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简单
1、 鲁迅——一位妇孺皆知的文学家,一个对我来说遥不可及的文坛巨星,而他的散文集却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他。我虽然没有看得通透,但也就我这样一个门外汉也读懂了他的那质朴而晦涩的语言下包藏着的是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在那侵略者的闪着寒光的刀锋下,鲁迅丝毫没有奴颜媚骨,他呐喊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牛。”一语激起千层浪,它贯透着每一位爱国人士的心扉,让敌人感到如芒在背。鲁迅全身散发着一股盎然的正气、凛然的正气,它像一支长矛直刺敌人的心窝。轻轻合上书,觉得鲁迅的这种品质炼化着我的精神,陶冶着我的性情,这难道不是爱国的真实心灵写照吗?我只感觉浑身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心的涟漪久久荡漾。
2、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3、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4、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简单)。
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6、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7、黑发不如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作者:颜真卿
8、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9、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10、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1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12、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读书,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增强修养。因而,我非常的喜欢读书。
13、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14、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韬奋文集》
15、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6、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17、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
18、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 熹
19、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一些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的注意。这些人有的怀着崇敬情绪,有的抱着好奇心理,都想见到孙中山这位赫赫有名的革命领袖人物。其中有些迂腐的人推测,孙中山肯定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绿林豪杰"。
20、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了,校园里生机勃勃,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在校园里举行,同学们笑着,欢呼着,校园里气氛沸腾。
21、“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22、因此,在我上了小学后,我背会了许多古诗。无论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还是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无论是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还是陈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无论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都能倒背如流!
23、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24、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25、六(1)鲁瑞瑄、陈文月、朱子钰、袁艺嘉、陈梦锦、杨雨璐
26、六(1)于一诺、杜金慧、张欣然、李韦妮、白安琪、王悦婷、尚晗聪
27、我们用曲线来绘制出文字的边框,并在书桌上绘制笔、本、杯子来装饰我们的手抄报。
28、读书是一种体会,我们可以在享受中得到乐趣;
29、在我身上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从学校里借来了一本“皮皮鲁”的书刚回到家,便立刻放下书包,坐在离门最近的椅子上,急忙打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天渐渐有些暗了下来,我才慢慢放下书本,拿起书包回到我的房间。一坐到台灯前,我又忍不住拿起了那本书,这样,我又看了好长时间,这期间,脑里的“我”提醒了自己好几次:“停下来吧,明天还可以继续看的。”可是停下来的欲望马上又被看下去的欲望压了下去。就这样我一直看到七点半,这才准备不看了。就在我要合上书的时候,忽然发现只剩下一点点了,有了这个“足够的理由”,便又看了下去……终于看完了,真过瘾啊!我做了个深呼吸,一股快乐感从心中油然升起,它真真切切地使我领悟了语文书中作者们所说的“看书看得停不下来”是一种怎样的美妙感觉。
30、读破万卷书,笔下如有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还可以介绍读书的方法:如将背不进的要点,写在课本靠近页边的位置,每次读书之前,先快速翻阅一遍,使那些字闪过脑海,仿佛分期付款,一个月下来,自然就记住了,反比那硬背的东西结实。
31、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
32、读一本文学经典,诗情画意随即呈现眼前: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北方大草原的辽阔,牧草丰盛,牛羊成群的迷人风光;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表现了大自然的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机;王维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词们都能让人陶冶情操,益人心智。
33、“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34、“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5、周围是那么宁静,薄薄的晨雾,如轻纱笼罩着校园,雄伟壮观的教学楼,隐没在淡淡的晨雾中,整个校园的黎明是那么的温馨而幽美。
36、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7、我喜欢读冰心的散文集,每当翻开她时我都会觉得有股香气扑鼻而来。《一只小鸟》让我明白了喜欢一只鸟儿自由,用自己的能力去爱护她;
38、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39、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人生礼赞》
4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
42、记得有一次周五放学后我告诉妈妈走课学的《定风波》,妈妈异常兴奋,喊道:“我最喜欢苏轼的诗词,来,我们一起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们大声吟诵着,爸爸说你们就像两个疯子,可是我和妈妈却感到非常快乐。
43、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44、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4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46、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47、三角形排版:整体的特点是中间突起,两边向下,形成了一种三角的形状,一般这种排版的边框数量为3个,中间的边框要大一些,两边的边框要小一些,这样画面会显得相对平衡一些,而大标题可以选择在左上方或是右上方的位置进行书写。
48、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49、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鲁 迅
50、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书的陪伴,我不会忘却自己,迷失自己。在书的世界里,你可以忘却烦恼,忘记痛苦。既能修养品质,又懂得了书的真谛。
51、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____苏轼《和董传留别》
52、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谢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