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生最著名的五句名言
1、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2、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
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7、译文: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10、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1、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2、(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1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4、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6、(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17、老子的《道德经》里最经典的十句话,流传了2500多年,值得收藏
1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9、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0、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2、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创造“天时”与“地利”。
23、第二种“宝”,叫克制。克制就是在明白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前提下,坚决不去做那些违反“道”的、不能做的事情。
2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6、《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2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2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2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0、解悟:“道”,永远都是自然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其实都是它所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没有人可以超越。
31、故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多藏之家,其后必殃。夫大利者反为害,天之道也。
32、 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33、(感悟)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3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6、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8、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1、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3、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4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9、《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0、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5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经典名言摘抄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2、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