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解释名言
1、善良的最光荣的标志是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及别人的错误,用道德的力量去中止趋于邪恶的倾向。——蒙田
2、1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陀思妥耶夫基
3、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励志网的我给大家带来道德名言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4、1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富兰克林(道德解释名言)。
5、(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
6、占据一个所不能胜任的职位,是最不道德的行为————拿破仓
7、 国家即使强大,如果好战必定灭亡;天下即使平安,忘掉战争也必定危险。
8、为人处世要质朴,教育子女要以正确合宜的方法。
9、 人对社会有两种态度:一种人永远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世界。一种人用悲观、消极的态度看世界。实际上这是划分人的心理平衡与不平衡的标准。只要你乐观积极地看世界,这世界就很美好。
10、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1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你投我李子一个,我解下琼玖回赠。不是为了报答呵,要的是长存的深情!
13、我愿意证实,但凡个人行为善解人意与爱国的人,定会因之而当担同甘共苦。
14、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做得怎么样。
15、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16、 “中学道法园地”刊文欢迎大家免费转载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但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7、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爱迪生
18、古代建立大功业的人,不仅有超越当世的杰出才能,而且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19、(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2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P70阅读感悟)
21、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三峡大坝建成后,那个从地老天荒起就在三峡峰巅上矗立的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如果还健在的话,一定会惊讶称奇,感慨世界变了模样。
22、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查尔斯·达尔文
2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4、(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25、在中共政治局就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说:“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
2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静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陈寿
28、(译文):天天行路,不怕路途有千万理之遥;常常做事情,不怕有千万件事之多。寓意要实现自己的
29、(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30、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
31、1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康德
3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33、社会道德美,包括2个相互之间差别的要素,便是公平正义与仁慈。
34、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斯鸠
35、1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雪莱
36、(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
37、1人生就是那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么一点。——巴尔扎克
38、(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39、(解读)“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语出唐太宗李世民的《晋宣帝总论》。大意是: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本思想。
40、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1、不论用什么方法获得名誉,如果没有品格来扶持,名誉终必归于消灭。——华盛顿
42、(解读)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意思是: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43、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44、学习到了实践就终止了。实践,就是明达事理。
45、教材观点:诚信无价,它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46、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48、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周国平
49、 今天我们继续聚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名言警句解读。
50、“(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
51、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52、(解读)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人有同情心,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开端;人有羞耻心,这是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开端;人有谦让心,这是社会礼仪和人们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开端;人有是非辨别之心,这是智慧的开端。
53、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
54、1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朱光潜
5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56、(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57、《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另《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5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59、(解读)节选自金缨《格言联璧》。意思是: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60、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61、不容易包容人的人,是配不上遭受他人的包容的。
62、(解读)出自《论语•先进》,意思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63、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康德
64、学习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要努力向前,要不断进取,如果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心如覆水,放出去是很容易的,但是想将心收回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65、(解读)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释义: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