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俗语
1、1送月雨,后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2、今年入伏的日子是7月11日,而末伏开始的日子是8月10日,中间有两个庚日,也就是中伏有20天,夏至日后,地面的温度越来越高,初伏还是燥热,到了中伏就变成潮热,气温也攀升到顶点,大地到处都是“火焰山”,行人精神倦怠,一切都在“上蒸下煮”,20天的中伏也是田间喜温作物的快速生长阶段,关系着秋季的产量。
3、总之,我国南北长达5000公里左右,不同维度的地方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千差万别,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方的出现的情况也不同,雨水节气是有雨好,还是无雨好,没有准确的标准的答案。
4、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5、 风霜雨雪:比喻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风雨兼程,指冒着风雨加倍赶路;
6、“大春”指的是当年播种,当年收获的农作物,比如水稻,每年5月插秧,9月份收获,而且,现在还有一年两季甚至三季稻种植;
7、这句话说的是早晨下雨的话,那么当天就会是大晴天,太阳会出来晒水坑了,就会是湿热的,大家平常肯定遇到过这种。
8、 “棉絮云”气象上叫絮状高积云,是类似小块积云的团簇,云团底部比较破碎如棉絮团。它一般是在3000~5000米的高空,潮湿空气层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棉絮云”的出现表明中层大气很不稳定,如果在夏天的早晨出现,预示午后将有雷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