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孟子经典语录及翻译(摘抄好句58句)

孟子经典语录及翻译(摘抄好句58句)

孟子经典语录及翻译

1、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3、(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4、“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真是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嗜酒不加节制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

5、《Mencius》:Whenthemenofantiquityachievedhisambition,hewouldbenefitthepeople;iftheydidnot achievedtheir ambitions,theycultivatedtheirpersonalcharacter,andlettheirgreatvirtuesbeunfoldedbeforetheworld.(孟子经典语录及翻译)。

6、Ayouthistoberegardedwithrespect.Howdoyouknowthathisfuturewillnotbeequaltoourpresent?

7、《Mencius》:Neither riches nor honors can corrupt him; neither poverty nor humbleness can make him swerve from principle; and neither threats nor forces can subdue him. These characteristics constitute the great man.

8、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9、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0、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1、(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4、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15、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

16、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17、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1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9、(译文)孟子说:“水性是不分东西方向的,难道它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现在论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跃,它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这实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这种违背他善良本性的行为,跟让水违背它向低处流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20、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21、简析: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保持善性)。

22、《孟子》: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23、(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4、(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5、(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26、(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27、孟子说:“凭大王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都认为您是吝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现在各国的国君制定老百姓的产业政策,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尚且艰难困苦,坏年成更是性命难保。到了这个地步,老百姓连保命都恐怕来不及哩,哪里还有什麽工夫来修养礼仪呢?

30、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3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2、Bynature,menarenearlyalike;bypractice,theygettobewideapart.

33、(译文)孟子回答(梁惠王)说:“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34、(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5、(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6、(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3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8、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3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40、简析: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闪烁其词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词穷的地方。

41、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42、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

4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45、高尚人物,是没有失去其婴儿时期的纯洁与诚恳的人。

46、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为: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他;国家必先有自己攻打自己的原因,别人才攻打他。

47、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48、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49、(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50、(译文)孟子说:“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5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52、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⑼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⑽,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53、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54、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55、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严加管教。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难成大气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

56、(60)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57、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