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沙漠之狐隆美尔名言(摘抄好句91句)

沙漠之狐隆美尔名言(摘抄好句91句)

沙漠之狐隆美尔名言

1、1942年5月26日下午14:00,意大利第10军团和第21军团集中重炮火力对加查拉中部阵地发起正面攻击,开始了“威尼斯行动”(德语:Unternehmen Venezia)。

2、6月14日,克劳德·奥金莱克下令主力部队向东撤退至埃尔阿德姆防线。由南非第2步兵师的两个旅、第22警卫旅、第11印度步兵旅、第32陆军坦克旅、第四高炮旅一起驻守在托布鲁克。不久,隆美尔率部穿透了托布鲁克东部防御区的一个薄弱点,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占领了该港口城市。6月21日,南非第2步兵师指挥官亨德里克·克洛珀将军命令驻防托布鲁克的35000名盟军向轴心国军队投降。

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沙漠之狐隆美尔名言)。

4、奥金莱克再度从北面进攻,隆美尔企图夺回阵地但收获甚微,之后奥金莱克分别从中路、南路进攻但均失败。由于英军物资消耗巨大,奥金莱克命令转入防御。

5、战术就是:探索机会,寻找最佳的突破角度,做出有效的行动,获得最大利益,赢得胜利。

6、1944年7月17日,隆美尔乘车视察前线返回途中遭美国飞机袭击,他被摔出车外而负重伤。7月20日,暗杀希特勒的行动失败后,他被指控为谋杀希特勒的同案犯。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毒药给隆美尔,并传达了希特勒的允诺:如果服毒自尽,将对他的叛逆罪严加保密,并为他举行国葬,其亲属可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否则,将受法庭审判。隆美尔选择了前者。希特勒果然下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陆军元老伦德施泰特元帅致悼词,希特勒为其送葬。此时此刻,希特勒还在利用隆美尔的声誉为其摇摇欲坠的第三帝国效劳。

7、“这是我所能回忆起的战争中最沉重的打击之一。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军事影响,而且还影响了英国军队的声誉。”——温斯顿·丘吉尔

8、我对政治毫无天分,就如同一头奶牛对打猎一窍不通一样,况且我对政治也不感兴趣。另外,我也认为一个人军事上的声望如果和政治混杂在一块的话,将是很糟糕的

9、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君子所以贵慎独也。

10、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11、战争是门艺术,这并不是由固定公式推出的受感情支配的解释

12、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13、丘吉尔一心想在北非取得一场决定全局的胜利,消灭隆美尔的部队。于是,英军在6月15日凌晨发动了代号为“战斧”的大规模进攻;次日,隆美尔发起反击,两军撕杀于沙漠灼热的高温尘雾之中。一天后,英军以惨重的损失收场。

14、 Battle of Gazala(加查拉战役)于1942年5月26日至6月21日期间发生在利比亚托布鲁克港(Tobruk)以西西部沙漠(现代城镇阿恩·加兹伊拉“Ayn al Ghazālah”附近)。该战役由德国和意大利轴心国部队组成的非洲装甲集团(隆美尔将军)与主要由英联邦、印度和自由法国部队以及英国第8军组成的盟军部队(主要指挥克劳德·奥金莱克将军,也是中东总司令)之间展开的交战。

1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隆美尔转战法国、罗马巴亚和意大利战场。他意志坚强,勇猛过人,刻苦耐劳,善用计谋。第一次参加战斗时,他率领3名士兵击败了20名左右法军的进攻。

16、隆美尔及其非洲军团在北非取得了大量的胜利,但是非洲军团一直面临着紧迫的后勤物资补给问题,很多时候连军官的饮水也不能充足保障,更不用说宝贵的武器装备、石油等资源了。非洲军团兵力一直不足,隆美尔也仅有第90轻装甲师、第15装甲师、第21装甲师等少量部队,而对面的英军以及后来的美军则有着充足的部队可用。

17、1943年12月。又任命他为驻法国的B集团军群司令,并负责沿海要塞工事的构筑。

18、隆美尔因此被希特勒授予元帅军衔,他也是有史以来被授予元帅的最年轻的德国军官。

19、军人也是一个公民,实际上公民的最高义务和权利就是拿起武器保卫祖国

20、实际上,隆美尔是第三帝国的死忠,并不是希特勒的死忠,当他认为希特勒的决策错误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坚定自己的想法。然而,隆美尔却被意外卷入了刺杀希特勒的事件中,1944年8月12日,刺杀希特勒的重要成员戈台勒被捕,在他随身携带的文件中,有隆美尔签署的名字,这意味着隆美尔也是刺杀希特勒的一份子。

21、隆美尔还因在北非的胜利获得了来自对手的赞誉,邱吉尔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撕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22、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23、隆美尔最后死非其所,它麾下的强悍装甲军团也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24、不然,就只能使用现有兵力向梅尔沙隘道进攻,以求在一鼓之下击败敌人。隆美尔决定不给英军喘息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打击敌军,变被动为主动。

25、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26、就是因为军队中缺少受过训练的专家,才有了士兵们牺牲时的鲜血和我们人民的眼泪

27、只有在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年代里,人类才能进步,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腐败论

28、1945年初,第21装甲师从斯特拉斯堡动身前往东线,参加柏林战役,1945年4月,曾一度阻击了科涅夫的进攻,但最后寡不敌众,被苏军歼灭。

29、部队只要在一地停留的时间超过短暂停顿的时间,就应修工事。

30、总兵力175000人,843辆坦克,604架飞机。

31、领导艺术是赢得战争的关键。我有这种能力---但我可不知道如何定义这种能力,也许他包括你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然后去干,如果任何人插手干涉的话,你就会发疯。自信和领导才能是一对双胞胎

32、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33、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34、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35、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36、1942年10月23日,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开始。由于东线战场日益紧张,德军对北非战场无暇顾及。蒙哥马利担任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负责实施歼灭隆美尔非洲军团的作战计划。

37、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

38、隆美尔元帅的名言是:进攻,进攻,进攻!但当德国大势已去时,只能勉力防守,最后因卷入刺杀希特勒事件被希特勒逼迫自杀。

39、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40、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41、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42、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

4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44、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45、53岁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还有他生命的最后15分钟。布格多夫将军和梅塞尔将军把黑色奔驰车开到门前。隆美尔穿上皮大衣,拿起他的元帅权杖,戴上帽子,并习惯性地拿起了房门的备用钥匙。他犹豫了。然后他把钥匙放在儿子曼弗雷德的手里:“也许今天晚上我就死了,这一劫已是在所难逃……”

46、战争中没有民主可言,只有绝对的独裁,要使用武力达到目的

4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鲁迅

48、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对他的评价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他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

49、加查拉战役失败以及丢掉托布鲁克之后,英国两位将军里奇和奥金莱克被解除指挥权。

50、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51、1943年3月初,隆美尔不得不离开非洲。希特勒授予他骑士勋章,但是“沙漠之狐”自己很清楚:“我已经失宠了。”1943年11月,隆美尔出任法国西线陆军“B”集团军司令并负责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据说他还组织人员加固法国沿海的防务以阻止盟军可能的登陆。隆美尔已看出“败局已定”。

52、领受了任务的隆美尔不等人员物资装船完毕,先行乘飞机抵达了北非。连战连捷的英国军队乐观地认为意大利军队主力已经消灭,德军的增援至少也得5月份才能到非洲。然后,这次他们遇到的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隆美尔。

53、那为啥这么多年来,隆美尔一直那么受欢迎呢?

54、1914年,隆美尔中尉随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比利时,隆美尔首次参加战斗就获得胜利,他以先发制人的凶狠打法为自己赢得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5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够做到生前声名显赫,身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只有隆美尔一人。

56、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赌徒,主要供应地反对,问题他的热情和大胆的造成严重灾害临到我们,但是他值得我让他并不是没有一些责备,从公众在下议院在一月1942家的敬礼,当我说,“我们有一个非常精明的对手,并且,我可以说整个战争的浩劫,一个伟大的将军。”

57、隆美尔,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

58、由于遭到防守比尔哈凯姆的自由法国第1旅的顽强抵抗,意大利军队的进攻被击退,使得该计划几乎开始瓦解。到27日中午,随着英国装甲部队上阵,在比尔哈凯姆的盟军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隆美尔的攻势开始动摇。只有德国第90轻步兵师超越了第7装甲师的先遣部队抵达埃尔阿德姆。

59、无论她有多大错,她哭的一霎那,都是我的错----鲁迅信任的名言经典名言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60、为此,隆美尔对形势进行了评估,制定了一项计划,他希望从南部向比尔哈基姆周围展开侧面进攻,目的是摧毁英国的装甲部队,切断加查拉沿线的盟军部队,将盟军困在海岸附近。

61、隆美尔在这里得到的资源,相比他的对手蒙哥马利来说,还是差了很多的。因此隆美尔在这里打得也是非常艰难,他也没办法一个人改变整个战局。随着隆美尔的失利,德军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北非战场可能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了,那么前期隆美尔在战场上是走不开的,北非区域可少不了他。德国元首也不会傻到把他直接调走,可在43年北非战局崩盘了之后,隆美尔也被撤了回来,他返回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这个时候德国元首派他去东线战场是比较合适的,可他没有这么做,隆美尔就彻底无缘东线战场了。

62、数量居劣势之军,可以采取更多地使用自动武器或者更加迅速地发扬火力的方式压倒数量居优势之敌。

63、隆美尔再次不负希特勒的期望,以高超的军事才能及鬼神莫测的指挥艺术,扭转了北非德意军团的颓势,给予英军以巨大的打击;1942年6月,隆美尔因北非战绩被授予德国元帅军衔。

64、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65、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一道,被后人并称为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在北非战场上,由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给英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如果不是后勤补给问题,阿拉曼战役谁胜谁负恐怕还是未知数。而当他接手大西洋防线后,又为希特勒竭力弥补防御上的漏洞。可以说,隆美尔早已成为盟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因此,盟军秘密策划了对他的绑架刺杀行动。

66、隆美尔声名鹊起是在1940年5月10日德国对西欧诸国发动闪电战后,隆美尔指挥第7装甲师,沿着比利时一路向南推进从后方突破法国东北边境的马奇诺防线。他每天平均前进40或50英里,进攻是如此之快,让德军统帅部常常紧张地下令要他放慢速度,而英国人、法国人则总把迅猛进攻的隆美尔装甲师搞错成友军,当他的坦克冲破敦刻尔克防波堤亲吻英吉利海峡的海浪时,还有法国人上去献花,因为他们还没有看清楚这是隆美尔的装甲部队,他们也很难相信这个德国佬敢单兵突进,把大部队甩在老后面冲得这么远。隆美尔第7装甲师一战成名,英国人恐惧的称之为“魔鬼师”。

67、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68、根据《皇家空降特勤队战争日记》的记载,英国特种部队精英——空降特勤队的司令麦克利奥准将曾制订了这样一个计划。他要求手下官兵从战线后方将隆美尔“绑架”到英国,或者直接将他击毙,从而打击德军气势以及希特勒本人。想想看,堂堂一位德国陆军元帅,竟然被英国特种部队干掉,这会在国际舆论上掀起多大的风暴。根据资料显示,麦克利奥准将制订的计划以及与之相关的事宜都被列为“绝密”信息,足见英国政府对于“绑架隆美尔”的重视程度。

69、时代需要塑造一些英雄,但希特勒从来就与国防军上层高级将领们格格不入,相互看不顺眼。

70、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71、「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这里的话,我的部队连三天也坚持不了……如果我执行元首的命令,那么我的部队可能拒绝服从我……我的部队是第一位的」。在「魔鬼的花园」,他最终违背了指示,下令部队大规模地撤退。

72、隆美尔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战术指挥官,善于把握战机。早在一战,隆美尔就多次抓住战机创造佳绩。二战时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和北非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北非对次击败英军,打的英军狼狈不堪,也因此让他和古德里安、曼施坦因一起被并称为二战德国的三大名将。

7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隆美尔是一名步兵排长,带着几个人去前线侦查,遇到几十人的法军,这时候,他面临两个选择:马上回去报告敌情,请求援军;或者当机立断向法军开火。隆美尔选择了立即开火,杀死了很多敌人,枪声也吸引了附近的友军加入战斗。这场冲突,他率领3名士兵击败了20名左右法军的进攻。

74、好为诳语者,不止所言不信,人并其事事皆疑之。

75、德军的将领都非常优秀。你要知道,二战中不管是哪一场战争,德国人都是人少打人多,波兰、法国、苏联、北非德军都以少打多。

76、1912年1月,隆美尔被授予中尉军衔,回第124团任职,开始其毕业后的职业军官生涯。这时,一位名叫露西·玛丽亚的姑娘吸引了隆美尔;两人开始热恋,而后成婚。终其一生,隆美尔在分离时几乎每天都给她写信;甚至不顾战局的情况,远离战场回家给夫人过生日,这是诺曼底战役时的后话。

77、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个年轻的上尉就表现出非凡的勇气,但是他也通过违反命令和不遵守纪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德国军队曾以“蓝色马克斯”勋章嘉奖占领阿尔卑斯山脉中马塔尤尔山峰的功臣,但攻克这座山峰的隆美尔却一无所得,于是他便抱怨这个勋章的公正性。传记作家雷米说:“埃尔温·隆美尔可能是惟一向这一勋章提出异议的军官。他一生都不能忍受这种委屈。但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那么渴望得到承认。”因此,剥夺他的影响力,使他在军队事务中无法大展拳脚,这无异于剥夺了他赖以生存的氧气。

78、“沙漠之狐”是纳粹分子还是抵抗运动的斗士?其传记作家雷米说:“埃尔温·隆美尔两者兼具。”

79、1941年初,隆美尔晋升为陆军中将。2月中旬,隆美尔奉派赴北非指挥“非洲军”(这个军由一个装甲师与一个轻型装甲师组成,以后虽然非洲军升格为兵团乃至集团军,但其实力比起欧洲战场上的同级单位还是小得多),协助意大利部队对抗英军入侵利比亚。此时,希特勒已在策划对苏联的进攻,北非又是意大利人的地盘,因此希特勒并不希望隆美尔在北非战区大动干戈。

80、不管武器的口径多么小,也不管武器数量多么少,要始终用火力支援步兵进攻。

81、我不想享乐,只想成功。我宁愿辛勤工作一百年去赢得一场战争,也不愿碌碌无为地活一千年

82、尽管轴心国军队从昔兰尼加赶到了埃尔阿吉拉,但隆美尔将军于1942年年初开始向东穿越利比亚。对此,盟军在加查拉(Gazala)修建了一条防线,从地中海沿岸向南延伸。从海岸开始,加查拉防线向南延伸了50英里(80公里)到达比尔哈凯姆(Bir Hakeim)镇上的一个古老奥斯曼要塞。加查拉防线是指一系列防御方阵,每个方阵容纳一个旅,在雷区和铁丝网后面横过沙漠,盟军在方阵之间定期巡逻。

83、因此,1933年当帝国总理的希特勒觉察到隆美尔喜欢追求声望和荣誉后,便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1934年,希特勒和隆美尔在戈斯拉尔第一次会面,一部彩色电影显示了希特勒是如何检阅一支仪仗队的。在希特勒身后是一位戴着钢盔的矮小、瘦弱的军官(隆美尔),他把希特勒衬托得特别高大。1939年,在德国国防军袭击波兰前不久,隆美尔被提拔为元首大本营的指挥官,并且没有经过总参谋部的培训就被晋升为少将。“隆美尔从一开始就做了让希特勒喜欢他的一切”,雷米评价道。

84、加查拉战役结果最终轴心国军队获得胜利,并且夺取了靠近爱琴海-克里特岛航线的一个港口和大量盟军补给品。如果盟军不能在埃及阻止德国人的攻势,那么轴心国将占领苏伊士运河,迫使英国的补给线延长两倍,同时遭到德国U-型潜艇的威胁,并有可能开发中东的油田。

85、       想走上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or高富帅吗?

86、但是,造成隆美尔连战连胜的一个原因连他本人至死也没有料想到:隆美尔同柏林的往来电报均被英国人破译,英国人自以为掌握了德军的动向,但隆美尔却屡屡不遵行原定的计划,而是斗胆超出计划之外行事,于是打得英军措手不及。

87、有时候我在捍卫我所从事的并一直引以为豪的职业时,简直像是病了一样。它是我所认为的最古老的最合适的一种职业,那为什么这种职业回因其操作的结果而导致地位越来越低呢?长久以来的和平已经使人们看不到它的价值了。但一旦危险发生,它会立刻变得崇高起来,变成主导一切的一种力量,别的都无关轻重了

88、在这周围,似乎只有我才是真正享受这该死的战争的乐趣的人

89、隆美尔崛起于法国战役,但扬名于世界却是在北非,隆美尔在北非战场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称号。

9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论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均认真考虑过绑架或刺杀对方的军政高官。像希特勒、丘吉尔等人都榜上有名,刺杀希特勒的事迹甚至被拍成好莱坞大片《行动目标希特勒》搬上荧幕。在众多计划当中,最具波折性的恐怕要数盟军绑架暗杀德军著名将领隆美尔的行动,因为它在特种兵即将跳伞的最后一刻还发生了突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