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故事名称
1、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2、 诸葛亮的故事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诸葛亮的故事名称)。
3、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5、 首先我们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可以虚构,可以移花接木,可以道听途说。虽然《三国演义》中不少情节和正史一致,但也有不少情节和正史相违。
6、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7、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8、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9、诸葛亮和那个小兵来到这家小铺儿,提起昨夜买吃的一事,可把小铺儿主人给吓坏了。原来这家小铺儿的主人是个寡妇,领一个三岁的小姑娘过日子。母女俩半夜听见有人叫门要买吃的,没敢开门,怕坏人进来闹出麻烦,就叫来人在外边等着,顺手把准备做绿豆糕用的绿豆面包了一包,从门缝儿递了出去,寻思快点儿打发走了了事,哪想到人家找上门来啦!
10、 六出”指六出祁山, “七擒”指七擒孟获,彻底平定南疆之乱 “东和”指东和孙权, “北拒”指北拒曹操, “火攻”指火烧赤壁, “收二川”指收复东川、西川,指刘璋和张鲁。 点明灯是他北伐时感自己命不久矣,在五丈原禳星续命 “排八阵”是阻住了东吴的追兵让刘备得以脱险。
11、 西东晋间,有个叫王隐的人,在他的著作《蜀纪》中,最先记载了郭冲说的诸葛亮五事。后来,裴松之在《蜀书 诸葛亮传》的正文“遂行,屯于沔阳”后,注引了王隐《蜀记》中记载的郭冲说诸葛亮五事中的第三事——空城计。
1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3、诸葛亮不但足智多谋,善于治国治军,而且严于律己,注重家教。
14、 曹操早听说过诸葛亮有超群之才,眼下程煜又为他举荐,就决定请诸葛亮来当谋士。第二天,他领着程煜、曹洪等一伙人马,带上金银财宝、绫绢绸缎,上了路。他们赶到卧龙岗已是晌午,人困马乏,就来到路边的茶馆里歇脚。曹操吩咐曹洪先去茅庵,请诸葛亮到茶馆来叙谈。过了一会儿,曹洪回到茶馆,对曹操说:“先生不在家,听书童说,他到山上歇晌去了。我在山腰吆喝了半天,也没人应声。”程煜忙说:“我师兄最爱在静处读书,不许外人打扰。莫非将军莽撞无礼,师兄不肯出见?”曹操一听,臭骂了曹洪一顿,又派程煜去请诸葛亮。
15、吾闻:‘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甲虽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众将拜伏曰:“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孔明令押过孟获来。孟获跪于帐下。
16、鲁肃来到荆州,刘备依孔明之计放声大哭,孔明从旁说还了荆州,便无处安身。触动刘备心中伤处,而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
17、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18、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诸葛亮的故事名称)。
19、诸葛亮择妻不重外貌,而重德才;他虽权倾朝野,却从不贪财。他在成都郊区的田产,是刘备得了益州后赐赏给他的金银购买的,后来未增置田产。诸葛亮上表于后主说,臣家在成都,有桑树800株,薄田15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作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有多余的财物,那就是对不起国家。诸葛亮一直以俭朴治家,临终前家里家外没有多余的财产,也给后辈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好榜样。
20、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三国志・魏书》
21、诸葛亮第一把火烧博望坡,夏侯_大败,曹操便亲自领兵伐新野。刘备放弃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军。曹操的部将曹仁领的兵到新野,见城门洞开,城中无人,便引军进城中驻扎。
22、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23、而选手吴王夫差矛同样铸造精良,长5厘米,器身饰有相似的菱格花纹,同样有类似铭文证明身份,也同样被传锋刃锐利。可以说,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都是同时代顶尖青铜兵器的代表,将华美与实用完美融合。
24、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25、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26、三顾茅庐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曹操势力越来越雄厚,刘备在打了败仗之后四处招募人才,随后得知了卧龙先生诸葛亮的美名。于是刘备就专程去拜访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够出山协助自己。刘备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不在家,刘备第二次又冒着风雪前去,结果诸葛亮又外出游历去了,刘备第三次去请,结果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只好等到诸葛亮睡醒,在与他协商。
27、选手越王勾践剑,颜值、气场、实力都有。剑身长7厘米,宽6厘米。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铭文。剑格正面还嵌有蓝色琉璃,背面则是绿松石。据说出土时依然不见锈蚀、锋利无比。
28、曹操对于张郃的投奔,十分高兴,他对于张郃的评价很高,用伍子胥、韩信来类比张郃,极度认可张郃的军事才能。
29、227年,诸葛亮生了一个儿子,名诸葛瞻,字思远。这孩子自小聪慧伶俐,诸葛亮也算晚年得子,自然备加喜爱,但他对孩子依然是严加管教,从不溺爱。诸葛瞻刚8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爱耍小聪明,容易自满自足,担心他难成大器,因此,更加对他严上加严。后来诸葛亮还写了著名的《诫子书》,其中说:
30、赤壁之战,东风起了很大作用,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会被曹操掳到铜雀台去了。京剧《群英会》中,曹操有句唱词:“我只说十一月东风少见。”显然后悔自己对气象判断失误,吃了大亏。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篇4诸葛亮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31、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32、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33、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唯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注意:《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34、诸葛亮沿着留下来的记号尾随跟踪而去,到村边的老槐树下,石灰点不见了。树上有一只老鹰,不时从嘴里喷出一缕缕青烟。诸葛亮知道了,原来老人是个老鹰精。他正在呆呆地站在那里,忽然从树上掉下来一颗金丹。诸葛亮拾起一看,金光闪闪,用牙一咬“咕噜”咽了下去。这时,老鹰变成了白胡子老人来寻金丹。可以看是诸葛亮,便说,“你家祖辈都对我好,如今你吃了金丹,这也是天意,现在我就把这八根鹅毛送给你吧。”说着,从背后取出八根鹅毛说,“回家制成鹅毛扇,希望你用它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使用时用扇子在胸前扇几下,然后用它一点太阳穴,就会生出妙计千条,用以克敌制胜。”
35、诸葛亮创作的诗文《出师表》是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必修诗文。这首诗以诚恳直白的语言,就当时的形式做出了分析。从中能够看出诸葛亮的政治理念,也能明白诸葛亮“北定中原”的信念感以及对刘禅、刘备的忠贞之情。我们学习这首诗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当时三国鼎立局势之下,诸葛亮所做出的的斗争。
36、马遵听了将信将疑,姜维立下军令状,他才下令出兵。诸葛亮沉浸于乐曲中,在等待着赵子龙老将军的胜利消息。
37、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气得周瑜金疮迸裂,摔下马来。
38、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智勇双全沉着冷静知己知彼胆识过人
39、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40、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41、在汉中,张郃屡次挫败了刘备集团的进攻,有利的稳定了汉中的局势。
42、孙刘联合破曹,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亮不得。
43、祭七星坛借东风(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44、其用人有误。错用马谡,致有街亭之失。忘先主白帝城托孤“马谡言过其实,未可委以重任。”之言。其理念有误。作为蜀国最高行政长官,事无巨细,必亲自躬亲,未能注意提携和培养蜀国后续人才,也导致其积劳成疾过早辞世。其协调不力,未能协调好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在其死后,二人火并,大将魏延九族被诛,致人才匮乏的蜀国更加匮乏。
45、孔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46、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47、 后来,戏剧中对此情节进行了改编。尤其京剧的《空城计》诸葛亮在城头的唱段,成为经典片段:
48、忽有探马飞报,赵子龙在天水关前被围困,这使他十分震惊。他立刻命传关兴、张苞二人各带800骑兵,速速飞驰天水关前,解救赵老将军,不得有误。
49、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50、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51、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诸葛亮等人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
52、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53、借东风:曹操伐吴,兵扎长江。庞统献连环计,诱曹操钉锁战船,以利火攻,曹操中计。然时值隆冬,独缺东风,难将火势引向曹营,周瑜因之忧思成病。诸葛亮料定甲子日东风必降,因借探病之机向周瑜建言,自称能借得东风。周瑜为其在南屏山搭筑坛台,诸葛亮登台“作法”,东风果然如期而至。周瑜嫉其能,遣将追杀,诸葛亮早有防备,在赵云接应下返回夏口。
54、诸葛亮本就是一个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刘备又如此诚恳的邀请他出山帮忙。于是二人一拍即合,搭档合作,这就有了三顾茅庐的典范。
55、诸葛亮复出祁山,魏明帝急派张郃前往御敌,张郃星夜前往,进军南郑,诸葛亮听说张郃来战,于是退兵,张郃也因此被封为征西车骑将军。
56、这故事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11月。当时,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兵弱,他和曹操的敌人刘备联合,兵力也不过五万,只得凭借长江天险,拒守在大江南岸。
57、有一天老人又来了,诸葛亮故意撒娇对老人说:“爷爷,我玩玩你的拐杖行么?”老人说:“你们的祖辈都对我不错,拿去玩吧!”诸葛亮拿着拐杖,用刀子在拐杖底下挖了个洞,里面装上了石灰依旧还给了他,老人还像以前一样拄着拐杖走了,但是却在背后清清楚楚地留下了一点一点的石灰印儿。
58、这位历史上以“文韬武略”著名的“军师”,对子女的培养教育也是这样为之“计深远”,令人感佩由衷。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篇7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59、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60、后主皇妃之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建制等诸多问题,非董允所能决定。当时,“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61、六出祁山指的是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北伐大业,六次带兵伐魏的故事。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三国时魏蜀必争之地。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没有战败,但是最终结果也是不胜不败。后世史学家对于诸葛亮六出祁山有贬有褒,有的人认为诸葛亮伐魏是以卵击石徒劳无功劳民伤财,也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蜀汉生存所需,正所谓我不伐人,人必伐我。
62、其实在刘备的帐下,还有一位仅次于庞统的幕僚,叫简雍。简雍(生卒年不详),字宪和。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是刘备的帐下谋士。他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后跟随刘备奔走,常作为谈判高手,接受任务,干得也很好。刘备攻打成都时,简雍劝降了刘璋,不久被刘备封了个昭德将军,地位仅次于麋竺。
63、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64、空城计:《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65、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66、百妹介绍的第一件文物就是一只复姓诸葛的碗,没错,诸葛亮的诸葛。今天登场的代表选手是明代的明豆青釉诸葛碗。瓷质,豆青釉,口径3厘米,通高3厘米。足底为空心,空心内部同样施釉。问题来了,明明一副清新小可爱的样子,名字为啥这么霸气呢?
67、孙、刘联军把曹操的大队人马歼灭了,把曹军所有的战船都烧毁了。在那烟火弥漫之中,曹操率领着残兵败将,向华容(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小道撤退。不料,途中又遇上狂风暴雨,道路泥泞难行。曹操只好命令所有老弱残兵,找来树枝杂草,铺在烂泥路上,让骑兵通过。可是那些老弱残兵,被人马挤倒,受到践踏,又死掉了不少。后来,他只得留下一部分军队防守江陵和襄阳,自己率领残部退回北方去了。
68、历来都把诸葛亮当作神一样的供奉,“尊刘贬曹”的思想都有拔高诸葛亮的倾向!不用说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我们更要拔开历史的迷雾来看其本来面目。纵观诸葛亮,虽有名相之风,却无韩信、乐毅之辈扶持,也不占天时地利。作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美精神的体现,贯穿其蜀国政治生涯之始终,无不增添诸葛亮的悲壮,乃至“出师未捷身先死”之时,必有“长使英雄泪满襟!”之叹!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篇7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69、 从此,诸葛亮空城计一事的真伪,就成为千百年来,学界公案,有说有,有说无,争论不休。
70、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71、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出现很多的大人物,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有诸葛亮。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军事家等等,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非常突出的。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诸葛亮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篇1臣于草庐之中。”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72、这个时候那个老人家又想到得找诸葛亮想办法,诸葛亮当时直接就对老人家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想下雨直接就把草龙给烧了不就可以了吗,老人家听完之后就去跟大伙讲了,大家就按照诸葛亮说的做,就开始烧草龙了,可是这个时候就出事了,因为草龙就在屋檐下,这一烧天本来就干燥,所以火直接就将大家的房子烧的差不多了,那么干燥大家灭火也灭不过来,所以这个时候只能看着房子燃烧,诸葛亮就因为这个事情惹上事了,官府就认为这事是他让大家做的,所以直接就将诸葛亮抓起来了,因为烧的房子多,所以诸葛亮直接就被判处斩刑了。
73、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74、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75、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违背湘水划界,在背后对盟友倒戈一击,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走下坡路。
76、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包含:卧龙飞瀑、三国古镇、三国文化影视城、三国游戏线下体验馆、孔明塔、木牛流马食集等。
77、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78、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79、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诸葛亮的故事名称篇3空城计的故事
80、离诸葛亮故里最近的以诸葛为名的村庄是兰山区诸葛城村。诸葛城位于兰山区城北白沙埠镇东北6公里,东临沂河,原名中邱城。《沂州府志·古迹》称:诸葛城,亦名中邱城,《后汉志》琅琊临沂县有中邱亭,即此。现诸葛城古城遗址周长5公里,只存残碑及银杏古树一株等物。《沂州府志·古迹》记载诸葛城旧有“武侯祠”,碑文记载诸葛家族来此“避兵”,方志中也记载这里曾有大量诸葛氏族人居住,在诸葛城建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等。流传于临沂市河东区、莒南县的诸葛氏宗谱——《全裔堂》,也记载诸葛氏族人从诸葛城迁居迁出的生活轨迹。
81、三顾茅庐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曹操势力越来越雄厚,刘备在打了败仗之后四处招募人才,随后得知了卧龙先生诸葛亮的美名。于是刘备就专程去拜访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够出山协助自己。刘备第一次去的时候,诸葛亮不在家,刘备第二次又冒着风雪前去,结果诸葛亮又外出游历去了,刘备第三次去请,结果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只好等到诸葛亮睡醒,在与他协商。
8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意思是说诸葛亮在跟随刘备打天下之前,是一个种地的,这里的“躬耕于南阳”指的是在南阳种地。
83、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84、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三国志・魏书》
85、“夫当志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冗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优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86、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退到白帝城。
87、 《三国演义》和戏剧中的空城计,上演的风风火火,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经典段落。同时,关于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是否实施过空城计,人们也是众说纷纭。
88、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89、这是怎样的缘分呀,百妹震惊了。历史长河中武器的主人间剑拔弩张的硝烟已经远去了,如今博物馆里的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静静陈列着,一起向驻足的人们展示着那段历史,也为我们打开一段历史的“回忆之门”。
90、缘分方面,张郃可组“五子良将”与“河间四将”,这两个缘分的效果都非常不错,但是由于武将兵种适性不兼容、武将自身不够强力等原因,在战场上基本见不到这两个缘分的队伍。张郃通常被用来传承战法或是当做一个替补工具人。
91、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
92、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师,关羽,张飞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甚麽才学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甚麽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
93、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94、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他总是感觉鸡叫的太早自己听课听的不过瘾,于是每天上学的时候诸葛亮就带着粮食去偷偷的喂鸡,鸡吃饱以后到点就不在叫了,诸葛亮还能继续听老师讲课。诸葛亮的故事名称篇6吃西瓜把西瓜子留下
95、 这事传到民间,变成了人们的歇后语:“曹操请孔明——没诚心”。有人又附会了一句:“程煜荐诸葛——不识相”,都是指的这件事。
96、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97、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大,行动不便。所以,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令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俱哉?若是十月阳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周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气候条件不利火攻,急得他“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刘备军师诸葛亮用“天有不测风云”一语,点破了周瑜的病因,并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见,对于火攻的条件,曹、周、诸葛三人都有共同的认识。
98、那年春天,天一直下雨,这直接就导致庄稼没办法种了,所以大家是愁的不行啊,老百姓种不了庄稼吃什么呢,此时正好就有一个老人家,他就想到诸葛亮父亲是跳神的,应该有办法让雨停下来,可是诸葛亮的父亲已经去世了,那怎么办呢,老人家就觉得诸葛亮天天看他父亲跳神,说不定就学会了呢,所以老人家直接就来到诸葛亮家,这个老人家是非常的聪明的,他知道直接让一个孩子跳神,诸葛亮是肯定不愿意的,所以老人家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就故意在诸葛亮的面前说自己做了一个风筝,就问诸葛亮想不想玩,诸葛亮一听那顿时高兴的不行。
99、火烧新野(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100、孔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101、新赛季爆料③丨PK赛季“天下争锋”,全新赛季挑战,新地图抢先看!
102、此刻,一个职位低微的牙将姜维识破诸葛亮之计;向太守马遵进谏,嗣南安是诸葛亮用的计,蜀兵欲乘虚攻取天水。马遵恍然大悟。姜维接着又向他讲出一个可以打败诸葛亮,以解南安之危的将计就计的妙计。
103、在官渡之战中,张郃对于战局的把握十分精准,他事先预判了曹操奇袭乌巢的计谋,劝说袁绍派兵救援乌巢。
104、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