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爱国古诗5言4句(摘抄好句25句)

爱国古诗5言4句(摘抄好句25句)

爱国古诗5言4句

1、陆游一生的诗、词、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文字中饱含的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你还积累了哪些陆游的爱国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两句):

2、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3、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爱国古诗5言4句)。

4、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6、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7、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8、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9、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对于诗中字词含义的理解以及典故,有助于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古诗词中本来就包含了许多的文史哲知识,比如文学常识、历史故事、哲学道理等,这些都是孩子写作文的好素材。

10、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1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3、就说我自己,昨天周六闲在家里看杜甫的诗集,突然读到他《江村》中的那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感慨万千,一下子觉得自己比老杜幸福多了,感受到了一种幸福的力量。

14、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15、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6、比如熟读古诗词的孩子,看到瀑布,会由衷的感叹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没读过的孩子,可能只是觉得“瀑布好大”。

17、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18、“三万里的黄河东流到大海,五千仞的华山高耸,直上云霄”,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兵铁蹄下的南宋子民,眼泪已经哭干,一年又一年盼望着宋朝的官军来收复失地。”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每一段时期的诗歌特征以及代表人物,在下面的系列文章中我有一些浅知拙见分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链接来阅读。

20、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2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2、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3、译文: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2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