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简介
1、1883年,他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第二部分,1884年完成了第三部分,1885年完成了最后一部分。尼采在这部著作中阐述了著名的“同一性的永恒轮回”的思想。这是他的两个主要思想体系中的一个。而另一个“趋向权力的意志”的构思,由于他的身心崩溃而半途夭折。著名的“超人”理想和“末人”形象就是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尼采评价自己这部著作:“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我给予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馈赠。这部著作发出的声音将响彻千年,因此它不仅是书中的至尊,真正散发高山气息的书—人的全部事实都处在它之下,离它无限遥远—而且也是最深刻的书,它来自真理核心财富的深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放下去的每个吊桶无不满载金银珠宝而归。这里,没有任何‘先知’的预言,没有任何被称之为可怕的疾病与强力意志混合物的所谓教主在布道,从不要无故伤害自身智慧的角度着眼,人们一定会首先聆听出自查拉图斯特拉之口的这种平静的声音的。‘最平静的话语乃是狂飙的先声;悄然而至的思想会左右世界。’”
2、第与遗传有关。尼采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卡尔路德维希·尼采是普鲁士萨克森州的牧师,尼采是这个牧师家庭的头胎子,他出生五年后,父亲就因为脑病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尼采的弟弟也因为相同的神经危机去世了,只留下尼采与妹妹相依为命。另有史料说尼采的疯病是三代遗传。
3、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4、我们回到疯子的「上帝之死」言论。他首先描绘了一幅暗淡的上帝死后人之状态的图景:「是否黑夜不会永远降临且日益黯淡?我们不必在大白天点亮提灯吗?难道我们没有听到那正在埋葬上帝的挖掘坟墓者吵嚷的声音吗?难道我们没有嗅到神性的腐臭吗?——就连诸神也腐朽了!」这里,黑夜日益黯淡,掘墓者,神性的腐臭,对应的是「精神权力的下降与没落」,或尼采经常批判的「颓废主义」。然而后来,他又说:「难道我们不能使自身成为上帝,就算只是感觉仿佛值得一试?」使人上升而成为上帝的「伟大行为」,对应的则是生命的自我提高。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人的态度:是做一个沉湎于过去的掘墓人,还是直面「上帝已死」的事实。
5、这本书也包含了大量的诗句,多过其他所有的作品
6、尼采如此描述他对现代人的观感:当我在闹市观望行人,看成千上万的人表情迟钝或行色匆忙地走过去,我就总是对自己说,他们一定心情恶劣。他还打比方说,这时候他就好像看见一群羊争先恐后地往前跑。是啊,干吗这样着急?你们到底要去哪里?还不就是去屠宰场吗?
7、他使用实证主义以及权力意志的概念作为解释问题的手段
8、我将以海德格尔对尼采的阐释为主要的切入点。他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话,解释了为什么尼采容易被误解:「如果说西方思想迄今为止的传统在某个决定性方面聚集并且完成于尼采思想中,那么,与尼采的争辩就将成为一种与迄今为止的全部西方思想的争辩。」——尼采难以理解,是因为他的特殊地位:既然他的哲学是西方思想两千年传统的「聚集和完成」,理解尼采不仅要建立在理解「迄今为止的全部西方思想」的基础上,还要在「决定性方面」上理解西方哲学史——这听上去可实在比单独去理解康德或笛卡尔要难多了。
9、1879年因病辞去巴塞尔教授,专事著述,从此开始无职、无家、无友的孤独生活。1879-1889年初,尼采辗转意大利、瑞士、法国、德国的一些城镇之间,离群索居,闭门写作。1889年元月初,不慎摔倒在地,从此精神失常,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直至1900年8月25日离开人世,终身未婚。
10、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11、也因此建构出了基督教的道德观,透过这套道德观
12、尼采坚持认为,群体道德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它向平庸的个人灌输一种信念,即他们的弱点不是错误,而是优点。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写道:“我常常笑那些因跛脚而自称善良的懦弱者!”
13、InordertodeterminewhetheroneisinastateofYes-saying,meaningastateofcompletelifeaffirmation,Nietzscheconstructedtheeternalrecurrenceasapsychologicaltest.
14、他成为巴塞尔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
15、埃德加•爱伦•坡:坡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文学思想和理论,他的推理和恐怖小说最广为人知,而坡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诗。他的圣诞恐怖小说中最著名的是《莉姬亚》,《黑猫》、《厄舍府的倒塌》,诗《乌鸦》。
16、并且将美学的乐趣以一种轻松的哲学风格带入生命中
17、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d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18、他最亲密的女友梅森葆夫人热心地替他物色对象。梅森葆夫人是歌德的后裔,比尼采大28岁,先后与赫尔·瓦格纳、罗曼·罗兰等文化名人有亲密交往。但尼采终于放弃了结婚的打算,因为他认定:“作为一个哲学家,我必须摆脱职业、女人、孩子、祖国、信仰等等而获得自由。”
19、在《快乐的科学》中尼采提出了如下的测试:假如有个恶魔在某日或某夜闯入你十分孤独的寂寞中,并且对你说“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仍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每一样痛苦、欢乐、念头、叹息,以及生活中许多大大小小无法言传的事情皆会再度重现,所有的结局也都一样,同样的月夜、枯树和蜘蛛,同样的这个时刻以及我,存在的永恒沙漏不断反复转动,而你在沙漏的眼中只不过是一粒灰尘罢了!”,那个恶魔竟敢如此胡说八道,难道你不咬牙切齿诅咒他?若在以前,你也许会回答:“你真是一个神,我从未听过如此神圣的道理!”,假如这种想法得逞,你就会被他改造,甚至被辗得粉碎。一切的症结都在于“你是否就想这样一成不变地因循苟且下去?”,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就是一个重担。你宁愿安于自己和人生的现状,放弃追求比这最后永恒所认定的更强烈的东西呢?
20、恩格斯的哲学一生致力于揭露资本主义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历史,他对底层劳动人民倾注了无尽的关注和热情。
21、第尼采由旧价值的崩溃进一步引出价值的相对性的结论,强调每个人必须独立地为自己创造价值,提倡个人至上,自我实现。尽管他没有使用“异化”的术语,但是他用自己的语言揭露了传统文明导致个性丧失、自我失落的事实。现代西方思想界纷纷谈论现代人的“无名无姓”,热衷于探讨“异化”问题,强调自我的重要性,部分地可以追溯到他。
22、阿波罗在尼采来看属于principiumindividuationis(原则上的个人主义)
23、母亲是法兰齐斯卡娜·奥勒尔(1826-1897)
24、在他的字里行间并不证明什么,只是预告和启示
25、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次年放弃神学,转入莱比锡大学,开始接触叔本华的著作。1869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语言学教授,接着,莱比锡大学免试授予他博士学位。1872年,尼采发表第一部美学作品《悲剧的诞生》遭人抨击,威信扫_地,但仍埋头从事著述。
26、不像存在主义,尼采并不认为人有充分的自由意志,“一个人本质的命定性不能由所有那曾经是以及将会是的命定性分开”。自由意志即是把意志当作不能再追溯其因的自因,他说自因是:“目前为止被人想出来最佳的自相矛盾。”那当初为什么会有自由意志这种理论的出现?尼采的回答是:“人被认为是自由的以便他们可以被判断或惩罚。”一般而言恶往往被视为欲除之而后快的东西,但尼采认为恶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它有刺激人类的功效:“所谓善就是能保护人类的,所谓恶就是不利于人类的。但事实上,恶的刺激所带给人类相当程度之事当且不可或缺的保存维护上,其影响是和善一样的—只是它们的作用不同罢了。”尼采在道德批判上另一项成就即是提出了主人-奴隶道德说,以心理的角度剖析道德中奴隶道德的成分。尼采认为道德的起源是当弱者被强者欺凌时,便运用他们的精神力量,制造出良心谴责、善恶等来抵制强者的进犯。奴隶道德通常带着怨恨及衍生而来的反动心态。例如企图将具有创造力量的强者的价值拉平,而将他们的特性,转换为成具伦理意义的“恶”;自己身上软弱的性质,转换成“善”等。尼采因为根本不相信有先于人存在的道德来源,所以以奴隶道德来质疑传统道德(尤指基督教道德)来源的正当性。
27、在《快乐的科学》中尼采提出了如下的测试:假如有个恶魔在某日或某夜闯入你十分孤独的寂寞中,并且对你说: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仍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每一样痛苦、欢乐、念头、叹息,以及生活中许多大大小小无法言传的事情皆会再度重现,所有结局也都一样,同样的月夜、枯树和蜘蛛,同样的这个时刻以及我。存在的永恒沙漏不断反复转动,而你在沙漏的眼中只不过是一粒灰尘罢了!那个恶魔竟敢如此胡说八道,难道你不咬牙切齿地诅咒他?若在以前,你也许会回答他:“你真是一个神,我从未听过如此神圣的道理!”假如这种想法得逞,你就会被他改造,甚至被辗得粉碎。一切的症结都在于“你是否就想这样一成不变地因循苟且下去?”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就是一个重担。你宁愿安于自己和人生的现状,放弃追求比这最后永恒所认定的更强烈的东西呢?
28、尼采用了一串形容词来形容,说它是一种喧嚣的、耗尽时间的、愚蠢地自鸣得意的勤劳。这种勤劳把多数人的宗教本能都消磨掉了,比任何别的东西更加使人变得没有信仰。许多人的全部生活被职业、家庭义务以及剩下时间里的娱乐所占有,不再有时间和精力思考人生,尼采说他们结果只是带着一种迟钝的惊愕神情把自己的存在在人世间注了册,也就是说,糊里糊涂地报了个到,然后就走了,就死了。
29、我们将介绍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一些主要哲学思想。我们将探讨他的道德观、虚无主义观、苦难观、真理观、超越观、爱的宿命观和永恒轮回的观念。在本视频中,我们将提供这样一种解释。在我们继续之前,我们必须注意到,也许比任何其他哲学家,尼采的思想是开放的、可以进行多种解释的。
30、此后尼采一贯立足于文化的利益而批判强权政治
31、于是,当务之急在于,为一种对感性领域的重新解释创造出新的等级秩序。这个新的等级秩序并不是要在旧的秩序模式之内简单地颠倒一下,并不是要高估感性领域而低估非感性领域了,并不是要把处于最低层的东西置于最高层上面了。新的等级秩序和价值设定意味着:改变秩序模式,而新的秩序模式就是强力意志。
32、人们一定会首先聆听出自查拉图斯特拉之口的这种平静的声音的
33、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
34、在那之前以暴力伤害人的权利来自于一个人的能力
35、我要像追求美一样,更深入地理解一切事物不可缺少的特性,我也要成为美的事物之成为我今后的所爱!我不想从事丑陋的战争,也不想控诉什么,甚至不控诉控诉者。不要看我,让那成为我个人独自的否定!总而言之,我希望从现在开始,不管何时何地,我只是一个肯定者。
36、费尔巴哈维护宗教的统治,认为各个时期的人类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然而,宗教变迁与人们之间的情感演变紧密相连,这种情感关系在费尔巴哈那里就是爱。费尔巴哈主张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以感情为基础的爱的宗教。自身的存在体现为对宗教的依赖,如果没有宗教,自己就不可能存在。“谁是我们的拯救者和和解者呢?是上帝还是爱呢?是爱,因为拯救我们的并不是作为上帝的上帝,而是那种超越属神的人格跟属人的人格的人性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