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1、(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才安全长久。)
2、(故事)卫嗣君重如耳,爱世姬,而恐其皆因其爱重以壅己也,乃贵薄疑以敌如耳,尊魏姬以耦世姬,曰:“以是相参也。”
3、寓意:“按图索骥”这个成语一般既用来表示做事死板,机械,广泛用于贬义词,也比喻按照线索来寻找,这一种解释不含贬义。
4、(死抱教条,不顾现实,不因时而变,极为愚蠢。)
5、(故事)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6、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8
7、(点评)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8、(故事)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
9、(故事)一曰:宋之酤酒者有庄氏者,其酒常美。或使仆往酤庄氏之酒,其狗龁人,使者不敢往,乃酤佗家之酒。问曰:“何为不酤庄氏之酒?”对曰:“今日庄氏之酒酸。”故曰:不杀其狗则酒酸。
10、(点评)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11、(子夏是马后炮啊,晏子能洞察出田常要取得齐国政权的趋势已经很了不起了,苛刻了。儒家无非是要维持礼这一等级制度。)
12、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13、 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是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于是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14、于是,愚公带领全家人去凿石头、挖泥土,连七岁的小孙子都来帮忙了。
15、(故事)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16、(没有利,父子也会反目,有利,就算只是雇佣关系也能相敬爱。大多数人是自利的,这是现实,儒家认不清这个现实,或者说故意讲了个虚假的人性本善的故事,让人人做圣人,实际只能是人人变成虚伪,人但做不到而且禁锢人性。承认人性自利,利用人性自利来进行政治管理,更有效。)
17、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18、(点评)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19、 当时,最惨重的酷刑,没有比“市街分尸示众”更残忍的了,但偷偷采金的行为还是不能禁止。那是因为,不一定每个偷偷采金的人,都会被官府抓获,这样就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20、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21、(孔子认为上行下效,统治者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是巨大的。)
22、▶ 刑罚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漏洞存在,都会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如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知道犯法必死无疑,那么把天下的财富全都给他,也没人愿意去干违法乱纪的事了。
23、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4
24、韩非,又称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写文字语言大胆幽默,所写的语言文字收录在《韩非子》中。
25、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26、《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粗脖子)病。
27、(故事)一曰:延陵卓子乘苍龙与翟文之乘,前则有错饰,后则有利策,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马前不得进,后不得退,遂避而逸,因下抽刀而刎其脚。造父见之,泣,终日不食,因仰天而叹曰:“策,所以进之也,错饰在前;引,所以退之也,利在后。今人主以其清洁也进之,以其不适左右也退之;以其公正也誉之,以其不听从也废之。民惧,中立而不知所由,此圣人之所为泣也。”
28、《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树林。(√ )
29、出自《吕氏春秋》原为“掩耳盗钟”,范氏灭亡了,有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又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就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把钟抢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最终也被别人抓获了。
30、《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隔壁王二不曾偷)。
31、▶ 给人忠告的困难,不在于忠告者本身,难在于必须了解忠告对象的心理,邻家老头与富家关系不够深厚,交浅言深,不能取信于人,反而遭人猜疑。反过来说,我们思考判断问题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要从事实出发想问题,不能简单以关系好或者坏作为自己想问题的出发点。
32、 儿子说:“果然被偷了!是从那缺口进来的。”富人说:“儿子,你真聪明,判断非常正确。不过,我猜小偷一定是邻家的那个老头子!”
33、(故事)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也。遂相杀,因自杀。
34、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9
35、(故事)江乙为魏王使荆,谓荆王曰:“臣入王之境内,闻王之国俗曰:‘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诚有之乎?”王曰:“有之。”“然则若白公之乱,得庶无危乎!诚得如此,臣免死罪矣。”
36、(点评)故彼以尽备之不伤,此以尽敌之无奸也。
37、(点评)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38、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39、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3
40、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41、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13
42、成语自相矛盾就是出自韩非子,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的武器,一个用来攻击,一个用来抵御。楚国有个商人,不仅卖矛还卖盾。当时他对着路人说:我的盾啊刀枪不入,最尖锐的盾都刺不穿它,然后又说他的矛尖锐得可以刺穿所有东西,结果就被人说拿你的矛刺你的盾,商人立马没声音了。
43、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44、(点评)圣人之为法也,所以平不夷、矫不直也。
45、店主也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怀里揣着钱,提着酒壶、抱起酒坛,上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龇牙咧嘴咬人,多可怕呀!你的酒再好,还有多少人敢来买呢?所以,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46、(故事)书曰:“既雕既琢,还归其朴。”梁人有治者,动作言学,举事于文,曰:“难之。”顾失其实。人曰:“是何也?”对曰:“书言之,固然。”
47、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48、(故事)慧子曰:“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
49、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3
50、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
51、《高山流水觅知音》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52、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C)
53、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9
54、齐人赶快上前禀告说:“海大鱼。”然后转身就走。靖郭君对这三个字,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忙说:“客人请等一等,留下把话说完吧!”齐人说:“卑微的小臣,不敢把自己的生死当儿戏啊!”靖郭君说:“不要走,继续说吧!”
55、 (1)(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56、(以强大的逻辑,反击了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并且说服了对方。但孔子只是伟大的教育家,真不是伟大的政治家,就算给他机会也没用,照样不能富国强兵。)
57、(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
58、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9、(画鬼容易,画犬马难,因为犬马常见,人们有“像不像”的评判标准,而鬼没有。同射者皆如羿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4)
60、(点评)使造父而不能御,虽尽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且寄载,有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61、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62、(一个小孩子简单去实践一下就能得出的真相,何必智者苦坐冥想还不一定对,实践是更容易而更可靠的。)
63、孙阳,春秋时期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因此人们都管孙阳叫“伯乐”。孙阳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相马经》,供人们参考。孙阳有个儿子,智力较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后,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点是高脑门、大眼睛、大蹄子”,便拿着书,往外走,试试自己的眼力。走了不远,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忙抓了回去告诉他父亲说:“自己找了匹好马,和你《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小了点”。伯乐看见了以后,哭笑不得,幽默的说:“你这马爱跳,没法骑啊”。
64、(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人要成事是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的。)
65、(点评)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66、寓意:比喻说话办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67、(故事)阳山君相卫,闻王之疑己也,乃伪谤樛竖以知之。
68、出自《韩非子》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头雕刻了一只装珍珠用的匣子,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里面的珍珠还给了他。
69、寓意: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者指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候也用于自谦。
70、《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