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爱国的古诗
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表示爱国的古诗)。
2、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3、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5、 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6、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7、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8、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9、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1、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2、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13、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5、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16、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17、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d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征瓦剌,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18、对于死去后无法在史书里流传千年,我感到很羞耻,但是我始终有着雄心壮志,想着消灭胡虏来报答天子。现在来到汉水边从军,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能把秦国消灭。难道我泱泱大国,就没有人能把敌人赶出边关。
19、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20、(译文):死亡离原知万事空,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父亲。
21、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2、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23、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24、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近代何香凝《赠别廖仲恺》
25、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26、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27、镶嵌着黄金和白玉镶嵌的刀,在夜间发出耀眼的光芒,透过门窗。大丈夫到了五十岁了,还没有建功立业,只能拿着刀独自面对这四面八方。在京城结交的朋友,都是意气相投,生死相交。
2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29、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3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