里不禁纳闷:她到底是谁呢?
16、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
17、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在色当兵败之后,普鲁士军队直逼巴黎。在这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他到处发表演讲,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击德国侵略者,保卫祖国。他还用他的著作和朗诵诗歌得来的报酬买了2门大炮,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
18、简言之,新的时代既然倡导民主与平等,就应当让“美的标准”也得到大的解放,让旧观念下所认为的“美”和“丑”联姻,从而产生出新的后代。
19、总结:可以看出,在《巴黎圣母院》中,“美”和“丑”相配合而存在,随时形成对彼此的映衬。这种“美”、“丑”既是指人物外貌,更是指品德和心灵;既表现为人物个体的内外反差,也表现为一套系统的表里不一;既表现为个体之间的对比,也表现为群像之间的对照。而这种两者的“同时共在”,必然达成彼此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有两个向度:
20、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他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21、这本书一出,当即大卖,迅速被翻译成各国文字。雨果因这部书而闻名欧洲,他的书之所以如此流行,跟其中闪耀着人道主义精神紧密相关,而关于这本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22、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23、3—4月,雨果创作长诗《读书乐》,参加法兰西学士院的比赛。
24、珂赛特和马吕斯结婚了,年轻人非常幸福。冉阿让一个人过着孤独的日子,最后他死在了珂赛特的怀里。
25、1843年 剧本《老顽固》(Les Burgraves)失败及女儿列欧波汀意外死亡,停止新作,转向政治舞台。
26、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27、《悲惨世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所以,小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到了20世纪,它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同样吸引了无数的观众。
28、他到处发表演讲,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击德国侵略者,保卫祖国。他还用他的著作和朗诵诗歌得来的报酬买了2门大炮,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并不理解这次革命。
29、《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30、为了创造它,需要整整两代人成年累月地进行劳动。这座庞大得跟一座城池一样的建筑物,是经过好几个世纪才建筑起来的。
31、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