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4、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6、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7、赏析:诗中提到的端午节的习俗有: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点额,门上贴驱邪符。
8、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9、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0、三个故事告诉你:祖上积德行善,福荫后世子孙
11、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2、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3、《五月芍药》元/马祖常红芍花开端午时,江南游客苦相疑。上京不是春光晚,自是天家日景迟。 《端午节饮客与赵伯高》元/虞集龙沙冰井夏初融,簪笔长随避暑宫。蜡烛烟轻留贾谊,铜盘露冷赐扬雄。南村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问转蓬。忽听满船歌《白苎》,翻疑昔梦倚春鸿。
14、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1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16、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17、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8、《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唐·殷尧藩《端午日》
20、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21、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出于:苏轼《六幺令》
2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