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木心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摘抄好句69句)

木心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摘抄好句69句)

木心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1、先生说:“孤独感是一种快感”。他不把这种长街无人独自慢行式的孤独看成一种悲哀。先生似不喜与人交流,生活中只安放着自己,先生说:“至今,邻居家的敲门声,犹使我震惊”。先生的回忆再多留不住一个人,自始至终只有自己,那些已经和行将出现的,都是过客,先生说:“故国市街,人都陌生,一阵阵风全是往前的风”。没有什么为他停留,即使是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街头,所遇到的,就连风,都是陌生的。

2、这一层意思,在诸位阅读木心散文集之前,在诸位获得各自的心得——或没有心得——之前,我应该缄默。

3、  《人的全景》提供了一种认识自我触摸世界的新鲜视角,也凝聚了作者纵横商界几十载的智慧洞察。

4、在这五年中,木心以开阔渊深、 左右逢源的国学与西学为根底, 尽可能将自己置于世界性的文学 景观中,如数家珍地娓娓道出个 人的文学的回忆。

5、89一94年间为旅居美国文学青年讲授《世界文学史》。陈丹青是其中之他回忆当时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没有注册,课本与课题赞助费,团团坐拢来听老师神聊。他把菜单开出任大家选听。从古希腊神话,到中世纪欧洲文学,东西通讲,知识灵感并作一起。木心从他们身上延续着精神血统,找到了艺术亲人。(木心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6、“这样阅读,就对了。现在的汉语,汉字,简直不成样子。你还用繁体字写作,要坚持下去。繁体字,简化字,都可以用,不矛盾的。但是简化呢,要有道理,不能乱来。”(木心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7、5)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木心

8、艺术的伟大,是一种无言的伟大,抵挡住百般亵渎诅咒,保护着随之而伟大的艺术家。博物馆,音乐厅,画廊,教堂,安静如死,保存着生命。

9、“理论是必要的,但不可与人生对立,甚至分离、好比生生不息,是象征,又何止是象征而已,其中包含的,世人应当有的精神。但近代以来,给弄坏掉了,因为所谓的信仰,也因为欲望。”

10、“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凭这个,凭这样一念,就产生了宗教、哲学、文化和艺术。可是宗教、哲学、文化和艺术,又是要死的——太阳,将会冷却,地球在太阳系毁灭之前,就要出现冰河期,人类无法生存。可是末日看来还远,教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煞有介事,庄严肃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样子——其实都是毁灭前的景观。”

11、10)因为喜欢朴素,所以喜欢华丽。--木心

12、3)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木心《即兴判断》

13、6)善,因是无报偿的,才可爱;恶,因是无恶报的,才可恶。

14、后来和安琪吃饭的时候,安琪随口出了几句木心的话。我想着也得接上,临时翻了翻《木心的诗》

15、“我爱兵法,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关在地下室里,我还是有强烈的创作欲望,我不甘心。只要有了笔,有了纸,有了墨,就有了我的艺术。”

16、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保持距离,追慕传统,甚至写就《诗经演》,于当代新造几不可能再现的文体,且做得还很好。他的《文学回忆录》上下部游历各大洲,纵谈世界文学史,各类光辉灿烂的作家、艺术家等先贤,触类旁通,他信口讲来。而他自己呢,终身未娶,仿佛就把自己交付给了艺术事业,纯粹写字或者绘画。

17、小说:《临街的窗子》、《婚假》、《夏狄的赦免》、《危险房屋》、《石佛》、《克里米雅之行》、《伐哀尔独唱音乐会》、《罗尔和罗阿》、《木筏上的小屋》;

18、18)在致别人的信上想念你,是不够的。--木心《即兴判断》

19、在纽约,他左手画画,右手写文章。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中国画家。

20、加上最近有亲人去世,心生感慨。他僵硬而安静地躺在那里,面容改变不是很大。几天繁琐的葬礼仪式,更像以疲劳和喧嚣冲洗活着的人的悲伤,令其对恐惧遗忘。人有其植物的一面,身体器官需要良好运转,人也有非植物的一面,会思考,会行走,会与自然互动。我们现代的神经科学、医学和量子力学,都在探索那个叫做“本质”的“幽灵”。本体论和认识论指向了一条找不到出路的迷宫。木心提前下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都是毁灭前的景观”。

21、“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句是木心最有名的一首诗,诗中用从前的慢节奏与一个愈来愈快的对世界的感受相比,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木心的诗近乎古典趣味。对蒙田和纪德的激赞我也是心有戚戚。他读书涉猎广泛,不动声色中用典极多,常建构在其他作品语境上再行延展。很有几分本雅明「引言写作」的味道。如果趣味正好投契,会非常过瘾,反之亦然。木心写作风格讲究字义结构,常常用很简单的文字达到令人称奇的余韵,书的装帧也和他的语气惊人一致,足见设计者匠心。再看这首《毋与哥德言》

22、16)哲学作为群体看,无所谓好处,所以不值得凭吊。——木心《素履之往》

23、11)我憎恶人类,但迷恋人性的深度。已知的人性,已够我惊叹,未知的人性,更令我探索。你们都是我探索的对象——别害怕,我超乎善恶。——木心《文学回忆录》

24、“这些,似乎与台湾雄狮版《素履之往》的刊印不同,流利清新,别具怀抱”,我说。

25、这就是我的叙述的困难:木心先生与我们同在一个时代,但是他出现得太迟了,我应该怎样介绍他?

26、活色生香的烟火底色,那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又仿佛远在天边。

27、后面还有先生一句,这个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先生的话。

28、17)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木心《素履之往》

29、这大段话很深奥,我没有完全读懂。只能试着理解。宗教和艺术,有一个诞生先后的顺序。释伽牟尼、耶稣和老庄等人,最先开始对宇宙觉察和思考,形成宇宙观,有了探寻真理的路径。同时,相比艺术,宗教传达的生命态度像父母一样,是严肃的或慈祥的,有着规矩,有着清规戒律。而艺术是孩子,它是纯真烂漫的,是没有固定形态的,无拘无束的。所以“难管”,也往往孤独。

30、在乌镇有一座木心美术馆,美术馆负一层的投影厅,循环播放着介绍木心先生生平的九段影像视频。在木心小站里,他生前的做过的读者问答俏皮犀利。在陈丹青的梦里,他是堂而皇之的眼泪,静静流淌在某些黑夜里。

31、18)我明知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听凭风里飘来花香泛滥的街,习惯于眺望命题模糊的塔,在一顶小伞下大声讽评雨中的战场--任何事物,当它是去第一重意义时,便有第二层意义显出来,时常觉得是第二重意义更容易由我靠近,与我适合,犹如墓碑上倚着一辆童车,热面包压着三页遗嘱,以致晴美的下午也就此散步在第二重意义中而俨然迷路了,我别无逸乐,每当稍有逸乐,哀愁争先而起,哀愁是什么呢,要知道哀愁是什么,就不哀愁了--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没有做好。明天不散步了。--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32、能否称为文学大师,不是哪几个名人说了算,而是其作品与时间检验说了算!

33、这很是伤感了。在自己徒弟那里留下深刻而不自觉的痕迹,是要比我和其他人这些读者里留下的还要深刻的。在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里,有这样一句话:好事坏事,过后谈起来都很罗曼蒂克。还有一句:你的眉目笑语使我病了一场。这种罗曼蒂克在木心的文集里真是让人应接不暇。说得一口好情话,再加上先生本身对修辞学的研究,生生营造出了一场又一场隐忍又浪漫的高级告白。这方面要比明朝那几个写戏曲的高明不少。《文学回忆录》里也有拿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比较,朱生豪版本下的躺在流动河流中的奥菲利亚和一出牡丹亭还魂穿插纠缠。汤显祖说过,我写的曲要把人的嗓子拗折。这确实是做到了。没说过这话的木心先生也做到了凭着几句话几句词把人的心震动了。

34、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35、木心的《从前慢》,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老人家面对风雨洗礼的从容,睿智与风骨,在平凡中的淡定与泰然自若。

36、木心有徘句:“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写得很诗意,其实是苦中取乐。实际情形是,他当时坐在囚车里,正被人押回牢房。

37、现在的作者几乎是网红,即使是没有名气的或者是写爱情小说的作者,百度一下都会有资料。但木心从头到尾是一个人,单独的,拥有很少很少的读者,几乎没有知名度,这个情况只是到这几年,略微有一点改变,但这都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是他要的这个情况,而且他试图维持这个情况。他为这个情况要付代价的,因为他也渴望读者,渴望能够出版,但是他很在乎方式,也很在乎读者,谁在读他的书。

38、  这本书的名字很有迷惑性。这个名字太大了,像哲学书,又像是关于宗教的书。以至于一般人很难有勇气去读。而真正沉下心去好好读一下,会发现道理并不晦涩,讲述也非常有条理,甚至在很多地方以图表的方式解释,这是很明显的理工科思维方式。

39、2011年,木心于故乡乌镇逝世,享年84岁。

40、晚餐后,先生给黄帆和我看他的画册。到《榕荫午雷》一幅,先生手指浓云密布的空中一方乍现的天光:

41、年少时,大家还没学会虚伪,没学会撒谎,大家都是敞开心扉,赤诚相见,说一句是一句。

42、敏锐的人士在八十年代开始“发现”这位“文学鲁宾逊”:就我所知,阿城、何立伟、陈子善及巴金先生的女儿最早在大陆传说木心先生;第一位将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于新世纪发布在网站上的,是上海作家陈村。他读到《上海赋》,“如遭雷击”,乃为文宣告说:“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他指出:“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43、19)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木心《文学回忆录》

44、16)我不树敌敌自树--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45、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木心不像他的同时代作家鲁迅、胡适、巴金、张爱玲那样在中文世界拥有巨大的名气,却更像那位去了台湾的林语堂,在海外世界获得了本该的声望。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并在哈佛与耶鲁的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WordsWithoutBorders)网站中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46、3)科学知识足够埋葬神学,接下来还要结束哲学。--木心

47、27)年少时的好事坏事,过后谈起来都很罗曼蒂克。——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48、我虽读不透木心的本意,但也被这优美,有趣的绯句所吸引,便想着记录下来。

49、二十多年前,当大家忽然发现中国曾经有过譬如沈从文、张爱玲这样的作家,我们惊异的是什么呢?正是另一种我们所不熟悉的阅读经验。这种被长期中断、遗忘的陌生经验立即征服并动摇了我们的阅读经验——这种征服动摇的过程还得加上八十年代西方新文学带给我们的新经验(譬如昆德拉、博尔赫斯、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大家想想看,近三十年来如果我们的写作实践与文学观发生了变化,正是起于阅读经验的变化。

50、在那首温泉关里,卡瓦菲斯说。卡瓦菲斯如此吟诵他对镇守温泉关的勇士们的敬仰: 

51、二十多年前当我初读木心先生的文字,我的错觉就是将他与五四那代人相并置,但随即我就发现,即便是周氏兄弟所建构的文学领域和写作境界,也被木心先生大幅度超越——既矛盾又真实的是,木心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同时,在五四一代以及四十年代作者群中,我们无法找到与木心先生相近似的书写者——此所以我称木心先生是一个大异数,是一位五四文化的“遗腹子”,他与后来的传统的关系,是彼此遗弃的关系。

52、周芷若冷笑道:“咱们从前曾有婚姻之约,我丈夫此刻却是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没伤你性命,旁人定然说我对你旧情犹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骂我不知廉耻、水性杨花。”

53、2)宗教是想在无目的的宇宙中,虚构一目的。--木心

54、张无忌急道:“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

55、而在杭州,已经有一颗星,呼应它,以明亮以沉默——木心咖啡馆,创办者是李加文,在杭州文艺界,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凡人咖啡馆,一个文艺中青年的文化地标。

56、出发前,只知乌镇几个必游景点,木心艺术馆便是其中之一。木心先生善诗善画,他却说,他是被耽误的音乐家。一番游赏下来,我读不懂他的诗他的画,只觉万分惊叹,艺术不分家,木心先生是一位艺术家。他的绯句,抄下来放放朋友圈,做文案,可是顶级配置了。

57、说道“一个人,没有同类”,我总不免想到木心先生的那首小诗《卡夫卡的旧笔记》:“从清晨六点起,连续学习到傍晚,发觉我的左手,怜悯的握了握右手。黄昏时分,由于无聊,我三次走进浴室,洗洗这个洗洗那个。生在任何时代,我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你看,他真的就是一个人,找不到同类,那就宁愿一个人,他自己与自己为难,不怪时代。

58、不用扶。来看我,衣着得体,谈吐自然就可以了。

59、读者沙龙二十期回顾 | 留得好记忆 便是永恒

60、眼看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地堕落了,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

61、也有人说木心的文字雕琢造作,但什么是雕琢造作呢?这完全是见仁见智的。在我,只觉得木心的文字赏心悦目,充满诗意、智性与趣味。木心喜爱文体家。他本人即是一流的文体家。他的文字有一种美好的风格:纯真、诗意、高洁、贵气。而且,他的每一个句子里面都好像有个木心,读其文如见其人。

62、甚至,连从前的月光也很慢,流云也很慢,雨水也很慢……一切都慢得有点闲, 有点懒,慢到可以躺在高高地谷堆旁边,消磨整个黄昏,在睡意朦胧中枕着爷爷的胳膊,看星星眨眼…… 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 “清早上火车站”,随之勾起的是当时的记忆画面,“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63、“白云在青空飘荡,背着颜料箱行走乡间。阳光透过林木,随意洒下阴影和明亮。令人迷惑,而充满启示。仿佛隐遁于世的福音书。”

64、3)美貌的废墟不及石头的废墟,罗马夕照供人凭吊,美貌的残局不忍卒睹。——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65、想到先生曾自嘲过:世上有多少墙壁啊,我曾到处碰壁,可至今没能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66、“看如此如彼的世态炎凉,也看如彼如此的世态炎凉中的自己,然后笑起来,或者默默转身。在一切灰飞烟灭的境遇间,凭借仅有的自己、无量的灵魂,在那些自命不凡的嘲笑与误解,不屑一顾的碎屑之外,积木重生。”

67、不用考虑把我放到什么历史位置上。没有位置,只留痕迹。我无所师从,也无后继者,从不标榜派别——一座崭新的废墟。不事体系,没有纲领,善于虚构实在的东西,不属于现代,不属于过去,有点像属于未来——木心遗稿

68、通过这首诗大家也发现,这是一首很精美的小诗,讲述的是从前的事情,从前的人,从前的生活,从前的爱情。这些东西都和现在很不同,虽然很慢,但是却有着淡淡的感情在里面。其中我觉得最点题的一句就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