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文言文
1、⑷南郭:郭指外城墙,南郭指南城。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2、齐湣王:他也同齐宣王一样,但一个一个听,势必花更多的时间在享乐,而忽视朝廷的公务。常此以往,国将不国,好一个滥竽治国。
3、(11)说说身边的滥竽充数的事,找找身边南郭先生一样的人。
4、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chǔshì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滥竽充数文言文)。
5、(3)课文只有一个自然段,你能把它读成两部分吗?并说说理由。(指名说)(板书:齐宣王齐湣王)
6、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7、他的演奏水平不高,却滥竽充数,参加乐队演出。
8、齐宣王使人吹竽yú,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lǐnsì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hào一一听之,处士逃。
9、⑴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混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混子就难混。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10、围绕问题,自学课文。(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1、(2)文中你读懂了哪些词?(重点理解腮帮、俸禄等词语)
12、围绕问题,学生分组自学课文。(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3、老师这儿有二自然段的动画片,只是还未配音,谁愿意为它配音?(既然是配音,就得根据画面变化来朗读,可不能光盯着书本读!)
14、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5、确定扩写点,大家写出了南郭充数的多个原因,请大家以小组展开学习,思考原文中还可以找到哪些类似“混”的中心词,可以作为扩写点?
16、因为南郭处士知道齐宣王喜欢听齐奏,他可以混在人群中,所以他敢于说“请为王吹竽”,以得到宣王的赏赐。
17、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或遂。
18、(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9、⑦廪食以数百人:待遇跟那几百人一样。廪食,官府供食。廪,粮仓。食,供养、给……吃。以,同“与”。
20、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1、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22、④处士: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这里带有嘲讽意味。
23、还想读吗?不想读的同学听别人读,想读的同学请举手,举手的同学请站起来读,其他的同学可以随时加入。
24、“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嘲笑那些没有真正才干,混在行家里的人。
25、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26、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27、说词说句练习。围绕“逃”来说几个成语?教师引导,学生描摹南郭逃跑的神情、动作形象,揣摩南郭逃跑的心理?(第三次心理活动)
28、南郭先生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乐队,于是设法求见宣王,向宣王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宜王的欢心结果宣王把他也编入吹竽的乐师班里。
29、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