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佛说阿弥陀经(摘抄好句53句)

佛说阿弥陀经(摘抄好句53句)

佛说阿弥陀经

1、但其实不是,这其实是两部经,不是一部经的不同译本。如同《佛说无量寿经》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品,是佛在不同的法会针对不同的闻法众生应机而说。《佛说阿弥陀经》经文全文共1858字;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经文全文共4671字。从这两部经的内容上来看,存在根本的不同。

2、鸠摩罗什译文中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三点不知难倒了多少净业行人。第一点从字面理解显然是要多善根福德因缘,怎么才算多。

3、今生高官为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今生富贵为何因,前世慷慨修供养;如何得以大解脱,利益众生无所着。怀着一颗慈悲心在佛门培福,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道业。如需供奉佛像、印书、建寺、放生等,请汇款于以下对公银行账号:

4、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佛说阿弥陀经)。

5、‘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6、在经中,释迦牟尼佛向弟子们指出,在(不一定是我们理解的距离)离我们这个世界十万亿佛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也就说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存在是释迦牟尼佛通过讲解《佛说阿弥陀经》告诉我们的。

7、舍利弗啊!jile国土就是由这么多不可思议的gongde来庄严成就的。还有,舍利弗,凡是往生到jile国土里来的人,统统都达到「不退转」的修行guowei。也就是说,他们永远也不会再退转到六dao里去了,除非自己发愿要到六dao里去度众生。

8、《无量寿经》,后世经藏中名为《阿弥陀经》。为区别于鸠摩罗什所译一卷本《阿弥陀经》,故又名《大阿弥陀经》。因其详述阿弥陀佛于因地时发心发愿以及极乐净土庄严而系净土重镇,被多次重译。

9、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Pi)跋(ba)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说。

10、在他们所统领的fo国里,用'广长舌相'的清净gongde,以具足上述gongde的清净梵音来赞叹amituofo及其fo国的gongde不可思议,来证实amituofo及其fo国的gongde不可思议。

11、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佛说阿弥陀经)。

12、‘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13、fo说:「我这国土里的一切众生们呀!你们应当以清净心坚信shijiamonifo在娑婆国土里,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说的《称赞不可思议gongde一切诸fo所护念经》。」

14、‘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15、《无量寿经》二卷,晋竺法护译(传为曹魏康僧铠译) 

16、‘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17、《无量寿经》二卷,晋竺法护译(传为曹魏康僧铠译) 

18、‘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19、一切诸心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心要义理境界,也在这个《阿弥陀经》里面。一切菩萨的六度万行的指南针也在这部《阿弥陀经》里面。所以这样,就把这部经完全把它摆在一个“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都在这部经里面含摄。这种推崇这部经就已经是比前面的注经家又是登峰造极了,所以印光大师赞叹蕅益大师注经这部《阿弥陀经》,他的那种定论就是古佛再来也不能超过这个,所以这种赞叹这部经典的这种殊胜就等于是佛的赞叹。

20、  我也很愿意讲这《楞严经》和《法华经》。因为这两部经既能开智慧,又能成佛,所以不单我愿意讲,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把它研究明白了,尤其是《楞严经》。

21、②三藏法师:运用佛法来修行和教导世人的出家人称为法师。对经、律、论三藏都已经精通的法师,被称为三藏法师。 

22、②说:这一部经是释迦牟尼佛金口亲宣。佛大慈悲心深切,看到众生信受修持净土一法的时机成熟,所以无问自说,宣讲了这一部经,把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好处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都在经里讲了出来。

23、才会在这大会上不按常规,无问自说地宣传这个不可思议的净土念fo法门!若有那些真正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众生,听了我上边所讲的念fo法门的gongde之后,应当发起深切的愿望,发愿要往生到这不可思议的jile国土里来。

24、另外,在jile国土中,有用金、银、琉璃、水晶为材料化成的,精巧的栏杆、瑰丽的罗网和排列整齐的'行树'。这些栏杆、罗网和行树,呈现出种种有序的、美妙的几何图形,排列围绕着jile国土里所有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讲堂、花园等,使这些建筑物更加美观庄严。

25、③阿弥陀:是梵语的音译,意译无量寿,又译为无量光。阿弥陀佛的功德、智慧、果报、妙用无穷无尽,全都是无量,经中取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二义作为代表,含摄其余。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26、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27、‘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28、《大阿弥陀经》共有五种译本。专叙弥陀本愿,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三辈往生。唐代译本被藕益大师认为是五个译本中最佳的,印光大师认为,唐代译本的可惜之处在于缺少“五恶五痛五烧”的重要内容,所以勘定曹魏版为标准版。曹魏版因为则得到印光大师的支持,流传较广。

29、‘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30、  这一部经其中有〈楞严咒〉,这〈楞严咒〉的‘楞严’两个字,就翻译成‘究竟坚固’。这一部经在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所谓:

31、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32、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33、舍利弗,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jile国土里的那尊fo,为什么会称为「amituo」呢?舍利弗啊!那尊fo具有无量无边的清净光明。这种清净光明,能照彻十方无量无数的fo国,没有一点点障碍,因此称为amituo。

34、鸠摩罗什译文中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三点不知难倒了多少净业行人。

35、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迦、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㝹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36、《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支谦译(传为支娄迦谶译) 

37、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38、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39、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qi)树给(ji)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qian)连,摩诃迦叶(she),摩诃迦旃(zhan)延,摩诃俱絺(chi)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乔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nou)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40、‘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41、其中,《般舟三昧经》是最早传入中国的与净土有关的经典,由支娄迦谶于东汉时汉灵帝光和二年翻译。

42、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43、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shun),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44、舍利弗,你别误会那些鸟也像娑婆世界似的,由造种种恶业而得的chushengdao报应。不是的!为甚么呢?因为jile国土里根本没有地狱、饿鬼、chusheng这三恶dao。舍利弗,在jile国土里,就连三恶dao的名字都听不到,更别说有实实在在的三恶dao了。

45、③鸠摩罗什:是翻译这部经的三藏法师的名字。鸠摩罗什,意译童寿。 

46、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XIU)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47、唐代有一位著名的法师叫大行禅师,他原来是修普贤的忏法的。而有一天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他就顺手在大藏经里面……就是默默地祷告看看我跟哪个法门有缘,随手一拈,拈到了一部《阿弥陀经》,他就开始读诵。他读诵《阿弥陀经》的时候,读诵了二十一天,三他就能看到琉璃地,而且他出现琉璃地有两三次。所以当时的皇帝唐代宗,唐代宗对他很推崇,就把他请到皇宫里面,称他为常精进菩萨。他以后等第三次琉璃地现前的时候,他知道往生的时候到了,就往生了。那么通过这个例子也反映琉璃地是观经当中的第二观--观地,实际上你不需要去进行那样的一个很次第的观想,先观水,水很澄清,再转为冰,由冰再转为琉璃,这种观想。实际上你清净地念《阿弥陀经》这个经里面,由于我们的清净心里面,名号里面就有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他就自然显发琉璃地。所以为什么祖师说,你执持名号就包含着观想念佛,十六观特别是前三观依的依正庄严都在这句名号里面。

48、另外,那尊fo的寿命,以及jile国土里一切天人的寿命,多到无量无边的阿僧祗劫那么长,实际上就是无限量的长,因此称为amituo。另外,舍利弗,amituofo自从成fo以来到现在为止,已经经过了十个大劫的长时间了。

49、①姚秦: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先后有两个秦国出现,前面一个秦国的皇帝姓苻,史称苻秦或前秦;后面一个秦国的皇帝姓姚,所以称为姚秦,也叫后秦。 

50、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众弟子主动说出了这部经书,因此经名前加“佛说”二字。未加注“佛说”二字的经书,一般是由弟子发问,佛来回答而产生的。由此,可看出《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51、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瓈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瓈、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52、‘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