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家训
1、曾国藩培养静的方法:静坐,无论怎么忙,都要静坐,身体宁静可带动内心宁静;淡定从容,这是关键,遇到什么事情先静下来,能甘淡薄必有几分真学问,生活中要注意养得心中恬静。
2、1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 谦谨、敬恕 、毋贪、去私 、专有恒”,(曾国藩名言家训)。
4、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译:(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我的便宜,绝对不能让自己占他人的便宜。)
5、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6、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7、曾国藩语录: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为人不可过于聪明。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不可轻率评讥古人。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另起炉灶,重开世界。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8、1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9、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10、《曾国藩家训》上部:人但有恒事无不成《曾国藩家训》上部: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曾国藩家训》上部:用人必先知人《曾国藩家训》上部:用人四部曲《曾国藩家训》上部:作育人才以图自强《曾国藩家训》上部:无愧于兄弟《曾国藩家训》上部: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曾国藩家训》下部逆来顺受之法《曾国藩家训》下部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曾国藩家训》下部先晓事后办事《曾国藩家训》下部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曾国藩家训》下部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曾国藩家训》下部上场当念下场时《曾国藩家训》下部刚的智慧《曾国藩家训》下部内断于心自为主持《曾国藩家训》下部五到与五勤《曾国藩家训》下部男儿要倔强
11、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2、(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13、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14、在穿着上,曾国藩和他的家人穿着平常老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只有一件天青缎马褂在新年和重大庆典上穿上;在饮食上,曾国藩不像其他当官的那样,满桌子山珍海味,而是每顿饭只有一个菜,这怕是搁在寻常百姓家也十分难得;在居住上,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出钱让曾国藩把旧宅翻修一下,被曾国藩霸气拒绝。
15、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6、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7、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8、智慧愈苦而愈明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1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20、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2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3、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2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25、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26、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27、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28、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29、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0、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31、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32、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33、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
34、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