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读书手抄报最简单
1、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3、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三年级读书手抄报最简单)。
4、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5、“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6、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7、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8、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9、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高大的雪松里,你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在枝头上的新叶吧,多么调皮捣蛋的孩子呀,竟然爬到了雪松爸爸的头上。嘿,雪松好高呀,像一座宝塔,在校园中立着。找到了,春天在这里!
1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12、《孙悟空在我们村里》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郭风著
13、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带着一种泰然的心情,翻开精美的.扉页,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每当我读到如潺潺流水般的文字时,我不禁感慨“我阅读,我快乐”。我爱阅读,爱读那些著名作家的小说。在柯南道尔的《褔尔摩斯探案集》里,我伴随着伟大的夏洛克。褔尔摩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曲折的案件,我被他的机智过人深深吸引住了。阅读,使我快乐!我爱阅读,爱读那四大名著,在《三国演义》里,我仿佛亲身经历了刘、关、张三兄弟征战天下的战事。在《水浒传》里,我被那一百零八条好汉的义气和勇气所征服。在《西游记》里,我看见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到西天,取得真经。阅读,使我快乐!我爱阅读,爱读古代著名的诗词。宁静的夜晚,我仿佛望见了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景。我抬头,看见李白的《古朗月行》里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景象。秋夜,当我望向窗外,就想起了《子夜吴歌·秋歌》里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场景。阅读,使我感到快乐。阅读,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房;阅读,像一扇心中的大门,打开它,你会得到数不尽的“财富”。学会阅读,你就会拥抱快乐,来吧,我阅读,我快乐!
14、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 熹
15、读破万卷书,笔下如有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还可以介绍读书的方法:如将背不进的要点,写在课本靠近页边的位置,每次读书之前,先快速翻阅一遍,使那些字闪过脑海,仿佛分期付款,一个月下来,自然就记住了,反比那硬背的东西结实。
16、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17、《吹牛大王历险记》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德〕埃·拉斯伯〔德〕戈·毕尔格著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19、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2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2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 熹
22、努力耕耘,少问收获。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叶圣陶
23、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慕读书,唯明智之士要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四二三世界读书日,祝愿朋友爱读书,会利用书中之智,否则白读不如不读。
24、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25、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26、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27、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
28、“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29、《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修订版)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30、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31、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2、三年级之前,我都不跟书交往,但是四年级书就是我,书就是我的好友了,因为四年级黄老师叫我们每个人买一本课外书,下午来了没事就看。首先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就没看,觉得没什么意思,还是玩有意思,就放在书包里,我都懒得拿出来,更别说碰了。
3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34、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35、6)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36、众所周知,中学实行新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增加师生互动等方法,尤其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来提高课堂内外的学习效率。例如,高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到图书馆去检索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就是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37、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38、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39、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明朝理学家
4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2、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4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4、 接着再根据老师的要求选择一张纸,准备一些铅笔,一些勾线笔,马克笔。在画下一些东西。如果是学过漫画的,建议画一些人物,这样会显得更加精美一些。接着在里面画上几条横线,再把自己刚刚抄过的东西,划过的东西给写在里面。
45、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46、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看一次人生百态,品一次酸甜苦辣,读书似读人,长知识,磨性情,长经验,明是非,世界读书日,去静静感悟一本书,方知人在路途不孤独。
47、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48、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49、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5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51、在测试语义理解时,听者先要解码语音,即将声音解码成词汇和语句,比如听到一串单纯的连续声音“someoldpeopleareteachingsomelittleboystoplaychess”,先要切分成“someoldpeopleareteachingsomelittleboystoplaychess”。那为什么其中的有些部分不切分成“mold”、“pea”、“tea”、“lit”、“lay”呢?在起始年级通常就是将听到的语音与习惯了的、更熟悉的实词联系起来。然后开始理解句意。那么句意又是如何建立的呢?就需要在大脑中将切分出来的词汇进行语义重构。如果重构正确了,就理解正确了。
52、在战火纷飞的《三国》里感受悲欢离合;在情意绵绵的《红楼梦》里,感悟纯真情爱;在逼上梁山《水浒》里,感受兄弟情深;在神话传奇的《西游记》里,读懂坚持不懈。世界读书日,祝阅读“阅”开心快乐。
53、我们白卡上的每个模块都勾上不同色的框,要区分开,这些框线里面要写读书的主旨、收获等。
54、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6、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57、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5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59、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要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60、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 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61、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62、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63、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64、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6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6、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67、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 熹
68、7)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69、《耗子大爷起晚了》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 叶广芩
70、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71、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72、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73、先取一张硬纸,大家可自取所偏爱的纸色,但是不要太深,不然打格的线不易显晰,然后自定几个板块,像扇形、书形等都可以。
7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5、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品质,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我班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又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孩子的各种习惯都很差,我觉得《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育人教材。它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做到“首孝悌、次谨性、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才学文。”这些基本人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时说明学知识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我利用课余时间让我班的学生诵读,并按其中的道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比如,我班有个杨超文的孩子,年龄不大,特别聪明,就是不爱护书本,一本新书在手里几天就变得又脏又乱,究其原因是他经常、乱拿乱放,于是我让他背“列典籍、有定位,读看毕、还原处。”不光要能背,还要能讲出这句话告诉他的意思,从此他就“照章”行事,每当有学生出现乱丢乱扔现象时,我就让全班孩子将上面那一句背给他们听,这方面的坏习惯就渐渐改掉了。当我们的孩子坐姿站姿不正确时,我就让他们背诵“步从容、立端正......,”;当我们的孩子过分讲究吃穿时,我会让他们时时以“以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提醒自己。经过两年的诵读实践,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与同年级孩子确实有不同之处,得到学校一些老师的认可,还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赞同。不同的读物里面有不同的知识,能懂得许多课本上或家长老师讲到的之外的道理。
76、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77、五是心得卡:记录平时思考的心得、体会或感受。随身装几张卡片,偶有闪现的思想火花或思想心得马上就记录下来。
7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明代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