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小学论语全文(摘抄好句67句)

小学论语全文(摘抄好句67句)

小学论语全文

1、 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2、孔子说:“学习了却不思考就会迷茫,思考了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3、(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4、(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6、还有辩论赛“孔子政坛失意,你觉得是幸还是不幸”,直播课上的辩论结束了,可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在社群里继续着自己的辩论,甚至自己重新开了一个直播间,定要将对方说服:

7、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8、(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9、(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10、(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小学论语全文)。

12、(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13、同时,在这样的对比中,他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以这些孔门弟子为榜样,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我们也在其中看到了孩子无限的可能性。

14、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5、(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6、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8、      (翻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9、(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0、(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21、      (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2、“神学院”和“四大豪门”,哪家更难进?你更青睐哪家?

23、(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24、(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6、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7、(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28、课堂实录|想让孩子“穿越时空”,来一场历史文化之旅吗?

29、(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30、翻译:聪敏而又好学,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3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五年级下册)

32、◎全新的解读视觉&听觉体验(孔维勤博士亲身播讲),带给孩子最易懂的《论语》

33、(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34、颠覆认知!孩子的语言和阅读这样学,效果更好

35、(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7、(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38、(出自):《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39、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40、 孔子说:“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41、(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2、(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43、(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44、      (翻译)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4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6、(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8、(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49、(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5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三年级下册)

51、(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52、(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53、(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54、这就决定了学习内容一定是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习《论语》,学习的内容和深度当然不一样。“揣摩”和“争论”了好久,我们把小学阶段,我们希望孩子们达到的《论语》学习目标定为“初读《论语》,走近孔子”。

55、(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56、不想让孩子在一开始就顶着文言学习的压力,也不想在孩子还没有接触《论语》的时候,就急着告诉他们《论语》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所以改了一遍又一遍之后,我们选择了《论语》中孩子们较为熟知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让孩子们在合作中收获朋友,收获学习的乐趣,收获《论语》里的智慧吧。

5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翻译〗

58、(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59、(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60、(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61、今天精彩小编总结了一份孩子在小学阶段需要背诵的《论语》名句,牛爸牛妈们可以给小精英们收藏起来。

62、(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63、(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64、(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65、(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6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