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贡献
1、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
3、陶行知在《创建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当前中国的幼稚园有3中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他指出,应该把我国的幼稚园改革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4、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5、“行是知之始”,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 早在一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已经在倡导“新教育”,并针对当
7、本文来自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http://www.gsres.cn
8、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9、“做中学”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10、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11、(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包括:(1)目的论: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2)内容观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3)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A选项,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在儿童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教学做合一”就要以“做”为中心。
12、推荐人:周小春 庆城县韩湾小学
13、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14、 普及大众教育是陶行知毕生大部分精力奋斗的目标。陶行知所推行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大众教育、国难教育等都是围绕教育普及,民族素质普遍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来进行的。所以,他认为普及教育是为广大的工农劳苦大众及其子女争取受教育的权力,不仅是普通识字或文盲的普遍扫除,不仅是几个月或几年的义务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教大众做人,教大众生活,教大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使众人养成一种连续不断的共同求进的决心”。
15、 教师要具备“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天地,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教师若不肯向学生虚心请教,便不会知道他的环境、能力、需要,那么,教师就不能教导他。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应“以学生之乐而乐,以学生之忧而忧”。
16、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17、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民主的平等相处,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18、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钱,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19、“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他最早提出生活教育中基本原理和校训。
20、 除前面着重介绍的陶行知先生的三大核心教育思想外,陶先生还提出了关于教师怎样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其次要爱学生,“爱满天下”;再次,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协作“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1、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2、陈鹤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教育课程中的教材内容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所以要改变。
23、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2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5、(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26、一是方法。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27、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8、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29、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30、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先选择陶行知先生核心思想理论以及主要贡献进行介绍。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思想以及贡献我们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教学组织形式、两个称谓、三大原理、四种精神四所学校、五大主张、六大解放。
3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
32、“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33、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动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其基本特征是以“做”为教与学的中心,强调“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
34、“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35、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