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的经典诗句
1、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这句话说明,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去看一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3、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4、译文: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这句话后来常备有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用它来比喻,只要意志坚定,心思专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5、译文:从古以来统治人民在于信诚,一言为重百金为轻立法严明。现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诋毁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坚决施行。
6、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8、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邪·何人欺》
9、译文: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诚指真实、实在。这句话是说,天地自然是真实实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10、 格言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会使他的心志受苦,身体劳累,忍饥挨饿,肌肤消瘦,做事情总是不如意。这段话深刻地揭示,艰难困苦的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成就未来的大事业。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关于诚信的经典诗句)。
12、汝若全德:你如果是道德完美。汝,你。必忠必直: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全行:品行无瑕。必方必正:一定是正直的人。方:正直。
13、 格言大意:在普天下人忧虑之前,自己首先忧虑了;在普天下人都快乐之后,自己才快乐。这两句话抒发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情怀和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胸襟,一直给后人以激励。
14、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5、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那友谊的阳光。
16、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方寸:指心。
17、做事要找靠谱的人: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深度好文)
18、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19、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20、译文: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21、能找到尽量多的关于诚信的成语和诗句或是谚语等,越多越好,
22、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23、大地震!高德地图突然宣布!巨头们哭了!司机狂欢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6、 要么读书,要么走路,身体灵魂,必须上路!
27、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28、 我为什么宁死也要远离底层社会?(强烈推荐)
29、《西京杂记》卷五至诚:极大的真诚。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30、译文: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31、《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32、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诗句。“岂不”二句的自问自答,更显示出诗人胸襟的坦荡。
33、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34、●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35、 格言大意:恭谨勤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常用以赞美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
36、译文: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7、 格言大意: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句话表明,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长进。
38、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宋·梅尧臣《古意》
39、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40、本次研讨活动以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爱国”为主题,通过表演诵、主题诵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将经典诗文中有关诚信、友善、爱国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勾连,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其含义,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诵读与阅读,研究与开发适合本校学情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资源,探索经典诵读方法,构建学校育人模式,探讨学科教学与经典诵读融合的课程体系。
41、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42、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43、译文:纵然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44、但见丹诚赤如血, 谁知伪言巧似簧。(出自唐代:李白《天可度-恶诈人也》)
45、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名歌《紫骝马歌》
46、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47、大意: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48、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49、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50、周:道义上的结合。比:勾结。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51、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52、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53、旷课,是学生不诚信的一个表现。而多次旷课,则更多的反映出学生对于诚信的态度。还记得有一年,班级的一名学生屡次旷课,虽然曾多次约见他,可每次都让我望穿秋水。这次费尽周折终于见到了真尊,我知道该同学不缺少批评与教育,缺少的是理解和信任。朋友式的聊天使谈话很顺利,也很轻松。
54、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莫里哀
55、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德国诗人
56、 最后,院d组成员、副院长、d总支书记杜金泽对道德讲堂活动进行了点评并为大家送上了祝福,他指出,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信仰和骄傲。此次道德讲堂内容形式多样且紧扣主题,让我们再一次接收了心灵的洗礼。
57、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58、毕业后,通过努力工作及省吃俭用按时偿还助学贷款,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讲诚信,要有良心。”通过几年打拼,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可他始终没有忘记是学校的“绿色通道”给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近几年关于少数大学生抛弃诚信的例子已屡见不鲜:拖欠助学贷款,考试作弊取消学籍,造假申请助学金等。但社会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期许仍旧充满了希望,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诚信的追逐也从未停歇。
59、取信于人 信誓旦旦 言而有信 言行信果 信守不渝
60、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6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6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63、大意: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