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近义词
1、3月8日起,开始在“曹灿杯公益学习交流群”进行音频打卡互动。
2、(辨音)耳:不能读作“ér”。铃:不能读作“līng”。(掩耳盗铃的近义词)。
3、同律大叔、董荣芳、徐显亮、四两、柯杰、刘艳
4、小偷害怕极了,赶紧用手使劲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咦?钟声怎么变小了呢?哈哈,原来捂住耳朵,钟声就没有了呀!”
5、第一个是堵住、塞住,这个成语故事中的掩就是这个意思。又如《教战守策》中则掩耳而不愿听。
6、①用自己都无法置信的话和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人,又自欺
7、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8、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9、释义: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10、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儿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11、投稿邮箱:2985567250@qq.com
12、掩:笔画一共十一画,部首是“扌”,这是一个和手有关的动词,主要有三个解释。
13、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为说话、习作、与人交往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还可以开拓视野,增长智慧,提高文化素养。
14、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
15、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16、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17、今天我们要讲的成语故事是『掩耳盗铃』,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8、‘铃’一共十画,部首是“钅”。这个字肯定和金属有关了。对的,它指的是用金属做成的响器,形式不一。另外还指一些像铃一样的东西,如哑铃。
19、掩目捕雀 (yǎnmùbǔquè):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20、释 义:掩住耳朵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东西偏偏设法掩盖。
21、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22、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他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给捉住了。
23、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地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慌了,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传向远方。
24、(辨析)~与“掩耳盗铃”有别:~是直陈性的;“掩耳盗铃”是比喻性的。
25、如: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26、他越想越害怕,最后竟然一下子扑到了钟上,想用自己的力量,捂住钟发出的声音。可是,钟仍然响个不停。
27、 (押韵词)前复后戒、传柄移藉、靡靡之乐、剑头一吷、痛心泣血、日夜警戒、明参日月、鄙夷不屑、凫趋雀跃、悲喜交切。
28、「造句」: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29、 (解释)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30、叶公好龙——龙马精神——神色自若——若明若暗——暗无天日——日进斗金——金榜题名——名震天下——下笔有神——神通广大——大智若愚——愚公移山
31、小偷找来了一个大锤子,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朝着钟砸去。只听“咣”的一声。小偷吓了一跳,心想:这可糟了,这要是把人引出来,我不就被抓住了吗?
32、请大家务必按照音频打卡文本在群内打卡,坚持学习,坚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