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心静佛语禅心(摘抄好句53句)

心静佛语禅心(摘抄好句53句)

心静佛语禅心

1、(不毁谤同道)时时刻刻培养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绝对不侵犯、毁谤他人,尤其不侵犯、毁谤同道者。

2、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4、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当你时,你要想,这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34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表示“心静”的诗句有哪些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代杨慎《临江仙》

7、22)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8、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妓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心静佛语禅心)。

9、——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10、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家禅心佛语语录篇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11、不要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几个表情、几个举止,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希望你醒来的每一天,心情都充满阳光,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能遇见美的事。(心静佛语禅心)。

12、佛陀说:“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但是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3、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14、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5、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16、(用「心」听话)听别人说话时,要以说话人的心态聆听--听年轻人的话,用年轻人的心态聆听;听老年人的话,用老年人的心态聆听--即得人事圆融

17、这几句话把张日用说得服服贴贴,便替慧能在墙上写出了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就在这个深夜,弘忍把衣钵及顿教的法门传给了慧能。关于佛祖的诗句赠琴僧

18、不要再去抱怨生活如何刁难,也不要再去嗔恨人生如何坎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时间久了自然苦尽甘来,而这份难能可贵的甘甜,只有能理解生活,才能享受生活赐予的这份厚重。

19、★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20、(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21、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2、如果我们能看清“苦”的真相,看出苦由何处而生,由何处消逝,那么便容易做到不令苦的形成,也就能够控制苦。

23、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雪窦重显

24、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小西天狄道传奇》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

2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6、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2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8、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少许时间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29、译文:寄语东山那位窈窕的姑娘,总喜欢用幽梦去烦恼襄王。禅心早已化作沾泥的杨絮,不会再随着春风上下颠狂。

30、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罄。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余。

31、名山胜概自天开。一万菩萨住五台。积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初回。

32、简单是福。众生之苦,苦于繁忙。忙财富,忙名利,忙着争抢,忙于计较得失荣辱。争来抢去终是空。简单的人,勤劳节俭,一切随缘而安。不需要为挣不尽的财富焦头烂额,也不会为柴米油盐而忧愁。不争,自然从容;不计较,所以常快乐。一方田园可养终生,一眼天地可怡情致。心闲是人生最好的福气。

33、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34、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了庵清欲

3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3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37、我们都是时间的过客。人生,空手而来,必然空手而归。在你我的时间尽头,一切都将化成云烟。因此,在拥有时,要好好珍惜;失去之后,要舍得放开。失去之后还紧追不舍,最终追回来的只有无尽的落寞和悲伤。能拥有的即使再不堪也比会失去的强,只有懂得珍惜,舍得放手的人,才能邂逅越来越好的拥有。

38、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

39、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

40、详见:赞美佛教的诗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禅师

41、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42、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当你回归内心的安宁,不再计较得失,不再挑剔他人,便安住在圆满中,当下即是归处。人的幸福感是自己给的,内心满足即圆满;若内心不知足,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所谓圆满不是没苦乐,而是苦乐随喜,悲喜随缘。

43、心散乱、胡思乱想的,心就很难静得下来。只有用专心才能伏住或转变这种不良情绪,平时我们还可在心里、口上默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圣号的功德利益很大,其中一个作用就是能静心。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静念渐纯。就能快速的把乱想转变成静念相继。

44、初祖达摩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

45、(多增一分真我)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U、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46、(心贼害人害己)极凶大恶,莫过于自我心中的烦恼贼;它常在我们毫无防备之下,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

47、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48、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9、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50、经典佛家语录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关于佛经的诗句六祖坛经里有很多:

51、................................................................................................

52、人生最难得“心安”二字。所谓“心安”,就是心里没有后悔的事、没有亏心的事、没有想不开的事,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役,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如果患得患失,心浮气躁,人生就会疲惫不堪、了无生气。唯有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眼热权势,不艳羡富贵,活得纯粹、活得自然,才能求得一个心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