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王守仁的教育名言(摘抄好句94句)

王守仁的教育名言(摘抄好句94句)

王守仁的教育名言

1、惟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2、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3、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

4、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5、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最后的结果就是船翻人亡。

6、当所有事物都商品化后,人本身就丧失了价值,整个社会将会被冲垮。

7、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守仁《传习录》(王守仁的教育名言)。

8、望子成龙父母求,子不成龙反成虫;成龙成虫皆会有,劝君不必太强求;只要不是成害虫,子成益虫又何妨;世间常人随处有,凡虫俗子乐悠悠。

9、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透过昏黄的纸窗,我仿佛看见阳明和徐爱二人正在促膝长谈,没有名缰利锁,尽弃一切俗欲,时而激烈辩论,时而抚掌大笑。往来古今,四极八荒似乎都已凝滞在此时此地,寰宇之间,只有他师徒二人的交谈之声,讨论着世间最朴素、最纯粹的道理,不知东方之既白……

10、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佚名

11、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12、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马卡连柯

13、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4、做一个好人,从眼前看,得不到什么好处,但从长远看,却是占了大便宜;做一个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从长远看,必然要吃大亏。学习王阳明家训,在实际中努力做到知行合做一个“心地好”的人,如此定会对自己大有益处。

15、读史越多,越会悲哀地发现,以史为鉴几乎是不可能的。技术变了,制度变了,表面那一层都变了,可里面的内核永远不变。魏忠贤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换个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焕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身边那些不懂政治却想玩政治的人最终都被政治玩得很惨。

1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7、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18、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不想浑浑噩噩白过一生者,唯一的途径、不二的法门就是去绍兴,去找王阳明——这是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19、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马·阿诺德

20、走自己的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1、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22、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没有人可以引领你,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真正能改变你的只有你自己。

23、王阳明因材施教,各成其材的思想,承认了发展个性的必要性,对以一个模式培养的教育方法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批判,体现了他思想的进步意义。

24、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不要说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参战前就非常惊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

25、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26、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27、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28、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2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30、王阳明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31、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周恩来

32、地址:贵港市中山路1号吉田大厦九楼911-917室

33、说话不是要用嘴巴,是要用心的,嘴巴只是一个传递工具,一个过滤器。倘若说出的话违背道德良知,那就是不会说话,假如说话不讲求技巧,想说的都说出来,说多了,不如不说。心中所想,需要结合当时的场景,然后通过嘴巴去过滤一下,说出来那才是恰到好处,才叫会说话。

34、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守仁《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5、教书育人,不是在于教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有多少知识能够让大家熟练掌握达到精纯的地步。现代学校的教育大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只管把知识一股脑的塞给学生,让学生慢慢消化,最终导致消化不良,什么都是泛泛了解。

36、而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人之本与”。王阳明一上来就说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37、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师的自由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

38、心存希望,幸福就会降临你;心存梦想,机遇就会笼罩你。——佚名

3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传习录》

40、一次,中书省的文件送到枢密院,因为文件不合格式,寇准阅后,便报告了宋真宗,王旦因此受责。不出一个月,枢密院的文件送到中书省,也有不合格式的地方,秘书觉得正好以牙还牙,高兴地把它呈给王旦,王旦却让秘书把文件送还枢密院,让寇准修改后再送来,寇准想起自己的作法,不禁汗颜。

41、一是重视德育教育;从“致良知”的理论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的最多,受外界市侩思想的影响也最小。因此,教育要及早抓起,这样才能尽量保留儿童的“良知”,即道德观念,使其减少蒙蔽。“致良知”、“明人伦”,这也是王守仁所追求的儿童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教育就应该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儿童的道德智力,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操。

42、官场的内耗,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体积越来越庞大,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越来越脆弱,然后一触即破。

43、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

44、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45、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46、三是教育内容多样;王守仁提出,当是针对儿童的教育内容过于单不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更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读书”之外,增加“歌诗”、“习礼”。以丰富儿童对学习的兴趣,真正宣泄自身的情感。起到调节儿童情感的作用。

47、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48、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49、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县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

50、钱德洪又问,“致良知”到底有没有一个从本体到功夫,简易精一的概括?

5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2、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苏格拉底

53、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54、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守仁

55、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56、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皮亚杰

57、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58、白光尽处火轮现,草木山河金潋滟;落日如人老更赤,初日如人少方艳。

59、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次年5月,在对马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表现神勇,给俄国波罗海舰队以毁灭性打击,最终,老牌强国俄罗斯承认了自己的失败,签署《朴茨茅斯合约》。而指挥这场海战的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一举成为八千万日本国民心目中的英雄,回国后,东乡就被任命为海军部长,由天皇亲自授勋,并特意举办规模盛大的庆功宴会。

60、说白了,法就是明确奖惩的律令,什么该奖,什么当罚,严格执行,利用人性的趋利避害,驱动其自私自利的特性来为君主服务。

61、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62、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63、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爱因斯坦

64、有益者不为,无益者为之,所以苦其劳而不见成功。薛瑄

65、历经风雨如晦的朝廷,乱象纷呈的舆论,光怪陆离的一切,时代终于选择了王阳明,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

66、看过《移魂都市》、《异次元骇客》等科幻电影就会明白,人类集体感知到的这个世界有可能只是一套制作精密的程序,你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罢了。

6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王守仁

68、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69、“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

70、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71、“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直诱之以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文读书,以开其智觉。”

72、曾经,我羡慕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爱情,迷恋贾宝玉和林黛玉桃花树下读西厢的意境,然而现在我明白了,男人之间那种抛却一切私心杂念,心灵契合,相互欣赏,相互提携,并肩共进的友情更显弥足珍贵,更值得激赏。

73、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7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

75、王守仁是中国古代集大成者,其思想包括()。

76、唯有通过实践,你才能够对良知逐渐获得认同感与亲切感,并使之转化为自觉的理性意识,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知路歧之险夷者?)。

77、“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守仁《传习录》

78、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针对学生性格方面的不同,他也要求教师应根据其自身的特性,采取不同方法,分别予以适当的陶冶,各成其长。

79、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80、王阳明14岁起,开始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兵法。而且,他并不只是纸上谈兵,15岁就和父亲一起游历居庸关、山海关等名关要塞,观察地形和布兵。《王阳明年谱》中还说,他那时武艺高强,敢独自在草原上晃悠,还“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经月始返”。

81、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82、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不可教化。——贺拉斯

83、战争不是传奇,不是织田信长带着两千人就能冒雨在桶狭间砍翻今川义元的两万大军;不是《三国演义》里每当某人快不行时就“斜刺里杀出一员大将”来解围。

84、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85、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

8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87、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88、你不需要真正的站立,但在精神上要站起一个真正的人来 --王阳明

89、龙场的磨难使他意识到,环境的存在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建功立业,首先必须尊重环境,顺应环境,任何事业都是从处理好与眼前环境的关系开始的。并且,这种顺应不是违心的、伪装的,而是调整与纠偏之后此心与环境的逐步契合。

9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91、把学生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当然教师对此也应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9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93、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