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名言警句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酒·知北游》
2、谋划事情没有主见,就会被事情困住;做事情没有准备,肯定会失败。
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4、这种人要格外注意,因为在你背后捅刀子的人很可能就是他。(庄子的名言警句)。
5、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6、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地参悟、历练,就是你心中有一种仪式。
7、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齐物论》
8、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庄子告诉我们,有用是一种束缚,一个人如果只想着如何让自己对社会、对别人有用,那必然会戕害自己的本性。只有无用之用,才能保护自己的本性,逍遥人世。就像树木,直的、高达的树木会被砍死,做木材,而弯曲的无用之才,却能尽享天年。
9、“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10、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名句
11、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1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13、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庄子名言名句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1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15、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16、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如同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
17、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第一
1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1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0、解释: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探知天象更困难。
2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一《庄子,知北游》
22、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23、“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24、假如对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谈论诗词歌赋,不仅你会觉得“对牛弹琴”,对方也会觉得你“不说人话”。
25、原文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译文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事物是因为人们如此称呼而形成的。----《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之间的大美,四时之间的序列,万物的生忘枯荣都是因为自然的伟力,生死存亡,浑然一体,生息繁衍,自然天成,这才是真正和谐。)----《知北游》
26、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賷送。吾葬具岂不备邪?
27、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28、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29、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30、1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31、当别人同意你并夸奖你的时候,虚荣心就得到了满足。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3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34、知足者不以利而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一一《庄子,让王》
35、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36、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万物方生方死
37、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盗跖第二十九
38、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39、(解)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40、解释:野鸭的腿虽然很短,给它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给它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
4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4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43、解释:君子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小人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甘浓。
44、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45、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46、《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曾三顾茅庐,正是他三顾的态度让诸葛亮看到了他的真诚,帮助他做出统一全国的宏伟蓝图。
47、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4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名言
4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50、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第十七
51、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5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53、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54、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5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56、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5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5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59、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61、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比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简单与深刻有时并不矛盾。
62、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酒·盗跖》
63、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64、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酒·让王》
65、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66、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67、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第二十八
68、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69、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牡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徐无鬼第二十四
7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71、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庄子语录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72、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73、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7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7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酒·渔夫》
76、(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7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78、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7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摘自《庄子·内篇·齐物论》
80、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81、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第四
82、解释:行走却不踩地。不走路容易,走路不在地上留下痕迹就很难。人在被役使时,很容易陷于伪装欺骗的地步。但若一切行动委诸自然,率性认真,就不容易被欺骗了。
8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84、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