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写爱国的诗句(摘抄好句47句)

写爱国的诗句(摘抄好句47句)

写爱国的诗句

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战国.楚.屈原(写爱国的诗句)。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写爱国的诗句)。

4、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5、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满江红》南宋.岳飞

6、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9、译文: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

10、译文: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4、译文: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1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1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代)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9、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出自清代董必武的《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2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爱国诗句大全两句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3、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24、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5、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26、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27、《满江红·写怀》——(作者)岳飞(朝代)宋

28、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29、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30、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3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3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3、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近代·何香凝《赠别廖仲恺》

34、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机关/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3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3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37、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38、《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作者)李煜(朝代)五代

3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4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2、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44、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宋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4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