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爱国的古诗词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表达爱国的古诗词)。
4、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5、释义: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6、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7、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8、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
9、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10、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3、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14、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15、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6、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17、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
18、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19、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2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2、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23、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赏析:这首诗手起笔落,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间。诗人借古讽今,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25、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6、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7、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28、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9、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0、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诗人的“我”,客体是“祖国”,而在全诗的进展中,让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国的悲哀;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
3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32、 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3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34、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3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37、邓小平:“英雄永远为后人所纪念,坏人永远为后人所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