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翟鸿燊的真实身份(摘抄好句86句)

翟鸿燊的真实身份(摘抄好句86句)

翟鸿燊的真实身份

1、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忽悠家。翟鸿燊与陈安之,当初会如此风光,如此走俏,主要是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2、    这些所谓的培训大师们利用人们对学习的渴望、名人效应、大家的从众心理,一次次的通过“培训机构”进行洗脑,他们的真实身份你了解吗?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你知道吗?看后令您瞠目结舌!

3、稻盛和夫先生在《领导者的资质》中说: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以爱为根基的反映民意的独裁者”。这句话表明,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充满关爱之心,在尊重大家意见的同时,能按照具体情况,果断决策,发挥出卓越领导能力。本书对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作了详细介绍,包括:领导人的资质、领导人的人格、领导人的十项职责、企业统治的要诀,以及企业家学习体会,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指导。

4、书籍9:《商业冒险:华尔街的12个经典故事》

5、像我们熟悉的“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樊登读书会”的樊登、“晓说奇谈”的高晓松、“老梁有话说”的梁宏达、“得到”APP上的薛兆丰等等,从另一外一个角度来说,无疑都可看作是更适宜当下并为之应运而生的“新型成功学家”。

6、虽然茶和酒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特性,但是殊途同归,从深层意义上来说,是对人们的一种劝诫,教人以一种更加积极、开放、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7、书籍4:《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8、这就是陈安之成功学的逻辑,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9、内容简介:有人说王健林是这个时代出色的商业机遇猎手,发现了*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机会。王健林对于企业经营的真经,对于人性的洞悉,对于商业趋势的敏锐,都可以在《万达哲学》一书中找到*一手的轨迹。

10、他的国学讲的不错,至于人品如何,跟他的讲学好坏当分而论之。

11、翟鸿燊和陈安之的近乎“销声匿迹”,主要还是被日益开放、进步的时代所打败、所淘汰。

12、最适用的企业文化、最适用的团队文化,就是为人处世的文化。

13、所以,这类成功营销学,不论是翟鸿燊无根游谈的“做人”的大道理,还是陈安之坐而论道闲扯的“赚钱”法门,他们所以当初盛行天下,被无数拥趸奉为“大师”,吃准看透的就是这一套。

14、与千秋大业一壶茶,我有何思,我亦何求同意的经典语录

15、作为当事人今天我愿意站出来,揭露翟鸿燊作为一个国学骗子的丑恶嘴脸。

16、这些所谓的“大师”在培训课中,会反复的问大家“是不是”、“有没有”,这是他们讲课惯用的一种办法,这种办法在心理学上叫做一种暗示,强制服从暗示。比如我们很多朋友喜欢算命,在道上遇上算命的他就会说你最近有灾,犯小人,你就会害怕就会找他算命。反过来很多人去庙里求签,你会发现抽的签,往往不是上签就是中签,你心里就会把这地当做福地,就会愿意花点钱给他供奉香火。所以这就好比行商和坐商,他们的打法不一样,这也是一种心里暗示。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前提下,“大师们”不断的问你“有没有”,“是不是”,强化你的这种暗示,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像股市的那些“黑嘴”那样,用一种近乎施虐狂的方式对待你,例如“我跟你讲,如果半个月以前你早听我的,你早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了,你为什么不听我的,你就是笨蛋!”。往往越是这样的话,有的人听着越舒服,这就是一种黑嘴式的自我肯定,它往往会让一些盲从的受众不自觉的进入到他们设计的陷阱当中。因为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当你崇拜信任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越是果断的下命令,甚至带有侮辱性地指责你的话,你越愿意信他。

17、但是,我来从来不认为“成功学”就该被批判,就该被“剿灭”。

18、在辽宁省阜新宝地斯帕温泉小镇!(养生的哦)

19、深层含义:劝诫人们要放宽心,做一个有境界、有修养的人

20、推荐理由:谷歌掌门人埃里克施密特首部国内引进作品。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作序推荐,李开复、曾鸣、隆雨、任向辉激赏推荐。

21、   翟鸿燊讲的国学说白了是国学里一些糟粕的东西,他教给你的是要怎么攻于心计,怎么玩权谋之术,怎么巴结领导排挤同事,怎么用人治的方式让下面的人都听你的。他讲的国学恰恰是国学里面的厚黑学。他的这种观点在现实当中是有基础的,他的基础是很多人当前信仰缺失,价值观缺失,需要在精神世界里寻找一个依靠。而在传统文化博大的精华与糟粕里面,很容易一头扎进去,迷失自己。翟鸿燊利用的就是这种国学的优势,其实他是伪国学。

22、我是在02年在河北大学毕业的,本来应该是在03年就应该是去就业的,但是后来赶上了03年上半年的非典,当时印象很深刻的是,新闻上报道张国荣哥哥的跳楼去世和梅艳芳的香消玉损。03年的下半年到北京去一个人单打独斗,找工作。因为本身就不是什么很好的专业,而且也没有工作经验,所以说呢,到了北京之后,一切都是从零起步。

23、国学大师翟鸿燊的《大智慧之沟通》技巧经典句子:

24、你以为,大家都是傻子,花钱买书,买光碟,听讲座,凭什么啊,学习一种心态,调动主观能动性,掌握方法,努力就会成功,这是八九不离十的事情。

25、一种是价值观,一种是经验。翟鸿燊和陈安之一流的“成功学",渗透入来的就是这一套思维,但又是以没有根据、缺乏实践、无法应用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我过去为了研究这样一些“奇人”,还真无聊翻阅过他们那些破书,那些鬼扯视频,总结起来,他们的技法,其实是反反复复给人灌输类似“别对自己说不可能”的“箴言”。

26、而茶不同,茶比较温和,闲适,饮后使人更加理性。在中国,南方人爱喝茶,很多地方都有喝下午茶的习惯,几乎每天都要喝茶,即便是在外谈生意,南方人也喜欢去茶馆谈,这样更有意境,也更容易成就“千秋大业”。所以,这里用“一壶茶”来对应“千秋大业”,就是这个意思。

27、大多数的中国人带有盲从意识。另外我们大家集体无意识,容易陷入盲从的泥潭当中。所以要想识破这些忽悠人的大师,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我们一一揭穿他们的面目,而是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方舟子有句话讲的很好:我不想去改变这些大师,我要改变的是这些观众。

28、20年前的陈安之,10年前的刘一秒,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并没有什么值得批判的。

29、人人都会说话,可会演讲的人却不多。然而在现代社会,演讲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技能,展示创意、汇报工作、团队分享甚至公众演讲,需要我们走上台的情形越来越多。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会演讲就很难凝聚团队。

30、推荐理由:21世纪以来重要的三本财经书:《商业冒险》《从0到1》《21世纪资本论》,比尔·盖茨、巴菲特超喜爱的商业书,2015年TED大会推荐必读书单第1名,席卷畅销书榜的重磅之作。

31、最近几年,在网络、机场的书店,社会上一些所谓的“培训大师”,“国学大师”,“宗教智慧大师”,被业界疯狂炒作,很多中小企业主,不少公司的管理层,看到培训大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便发自内心顶礼膜拜,无比崇敬,被忽悠去听课的人趋之若鹜。为什么大家会轻易被“大师”唬住?他们的真实身份您了解吗?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少?著名媒体评论人梁宏达为您点破谜题。

32、内容简介:如何解雇高管?应该从好朋友的公司挖人吗?该不该招资深人士?顺境CEO/战时CEO分别该怎么办?如何规划你的企业文化?你该卖掉你的公司吗?这些都是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的难题,但商学院里却从来不会教你,也极少有人诚恳地告诉你创业的华丽外衣之下难以想象的艰辛。在《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中,本·霍洛维茨就如何建立和经营一家创业公司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大多数管理书都是告诉你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维茨还会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33、求功,要求百岁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

34、但就我的观感,这两位其实是一体两面,都是“战略忽悠家”,搞的都是“精神传销”。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前者从“内里”的、“文化”的幌子突破,陈安之则更干脆直白一些,从“外在”的、“市场”的层面迷幻大众。

35、   大多数的中国人带有盲从意识,这由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所致。另外我们大家集体无意识,容易陷入盲从的泥潭当中。所以要想识破这些忽悠人的大师,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我们一一揭穿他们的面目,而是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方舟子有句话讲的很好:我不想去改变这些大师,我要改变的是这些观众。

36、内容简介:本书是微商领域最具说服力、实战性和技巧性的著作,本书是作者个人成长经历和实战经验的深度总结,为所有想做微商和刚开始做微商的小伙伴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和大量罕见的技巧。

37、   这些所谓的“大师”在培训课中,会反复的问大家“是不是”、“有没有”,这是他们讲课惯用的一种办法,这种办法在心理学上叫做一种暗示,强制服从暗示。比如我们很多朋友喜欢算命,在道上遇上算命的他就会说你最近有灾,犯小人,你就会害怕就会找他算命。反过来很多人去庙里求签,你会发现抽的签,往往不是上签就是中签,你心里就会把这地当做福地,就会愿意花点钱给他供奉香火。所以这就好比行商和坐商,他们的打法不一样,这也是一种心里暗示。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前提下,“大师们”不断的问你“有没有”,“是不是”,强化你的这种暗示,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会像股市的那些“黑嘴”那样,用一种近乎施虐狂的方式对待你,例如“我跟你讲,如果半个月以前你早听我的,你早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了,你为什么不听我的,你就是笨蛋!”。往往越是这样的话,有的人听着越舒服,这就是一种黑嘴式的自我肯定,它往往会让一些盲从的受众不自觉的进入到他们设计的陷阱当中。因为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当你崇拜信任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越是果断的下命令,甚至带有侮辱性地指责你的话,你越愿意信他。

38、地址: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吐呼鲁村(南高速入口3500米)

39、交学费,是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钱在哪里,心在哪里,人在哪里,收获在哪里。

40、99%的人看后自觉分享到了朋友圈,不要让它停在你的手里!也不要再让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41、推荐理由:《财富》杂志鼎力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风靡全球二十载!如果你是营销、销售工作从事者,《影响力》是你应该从头到尾仔细阅读的第一本书,它将帮助管理人员作出更好的决策,明智地利用其影响力……

42、口里说出的话,代表心里想的事。心和口是一致的。

43、99%的人看后自觉分享到了朋友圈,不要让它停在你的手里!也不要再让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44、“成功者的行为就是平常人眼里的变态,攥钱的秘诀:变态”;

45、“沟通的5个基本要素: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

46、   很多人梦想通过成功学使自己飞黄腾达,刘一秒就是利用成功学来忽悠大家,很多人找不准人生方向,就开始迷信成功。但是,成功是不可能跟别人学的,不可能复制别人,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他自身的努力和他个人的特点,你没有他的特点和潜质,你怎么用的经验来获取成功呢?人能学的,永远只是教训而不是成功经验。所以成功学是当前社会一种带有麻醉剂性质的宗教。而这些所谓的大师们就是利用这种似是而非的成功学来忽悠大家。

47、书籍8:《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

48、当然翟大师也不是无往而不利,到哪都是顶礼膜拜、万众欢呼。也有一些人质疑他,讲课到底有没有用,是不是在忽悠大家。2011年4月30日,翟鸿燊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国学”讲座上,遭遇网友“踢馆”质疑,高呼不要被他光鲜亮丽的外表所骗。

49、应对变化的环境、不断涌现的挑战,企业组织的设计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寻找规律。寻找规律的真正意义,是为了掌握变化的原理。

50、但是近几年,中国经济如火如荼,创业大潮愈演愈烈,本是这两位爷更加大显身手的时候,可奇怪的是,他们近乎销声匿迹了。为什么会如此反常呢?

51、“顾客不仅关心你是谁,他更关心你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52、好比如,李阳的疯狂英语,对全国英语的普及亦有一份贡献,然因其家暴,便否认其“疯狂英语”,我意亦不可。

53、“从今天起,我发誓,我再也不想挣钱了,我要攥钱”;

54、最后,附上红木行业大佬与陈安之的对话,希望能给你启发!

55、著名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说过“企业只有营销才能实现利润,其他都是成本,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不懂营销的员工”这句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是绝对说明了营销对企业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不去营销、不懂得营销,企业发展就可能固步自封。

56、    这些所谓的培训大师们利用人们对学习的渴望、名人效应、大家的从众心理,一次次的通过“培训机构”进行洗脑,他们的真实身份你了解吗?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你知道吗?看后令您瞠目结舌!

57、推荐理由:超级畅销书,华人微商协会导师、万人迷微商导师、“东遥之声”电台主播首次公开分享自己成长和成功经验,已帮助5000家企业和数百万人走上微商路。

58、他们就给我发短信,说知道我没出差,知道我在办公室。已经掌握了我的行踪。说必须要让我去听课。说他已经在全体思八达的员工面前夸下海口,如果不能请到我去听课,他就在全体的员工胯下钻过去。而且每天在吃饭的时候当着所有的员工的面舔猪的苦胆。

59、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来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呢讲不出来有责任的话。

60、翟鸿燊讲的国学说白了是国学里一些糟粕的东西,他教给你的是要怎么攻于心计,怎么玩权谋之术,怎么巴结领导排挤同事,怎么用人治的方式让下面的人都听你的。他讲的国学恰恰是国学里面的厚黑学。他的这种观点在现实当中是有基础的,他的基础是很多人当前信仰缺失,价值观缺失,需要在精神世界里寻找一个依靠。而在传统文化博大的精华与糟粕里面,很容易一头扎进去,迷失自己。翟鸿燊利用的就是这种国学的优势,其实他是伪国学。

61、新时代偶像“封神榜”——财富是成功的唯一标配

62、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口乃心之门户。

63、成功学的本质:只要心态好,朝一个固定的目标努力,就会成功!那个时代是一个中心化的时代,目标,方式,方法几乎是固定的,掌握了就能成功,努力去做就能成功。

64、在碎片化学习之前,先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然后再不断地用碎片化知识进行原有知识的填充和更新,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之道!

65、本课程是著名的应用硕士,是北京大学EMBA校长班的优秀教学,寨教授站在"天人合一"的高的高度,令人回味,垂直和现代,整合西方和中央智慧的精髓,系统阐释了"瘦子平世界"。

66、这句话出自国学大师翟鸿燊《大智慧之沟通技巧》。

67、翟鸿燊、陈安之们,比长春观门口摆摊算命“大师”们更高明的,只是背后有雄厚的资本包装,还是一句公道话就是他们自己可能也确实对现代企业管理等知识有过涉猎,三教九流、似新亦旧的残缺知识一混杂,在厚脸皮与妙口才的衬托下,仙风道骨的“大师”模样就出来了。他们可称现代版的、升级版的江湖“大师”。

68、他们只是“改良”了品种,以更恰当的面目出现。

69、一者,他们所要服务的对象和时代,其实都已经全面“更新换代”:

70、互联网时代都在谈组织扁平化、去中心化、平台化、事业合伙人机制等,该如何进行组织变革,以最大化激发员工创新和活力?人们往往希望得到确定性的结论,以此指导企业成功转型。然而,成功并不容易被复制,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基于结果的过程解读,看起来往往路径是清晰的,每一步的选择都是有意识的、规划设计的结果。而事实上,真实的过程最大的特征很可能是不确定性的选择,很可能是“有意识的挫败,无意识的惊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交替、反复、纠结、清醒的过程。

71、以上两点,是这些“大师”现场忽悠人最常用的方法。

72、书籍2:《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

73、(别问我怎么知道)(翟鸿燊语录: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苛责别人,意思就是吃了鸡蛋好吃,就不要去追问是哪个母鸡下的蛋,好像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哪个母鸡是谁,就是不知道吃的啥蛋。)

74、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去中心化,碎片化和分布式的世界,需要另外的一套方法了。

75、很多人梦想通过成功学使自己飞黄腾达,刘一秒就是利用成功学来忽悠大家,很多人找不准人生方向,就开始迷信成功。但是,成功是不可能跟别人学的,不可能复制别人,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他自身的努力和他个人的特点,你没有他的特点和潜质,你怎么用的经验来获取成功呢?人能学的,永远只是教训而不是成功经验。所以成功学是当前社会一种带有麻醉剂性质的宗教。而这些所谓的大师们就是利用这种似是而非的成功学来忽悠大家。

76、书籍3:《我是微商:月入50万微商修炼笔记》

77、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滚滚红尘中有很多烦扰,但大多是能用几杯酒忘记的小事;无论你完成了多少丰功伟绩,到头来也还是归于平淡。这句话是想告诉人们,不要因为成功了就沾沾自喜同时也不要失败了就懊悔不已,平淡真切这种状态值得向往。

78、最近几年再网络,机场的书店,社会上一些所谓的“培训大师”,“成功学”,“国学应用大师”,“宗教智慧大师”,被业界疯狂“炒作”,被忽悠去听课的人趋之若鹜。

79、   我们不要怀疑那些听课人的智商,一定是市场有需要才能让这些大师赚到钱,来听课的中小企业家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呢?第一个目的是交朋友,像刘一秒、翟鸿燊的一堂课有大量的企业家,这个平台对做生意的企业家来讲非常重要。第二是抱粗腿来了,中国的中小企业现在很艰难,希望能够抱到权力或金钱的粗腿。第三种目的是来学习洗脑,既然做生意这么困难,如果不把自己的员工通过洗脑变成赚钱机器的话,自己的生意就没法做了。最后还有一部分人是来追求自己的信仰来了。有句话叫“穷的就剩下钱了”,很多企业家赚了钱之后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就来这想寻求一个精神的港湾。翟大师和刘大师不可能给大家精神港湾。

80、   比如翟鸿燊大师,看他的介绍叫“国学应用大师”,我们只听过国学大师,“国学应用大师”是什么呢?这可能是翟鸿燊的一个首创。翟鸿燊说他是清华、北大、人民大学的客座教授,有没有这事呢?他确实在清华、北大上过课,什么课呢?我们知道,有些高校喜欢组织一些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培训,翟鸿燊有一次来给讲了一堂课,这样他就自称是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最滑稽的是他说自己是美国国家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后来被证实这个美国国家大学就是个骗中国人买文凭的机构,在北京通县就有一个办事机构。

81、推荐理由:创业团队如何面对用户数量和利润增长等诸多挑战?这是你急需的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国内引入GrowthHacker概念的先锋书!陈大年、冯大辉、吴疆、刘成城……五大科技媒体、十大VC、BAT3M数十知名人士联袂力荐!病毒营销的缔造者、硅谷传奇投资人TimDraper推荐作序。

82、秒哥的课程结合了管理和领导力,打鸡血也有,另类鸡汤吧!

83、太详细和专业的不想在这里讲了,估计也没人看。

84、还有一个关键成因可能在于,在新媒体时代,翟鸿燊和陈安之这一类“老成功学家”,必然会被他们的同行,一种升级版的、现代版的、高雅版的“成功学”后辈所取代。

85、内容简介: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从0到1》为你开启创新的秘密。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