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叔本华的著作(摘抄好句55句)

叔本华的著作(摘抄好句55句)

叔本华的著作

1、《人生究竟有何不同——聆听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2、叔本华认为,理念是意志和表象的中间环节,把本质与现象连接了起来,把认识从意志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这就是审美状态。

3、偏见引发的关键问题在于混淆视听,当一个人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对真理真相的认知发生混淆,那么对已知真相的任何质疑或发问都将引发极大痛苦,于是此人根本无法保证怀疑思考的频次与深度。

4、真正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既不是将人们引入歧途的虚假表象,也不是推理能力缺陷导致的致命短板,真正的阻碍是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它们就像伪君子一样,天生就挡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如果有人问津,它们又会像狂风把船只远远吹离大陆那样,让人远离航道,即使你再怎么用扬帆使舵也是徒劳。

5、1819年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他把客观世界同主体意识中的世界混为一谈。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他的意志论哲学体系:意志(自在之物)——理念(意志的直接客体化)——事物(意志的间接客体化);

6、任何花匠都会告诉你,让玫瑰盛放的诀窍就是修枝剪叶,而且绝不姑息开败的花株,整株剪掉。乍看之下这有点违背常理,但是只有下决心斩断残枝败叶的牵连,才能让一整棵玫瑰灌木茁壮成长。

7、意外横财式的暴富总是会招致悲剧结局,其原因并不复杂——所谓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质只不过是我们‘想要的’与我们‘得到的’之间的比率罢了,正因如此,我们总是并不关心已经拥有的财产,却执着于尽可能地拥有更多财产。如此看来,所有享受的本质都是消极的,因为享受只能暂缓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恶才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因为它们可以被直接感知。

8、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解释是受他的家庭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等。他的父亲易怒而忧郁,他的母亲自私而冷漠,但这不是从他的哲学层面上来谈讨的。

9、但如果我们真的严格执行“比下有余”,会发生什么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压抑的时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钟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着怎样具体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细品味那些不幸的细节,又会发生什么呢?

10、世间万物的表象总是变幻无常,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正如我们的智力水平总有起伏但也无伤大雅。

11、由此看来,刻意封闭、围堵自己的内心,这显然是一种浪费。

12、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思想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以叔本华的理论评宋词;还曾借助其理论发展了红学,成就颇高。

13、普通人中的富人,追求身外的财产地位和社交,从中找到幸福,他们会对艺术和科学有些兴趣,但与自发的创造不同,是外源性的,不能发展自身的生命力。因此他们害怕孤独和陷入无聊。

14、(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15、《叔本华的治疗》这本书的结构,是把团体治疗和叔本华传记交叉写成的。叔本华认为一个有内在力量的人不需要和其他人建立联系,只有没价值的人才执着于社交。这是我对于这本书最不同意的一点。一个人内向还是外向、喜不喜欢社交都无谓好坏,但叔本华偷换了概念,他执着于自己的聪明才智无法自拔,并不是内向,而是偏执、是自恋。他从来没解决过问题,而是放弃人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解读人生,所以他的理性其实是建立在虚无之上的。

16、rsddb越孤独越优秀!2017/9/814:48:03

17、我猜叔本华一定会认同村上春树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选择是否受苦。

18、人类有两大最常见的愚蠢,第一是“不是在他自身的本质中去寻求幸福,而是在别人看待“他是什么”中求幸福;第二是牺牲健康去谋求别的东西,不明白健康的乞丐比多病的国王幸福。“人是什么”比“人有什么”重要的多。

19、当然,这话说得很夸张:叔本华自己就通过大量阅读受益颇多,我们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20、换句话说,把某个领域的游戏规则内化成为自己的直觉——只有达到这样的水准,你才有足够的空间孕育创想、引领革新,或者发挥出顶尖表现。

21、新书友们在轻松开放的读书环境中先后就“我与阅读”、“阅读偏好”,“我与读书会”等开展交流。

22、面对人生时,不要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因为不可能准备好。不是说人生不应该有准备或者是有计划。 ——赵炜炜

23、从上面作品中分离出来的书籍包括:《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人生的智慧》《生存空虚说》《叔本华论说文集》《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人生哲学》

24、如果你想赢得同龄人的尊重,势必追随这一代人的脚步,但是这将让你无所建树。如果你预感自己未来可以做出一番事业,你必须把自己定位于子孙后代之中。

25、(en.wikipedia.org/wiki/Confirmation_bias)

26、但我认为,只要你吃苦耐劳、思维灵活、足够聪慧,而且能够时时自省,那么一旦发现周围的人不认同、不理解甚至批评你的努力,这很可能说明你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27、乍看之下,这是一项非常阴郁的想象力锻炼,也是一种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这种排解也许并不奇怪,想想看吧:我们的文化总是在无情地强调你必须保持积极乐观,这也许已经让我们对所有负面的东西产生了巨大的认知偏差。从这一点看,也许对上述思考的排斥并不是我们自身的反应,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代替我们作出反应。

28、他说一个人天性中最好的一面,必定是他对自己比对其他人更加重要;而伟大的灵魂或健全的理智,才是快乐的源泉。

29、不阅读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它意味着无论在任何时间,都能无视那些引发公众关注的事情,不抱一丝兴趣……读好书的先决条件是不读烂书,毕竟人生是有限的。

30、他孤独一生,自负、傲慢,不把俗人放在眼里;他智慧、细腻,体会生命的独特与悲。

3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OU-Ljmz7DW_FpeixMvuYA提取码:yxp1书名: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32、阅读只不过是一种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允许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绪。

33、当初翻译叔本华的著作,并没想到能够出版。现在这些曲高和寡的书竞有幸一版再版,已经相当难得。至此,笔者夫复何求?

34、这不仅是引发多种焦虑心理障碍的巨大诱因,更是一种惨痛的损失,因为人类心智所容纳的思绪、想法、梦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无法用语言描述。

35、回到本文。理解叔本华的哲学观念,需要知道其仍旧是在“德国观念论”的脉络里展开的,虽然通读其著作,会让你感受到他对于人生的悲剧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种内在关联,但其论述的条理却是逻辑分析而非顿悟式的。叔本华受康德影响而来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与“表象”的区分,以及“表象”必须服从“充足理由律”这两点构成了叔本华哲学的核心出发点。但不同于康德的是,虽然物自身处在表象之外,但它并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华认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36、“常叹玫瑰无一不带刺,不想荆棘多刺无一花。”

37、孩子令人感到焦虑,我想母性,也属于生命意志的一种。克制自己这一方面的本能,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和解。 ——彭伊妮

38、保持哲学思维的两个基本要求是:其保持永远不忽略任何问题的勇气;其在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无需借助任何言语表达也能获得清晰的认知。

39、读书会的目的不是传递多深广的知识,而是一个让大家有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通过定期的活动,让参与者养成阅读与交流的习惯。让参加读书会,与会交流就像喝一杯茶一样的简单,不要有负担和包袱,让读书并分享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40、尼采是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41、  (1)基本功没有,不是不过硬,而是没有。具体讲就是腰背腿脚这四个字。这四个地方的力度也就是弹性完全没有。我强调弹性是生死问题,粘性是质量问题。另外有人粘性的确好,所以自己被自己忽悠了,以为不得了了。我再三说弹性也就是力度是生死问题,你是死人。

42、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邂逅”叔本华的,并为之“惊艳”,虽然那是在街边买到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台湾节译本,译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后,我以能阅读叔本华、茨威格的原文为享受目标。托玛斯·曼津津乐道的“斜躺在沙发上整天阅读叔本华”的美妙感觉,肯定是得到个中三昧而发。

43、所以,在叔本华眼中,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浅薄琐碎的,观点是狭隘的,态度是刻薄的,意见是自以为是的……十分愚蠢。

44、这话也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试试看,闭上眼睛,花15秒中想象一大片盛放的玫瑰花丛……好,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脑中玫瑰花丛的主要印象是什么?

45、对我来说,最大的印象是美。尽管那些鲜艳又甜美的花只是我眼中所见的一小部分,根茎枝叶的体积明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画面,但是我对这幅景象的主要印象还是美丽的花。

46、当你把对于真相的认知、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二者彻底区分开,会发现自己不仅更接近真相了,也更接近快乐了。

47、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时间来思考呢?那种专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问题核心意义的思考?

48、以下我(作者,下同)将按照个人喜好,从叔本华的著作中摘录一些语句,并附上我个人的理解与反思。

49、另外,我很认同叔本华另一个相似的观点,我们所谓的“积极”经历其实并非增加了任何积极的感受,只不过是削弱了消极的感受而已,它们只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罢了。

50、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叔本华,当提到叔本华时,人们总会给他贴上各种标签,悲观主义、为人刻薄、一生与黑格尔为敌等等,但这些只是他的一个侧面和符号化的宣传。

51、另一位风评不佳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论被人们反复解读:“受过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将拥有一个重要标志,你可以在不接受一个观点的情况下仍然容纳它。”

52、➤第人在他人眼中是怎么样的。人向外界呈现出的样子,也就是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而他人的看法则是基于这个人已经获得的荣誉、社会地位和名声而来。

53、  这个世界很庸俗,我不愿意被庸人吃掉,终于走进摩登舞的天地,没想到漫长的十九年仍然被庸人包围。所幸的是毕竟还有你这样的纯洁之人能对我有所理解,所以,应该是我感谢你才对。

54、就图书馆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图书馆杂乱无章,那么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经过细心整理的图书馆。同理,你可以积累大量知识,但如果你不能对这些知识进行自主思考,结果只能是多学无益。想真正做到拥有知识,或者真正把知识转变成力量,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不断对比这样或那样的真理,最终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