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摘抄好句29句)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摘抄好句29句)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

1、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这里,不悲,不喜”。人生,本应如此;人生,却难能如此。毕竟,滔滔浊浪的风云台上,总会断断续续上演,台上台下的悲欢与离合。即使侥幸做到,云淡风轻挥袖作别,衣襟也会别满一袭如柳愁绪。

2、汉译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忠实准确并保持原诗风姿,再加上赵元任博士的国际音标注音,树立了科学地记录整理和翻译藏族文学作品的典范。仓央嘉措在藏族诗歌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开创了新的诗风,永远值得纪念和尊敬。

3、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仓央嘉措的诗歌运用了语言本身的抑扬节奏和藏族“谐体”民歌的特点,使诗歌韵律极强,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

4、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未来(みらい)へ向(む)かって(朝向未来)ゆっくりと歩(ある)いて行(ゆ)こう(慢慢地走去

5、  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6、这首诗歌原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根据作者的自述,这一首的灵感,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

7、如果你累了,倦了,就来走近仓央嘉措吧!解读这位藏传佛教史上最受人爱戴的上师,来源于深刻佛学修养豁达与睿智的诗篇,这些不即不离的般若智慧,这位有修有学倜傥风骨有情有义的圣域导师带给我们醍醐灌顶般的清凉快乐,不忘人性又超乎人生的大智大慧,大爱大勇不朽传奇人生。

8、仓央嘉措的诗,不论是热情奔放的还是冷静缠绵的,同样都蕴藏着一种拆解不开的深情。从《那一世》里的“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到《见与不见》里的“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无一不是如此。当感情来临的时候,做到热情如火,缠绵似藤很容易;做到淡如云影,静似深流却实属不易。《见与不见》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安静的深情,一如清风明月,雨润芭蕉。这样的感情没有焦渴,没有情深缘浅的感叹,也不会有烈焰焚身,万箭穿心的煎熬。在《见与不见》里,我们看不到缠绵悱恻,山盟海誓,却能读到一种磐石一样坚固不移的深情。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行字,明明白白的几句话。没有曲折幽婉,跌宕起伏的韵律,却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澎湃如潮的情愫。这样的情感仿佛岩浆在地底层涌动,它的力量足可以冲破岩石,而表面却是平静的。这来源于深刻的佛学修养和智慧。

9、在浩瀚的时间长河里,时间能湮没一切,然而能让人们永远记住的又有多少。但是,仓央嘉措用他的至真至纯的爱与诗做到了这一点,仓央嘉措的情诗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广为流传,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虽然岁月沧桑已过了几个世纪。

10、其诗的格调、风采在于:坦诚、透亮、清新、优美、简约、朴素。使爱的思绪意境化、诗化、美化,借以体现作者的意蕴,等待中的向往,向往中的等待,思念的煎熬,相见的热切,虽然心如白云自由自在,情却多有万般无奈。读他的诗,如同观望高原晴空,空灵、透明、纯净、自然、淡雅,虽有艳阳白云、虹起霞落、鹰翔雁歌、雷鸣电闪,却于浩浩天宇之间起之、兴之、衰之、退之、隐之,自然而来、自如而去。

11、四季更换,匆匆而过的只是时间。而我对你的情感永远定格在最初的相知里。无欲、无求,无哀、无伤;隔着千重山,万重壑,我也不以为远;近在咫尺,毫发之隙,我也不以为近。爱你,等你是一种美丽的心情,不会因为月缺而孤单;不会因为月盈而寂寞。你清清淡淡的背影,将会一直陪伴着我,在每一个春夏秋冬,默默的忆念、守望。无论自己爱的众生爱不爱自己无关紧要,只要我爱你,爱就存在我心里。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苦也不苦。只要有情在,见与不见,都是一样的!

12、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

13、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爱之深。汉文译本公开发表和出版者至少有十种,或用整齐的五言或七言,或用生动活泼的自由诗,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欢迎;英文译本于1980年出版,于道泉教授于藏文原诗下注以汉意,又译为汉文和英文。

14、此诗出自《疑似风月中集》,由扎西拉姆·多多于2007年5月15日撰写于北京。

15、三是情意浓烈,语言质朴、隽永。有爱情、不低俗;有追求,不疯狂;有感伤,不悲伤;有煎熬,不失望。比如:

16、仓央嘉措(1683—1706年),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17、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18、他留在了青海湖,留在了心爱姑娘的故乡。浮世一场,湮没了云烟,湮没了山长水长,湖中的红莲开了又谢。湖中仓央嘉措的魂魄,一直孤独地行走在历史洪流中,不急不躁,步履沉静。他静静守望,守望那个将他等候的人,等待他的烟云雾霞。三百年来,将他等待的人,从遥远的拉萨,遍及古城荒漠,延伸到小桥流水的江南;从高山雪域,辐射青草溪畔,蔓延至红莲铺满的东方。圣徒山长路遥万里追随,只是希望,能在那个抬手可以摘取云朵的西藏,用一份深刻执念,去叠合他曾遗留的片片足迹,去触摸他曾抚摸过的檐壁殿宇。

19、“班扎古鲁白玛”的汉语意思是金刚上师白莲花,也就是莲花生大师(第一个将佛法传入西藏的人,被认为是第二佛陀)。而莲花生大师的心咒就是:“嗡阿吽班扎古鲁白玛悉地吽”,这首诗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此。

20、等待的时候,可以看书写字,可以吟诗作画,可以赏花弹琴;可以品香茗、闻虫语,看柳絮纷飞,闻雪落无声;只是从来不曾忘记你。你知道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你晓不晓得也不重要;你说喜欢也罢不喜欢也好,我全都不计较。这样的爱虽没有山盟海誓却永存抱柱之信;这样的爱不会因外界的扰攘纷争而移步迁徙,因为它们始终只是在心底,安静的一隅。诚如弘一大师的教诲:爱是一种慈悲。

21、出处:出自清朝作家仓央嘉措的《谁,执我之手》。

22、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

23、“你见,或者不见我,我都在那里,不悲不喜。”人生,如此。仓央嘉措,这个布达拉宫最大的王,拉萨街头最美的情郎,用今生一笑,换来世永生,他做到了。任他漫天飞雪,白云过尽。他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不增不减。

24、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25、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26、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27、默然相爱!寂静喜欢!(涅盘寂静,沐浴法喜,爱恨离别,生老病死,水中月镜中花,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28、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