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君子食无求饱(摘抄好句33句)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君子食无求饱(摘抄好句33句)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君子食无求饱

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3、为啥说君子要做事时勤劳敏捷,言语上小心谨慎呢?

4、(1)C(本题考查的是孔子有关教育思想观点的分析与理解。C项应该是“有朋自远方来”之所以“乐”,是因为会友既有益于切磋学问;又有益于修养道德。)

5、1•13有子曰:“信近(1)于义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6、孔子阐述了对“仁”的内涵的理解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仁”的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

7、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8、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9、(2)答案:本章要求践行仁德就要按照礼规定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使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

10、孔子说:“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

11、(1)答案:孔子认为在对待他人方面,应该秉持着“恕”的准则。具体到做法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推己及人,凡事要换位思考。

1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3、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14、D.孔子认为,子女孝养父母时,除了满足父母物质方面的需求之外,更应表现出敬爱的情意,这样才算能尽孝道。

15、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6、试译: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行孝道的,只晓得说能够养爹妈。可是你看狗啊马啊,我们也都能把它们养起来。没有孝敬心,怎么区别这两种养呢?”

17、A 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18、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所以,圣人不仅以诗礼传家,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在这里又一次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删削编定,《诗三百》才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诗经》,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毛诗序》那一段著名的更为热情洋溢的颂词:“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如果有谁还不理解《诗经》凭什么成为“经”,读了孔子的这段论述和《毛诗序》的赞颂,那就应该理解了罢。

19、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0、 (2)(3分)    答案示例: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君子不应总是为自己的物质享受而奔波,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的完善。这在当前还有教育意义,现在物质比古人丰富了,但也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21、如果是“文胜质则史”,因为在古代除了少数的史官非常的讲究诚信,春秋那个时代的史官大部分都没有诚信,就是歪曲历史,所以这种人是诚不足。他可以舞文弄墨,在表面文章上做得很好,但是内心本质没有真诚,那是讲“史”的意思。也有的是说史书,史书就是记录得非常的精彩,或者是对某人可能有很多的渲染,但是流于不真实,这个属于史。

22、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3、(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24、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2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6、➡其实我们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教育也是这样的,虽然父母可能没有学习过论语,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27、试译:孔子说:“领导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公侯之国,就要兢兢业业工作,以取得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28、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29、(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3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31、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32、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