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三个分论点
1、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2、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甘为配角,并不意味着只会退缩”,似乎跟前面的分论点“甘为配角并不是甘于消沉”有重复之嫌。“退缩”与“消沉”在语意上相似。(幸福的三个分论点)。
4、⑦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人甘为配角,我相信这不是退缩,也不是对“枪打出头鸟”的畏惧,而是他们对分内之事的责任感,对集体的荣誉感,才让他们选择配角身份,并且甘为配角。
5、回复:阅卷组长,看《作文用文言文写好吗?高考语文阅卷组长问答第1期》;
6、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国计与民生共举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做发展。2013年,天宫一号在太空开启了首次太空授课,全国的青少年们第一次在电视前领略了太空的神奇。无疑,是中国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这样的机会。同一年,公路村村通工程接近完成,面对自己家门前风沙飞扬的黄土路变成了干干净净水泥路,村民们不仅看到了自己的村庄发展的希望,也深切的体会到了国家的力量。这也是我们的时代,一个国计民生同步发展的时代。
7、作文分论点“分开”的基本思维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8、以命题议论文“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例。这是一道思维限制比较明确、语文味较浓的作文题,有一定的审题难度。通过分析命题的结构我们可以发现,该命题的重心在“给……机会”,而不在“梦想”,其中心是要我们去谈“怎么样才能让梦想开花”。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围绕“怎么样”来切分分论点。如:
9、回复:阅读技巧,看《清华学子:我的高三语文笔记本语文阅读暗剑>》
10、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议论)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例证)。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议论)
11、b.退是一种深沉的退让、睿智的收敛。退是大智。
12、我们种下生命之树,看它发芽,看它成长,看它伸展,但同时又看它被风雨吹打得身疲力竭,看它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看它被岁月的车轮带走灿烂,然后枯萎,死去。生命,看起来似乎很强大,但它又那么脆弱;听起来似乎很漫长,但它却又那么短暂。生命的无常,我们徘徊了吗?生命的短暂,我们停滞了吗?生命的脆弱,我们绝望了吗?不!你看,非典中医生护士们对生命的执著,我们不是挺过来了么?雪灾中的“绿丝带”不是带着人们走向了希望么?震灾中救援部队的“倔强”不是救出了很多鲜活的生命么?所以,亲爱的,哪怕就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要对自己说“不”,不要对生命说“不”,要相信风雨会让生命之树更加坚强。
13、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照应)
14、第幸福是劳动,第幸福是能帮助有困难的人。因为有了健康身心才愉快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亲人才愉快之作。
15、作者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16、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17、 注意:最好多用几个素材,每个素材都应有相应的分析。
18、(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分而“多彩”。
19、从小到大法(标志性词语为“人生-企业-国家”“个人-政d-社会”等)
20、结构:全文以总—分—总的机构方式、层层推进,卒章显志。
21、原定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22、这种开头方式,开宗明义,简洁明了,能统摄全文。
23、“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青年们,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们的时代已然结束,你们的时代已然开始,愿你们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让中国的时代永不落幕。
24、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提出论点)
25、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26、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