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名句(摘抄好句98句)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名句(摘抄好句98句)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名句

1、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57少年中国说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

2、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3、袁氏应是读过徐珂(仲可)笔记,而将集联者亦误作徐氏了。

4、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5、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6、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柏拉图

7、  10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8、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主要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注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要始终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9、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10、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西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

11、最可惜一片江山,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更何必十分梳洗,倾国无媒,入宫见妒,古来颦损蛾眉。

12、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是维新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提倡伸民权,设议院。

13、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名句)。

14、集词联,是集句联的一个分支。所谓集句,是从古人的同类作品(包括诗词曲文)中分别拈出不同片断,组成一个新文本,其体裁可以是诗,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联。集缀而成的文本,就字字有来历这一点说,似算不上一种创作,但就辞句打乱重组这一点说,也是一种创作——而且难度绝不下于原创(可参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八章“集句”,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这样来看,集句的工作当然也有“著作权”。能将“更能消几番风雨”与“最可惜一片江山”两个断片缀合到一起,堪称妙手偶得,其“著作权”是属于梁启超的。

15、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16、他不仅曾在这里著书立说,而且曾和蔡锷在此策划了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7、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18、但这副联,却还有另一出处。王宁回忆陆宗达时提到:

19、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关于改革与开放思维的论述奇妙地与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重合,《饮冰室合集》的时代前瞻性由此可见一斑。

20、《饮冰室合集》是用梁启超的书斋命名。《专集》包括《戊戌政变记》、《自由书》、《新民说》、《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104种编年排列。

21、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22、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23、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欧罗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摺、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

24、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25、  10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26、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27、   梁启超集宋词句,掇成联语,有两三百副之多,大都是他守在妻子病榻旁拿来的消遣之作。他在《苦痛中的小玩意》一文中,说陪伴妻子,一边读《宋六十家词》和《四印斋词》,就选些好句子集成一副副对联。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姜白石的“最可惜一片江山”,其次就是辛弃疾的“更能消几番风雨”。 

28、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第一之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29、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30、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31、法者,编著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32、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33、法律务必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正因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透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34、  1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35、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36、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37、原来,「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

38、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

39、法律务必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正因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透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40、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41、真是可悲啊,我们中国果真已经是老大帝国了吗?站在今天以纵览往昔,尧、舜和夏商周三代,是何等美好的政治;秦始皇汉武帝,是何等的英雄豪杰;汉代唐代以来的文学,是何等的兴隆繁盛;康熙、乾隆年间的武功,是何等的盛大显赫。历史家所铺叙记载的,文学家所尽情讴歌的,哪一样不是我们国民少年时代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陈迹呢!而今颓然衰老了!

4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43、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馀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44、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45、玛志尼,是意大利三杰中的魁首。因为国家的事被判罪,逃窜到其他国家。于是创立一个会,叫做“少年意大利”。全国有志之士,象云涌雾集一般响应他。最后终于统一复兴旧邦,使意大利成为欧洲一大强国。意大利,乃是欧洲的第一老大帝国。自从罗马帝国灭亡后,全国土地隶属于教皇,政权却归之于奥地利,这大概是所谓衰老而濒临于死期的国家了。但产生一个玛志尼,就能使全国变成少年意大利,何况我们中国确实处在少年时代呢!堂堂四百多个州的国土,凛凛然有四万万国民,难道就不能产生一个象玛志尼这样的人物吗!

46、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47、  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48、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49、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50、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51、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52、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53、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54、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礼貌的标志。——费尔德

55、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56、下联“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梁氏注明摘自“龙洲水龙吟”、“白石八归”。白石,指南宋词人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其《八归·湘中送胡德华》:“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问题出在“树犹如此”与“龙洲水龙吟”,二者对不上号。龙洲,当指南宋文学家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但遍翻刘过词作,未有“树犹如此”的词句。树犹如此,是源出《世说新语》的知名典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曾用典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但鉴于上联已用过辛弃疾的词句,此处不会再用;与刘过、辛弃疾同时期有个文学家陈亮,字同甫,号龙川,他有一首《贺新郎·寄幼安见怀韵》:“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梁启超摘引的出处恐怕本应是这首词,但“龙川”与“龙洲”相近,《贺新郎》与《水龙吟》词牌混淆,记忆突然短路,误把“龙川贺新郎”写为“龙洲水龙吟”。那一辈学者往往凭着记忆,偶有失误。而且梁启超把集词联句当作“小玩意儿”,闹着玩,即兴落笔,无需慎重考量。

57、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58、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透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59、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60、「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呀!

61、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62、以上四联,皆集姜夔,皆用了“最可惜”一句,不过各以不同的姜词为对。其中第二联后半“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对“屡回头,最可惜一片江山”,与梁启超写赠刘崧生那副如出一辙,当系出于有意无意的剿袭。

63、法者,因此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64、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65、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66、  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67、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的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饮冰室合集》近代梁启超(别署饮冰室主人)撰。分《文集》、《专集》两部分。《饮冰室合集》是用梁启超的书斋命名。《文集》包括文700余篇,诗话1种,诗词300余首。《专集》包括《戊戌政变记》、《自由书》、《新民说》、《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104种编年排列。

68、说起来,梁启超对作为晚辈的黄秋岳甚为赏识,民国初年任财长时,黄秋岳曾任其秘书,关系非同一般。则黄之集词为联,亦应是受到梁的影响。黄氏年少即以才情见称于老辈,于诗词一道用力之专深,更远非梁启超可及;然而他刻意为此,却精细有余,丰神不足,竟无法跟梁氏一时的“小玩意儿”相匹。这就益可见梁启超天才之不可及了。

69、  1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70、1923年,梁夫人病危,缠绵病榻半载,梁氏陪侍时以读词自遣,“把他们的好句子集做对联闹着玩,久而久之,竟集成二三百副之多”,以后多写赠友朋,至今遗墨尚多。而精粹者多见于梁氏自撰的《苦痛中的小玩意儿》一文(《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五(上)诗话附录)。其中有这样一副:

71、  1彼窃国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

7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73、  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74、以上夏、吕二氏以“十分梳洗”与“一片江山”为对,与前述黄秋岳同,也可能存在因袭关系。

75、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76、最可惜一片江山,野老林泉,问逋仙今在何许;问谁记六朝歌舞,天涯情味,甚谢郎也恨飘零。(《八归》、《一萼红》、《法曲献仙音》、《喜迁莺慢》、《翠楼吟》、《水龙吟》)

77、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78、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79、老年人如夕阳残照,少年人如朝旭初阳。老年人如瘦瘠的老牛,少年人如初生的虎犊。老年人如坐僧,少年人如飞侠。老年人如释义的字典,少年人如活泼的戏文。老年人如抽了鸦片洋烟,少年人如喝了白兰地烈酒。老年人如告别行星向黑暗坠落的陨石,少年人如海洋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不断延伸的大铁路。老年人如秋后的柳树,少年人如春前的青草。老年人如死海已聚水成大泽,少年人如长江涓涓初发源。这些是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的大致情况。梁任公说:人固然有这种不同,国家也应当如此。

80、  1当公法则不阿亲戚。——武则天(武周)

81、上联“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梁氏题写注明摘自“玉田高阳台”、“稼轩摸鱼儿”。春已堪怜,出自张炎(字叔夏,号玉田)《高阳台·西湖春感》:“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出自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词著名,大众共知;张词“高冷”,流行文人学士圈内,古今亦多有共鸣者。据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记载,胡适先生晚年在台湾,曾为人书写张炎的这两句词,说:“有一天晚上,我读这两句词时掉下泪来。这两句不是现在的情形吗?还有人在著歌舞升平!”

82、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83、那就跟我一起探索一下梁启超在著作中留给我们当下社会发展的启发吧!

84、又曾见梁氏赠“心葵”一联,则是仅取“更能消”、“最可惜”两句为对,其手迹未知是否可靠,但联语姑暂信之。黄裳过去也提到:

85、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8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87、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88、大凡古代中国,虽然有国家的名义,然而并未具备国家的形式。或是作为家族的国家,或是作为酋长的国家,或是作为封建诸侯的国家,或是作为一王专制的国家。虽种类不一样,总而言之,他们对于国家应具备的体制来说,都是有其中一部分而缺少另一部分。

89、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90、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91、《饮冰室合集》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的主要著作集,包括《文集》、《专集》两部分,其中《文集》收录文700余篇、诗话1种和诗词300余首,《专集》包括《自由书》等104种。此书于193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又于1989年出版影印版本,是目前比较详备的梁启超著作集,也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材料。

92、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93、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94、  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95、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96、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97、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