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格言初中诗句
1、——教学经验丰富的名校资深教师任课,根据学生情况,个性化定制最有效的辅导计划(班级格言初中诗句)。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诗人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__。
3、《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是:__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
4、(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5、(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理解性默写能力。通读全文,“济世情怀”应是“爱国爱民”意思。从文中看,作者流露这种思想情怀的语句就是文章结尾体现作者高尚胸襟和豁达情怀的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6、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7、(2)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8、(2)夕日欲颓,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
9、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0、诗词默写要求:不能添字,不能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植、羁、历、沧。
11、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袒露诗人“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和恤民情怀的句子是:__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__。
13、引用诗词名句,生发联想,写出富有哲理的思想和精警的内容,是我们作文常用的方法。
14、(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2)念天地之悠悠;(3)晴川历历汉阳树;(4)何当共剪西窗烛;(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不尽长江滚滚流;(7)宫阙万间都做了土;(8)贫贱不能移
1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
16、(解析)本题考查归类型默写能力。本题先设置送别的情境及王维诗歌中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意境,要求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歌中找出也能体现送别之情,而情感却表现出豁达之意的诗句即可。
17、只有脚踏实地的人,大地才乐意留下他的脚印。
18、绝句也叫绝诗,四句为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
19、(5)《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比较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2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2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广西贵港)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②_________,_________。
25、(6)___________,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6、(答案)(1)白露为霜;(2)亲贤臣;(3)采菊东篱下;(4)何人不起故园情;(5)上下一白;(6)低唱
27、例(20重庆B)同是写送别,王维用“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忧伤,而王勃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
28、(6)忽如夜春风来,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 教师用书 学生用书 | ☞下册电子课本☞优秀作文
30、(1)日月之行,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1、注意“燕”“乡关”“差互”“圆缺”的书写;理解型默写(5)抓关键词“人生不圆满是常态”。
32、一步二步三步步步高升,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向上。
33、 ②《望岳》:造化钟神秀,________。
34、(20西藏)《诗经·秦风·蒹葭》中描写深秋时节,诗人岸边徘徊,所思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
35、(3)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36、(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运用默写能力。从题干中设置的情境分析,应从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筛选出体现奔赴乡村的共产d员体现出的高尚情怀的语句。再从“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分析,这体现了他们以民为本的高尚情怀,而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思想。故应填写此句。
37、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38、(20福建)《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3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例(20湖北荆门)韩愈因事被贬,贾岛作《寄韩潮州愈》以慰之,诗云:“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其有异曲同工之效。
41、(4)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4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