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古人勤学的名言(摘抄好句65句)

古人勤学的名言(摘抄好句65句)

古人勤学的名言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2、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梁启超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4、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5、业广因功苦,拳拳志士心。——唐·孟简《惜分阴》

6、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人勤学的名言)。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0、金钱宝贵,生命更宝贵,时间最宝贵。——苏活诺夫

11、更多内容请关注:小学写作ID:xxxzw100

12、释义:不勤奋努力去求索,去追求,人生怎么会有所收获。人生应该努力求索,不然就不会有收获。表现出张衡勤奋努力,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

13、■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14、(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5、(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16、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17、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8、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9、■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20、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21、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22、(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2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5、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下面分享24首读书诗,一同来借古人名诗名句鼓励我们发奋读书,勤学上进。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28、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2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0、(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3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32、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33、我身上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高尔基

34、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3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6、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37、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 ——郭沫若

38、人们历来推崇的恭敬、谨慎是中华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严格要求自己。“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察其德”。谨慎做事才能使自己的志向坚定;谨慎说话,才能使自己的德行更崇高。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关系熟了以后,很可能会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从而导致问题的出现。所以为人处世不管什么时候都一定要态度恭敬、言行谨慎,不乱说,不妄行。如果一个人不知礼节,即使态度恭敬,也不免劳顿;虽然行为谨慎,却有可能变得胆怯;而如果性情勇敢,又不免莽撞。现今社会,我们仍然应该学习古人对“恭敬”、“谨慎”人生哲学的理解和阐述,这必将大有裨益。

39、举一而反闻一而知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40、、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 贝弗里奇

41、■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42、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4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44、声明:文章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

4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46、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47、萧嶷(444年—492年),南齐豫章王,字宣俨,中国南北朝时期南齐高帝萧道成第二子,齐武帝萧赜之弟。萧嶷为人宽仁弘雅,父亲萧道成特别宠爱他。最初萧嶷担任太学博士、长城令,后来担任尚书左民郎、钱唐令。萧道成击破薛索儿后,改萧嶷封邑至西阳,以先爵赐为晋寿县侯。

48、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4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50、(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1、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52、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53、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54、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褊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5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一些古代描写勤奋学习的名句(诗文名句)勤奋学习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7、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8、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59、■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60、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61、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62、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中国人心目中智者的化身。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后,对促成孙刘联盟和成立三国鼎立的局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忠于蜀汉政权的自我评价,因此他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的代表。

63、(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