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富兰克林的评价
1、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美国)(名人对富兰克林的评价)。
2、好奇心是一切创新发明的原动力。富兰克林最著名的发明是避雷针,在此之前他就对电学有了很多发现和研究,创造了正电、负电、电池、导电体等概念,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但苦于当时没有实际应用能造福普通人,在无数次实验中被点击后,他记载道“目前为止,电唯一的用处就是帮助一个骄傲的人变得谦虚”,实用派的富兰克林坚持不懈,最终发现闪电和静电的同一性,发明了避雷针。(名人对富兰克林的评价)。
3、决心:要做之时就下决心去做,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4、卢梭的墓志铭,基本上跟他的生平经历言行一致。
5、勇敢的人以生命冒险,不以良心冒险。——希拉
6、如果你有能够和一位古代的美国先贤对话,你会选谁呢?我会选择班杰明•富兰克林,不仅因为他多才多艺、才华横溢,而作为先贤的远见还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7、他的方式是先把文章的思想大纲记在脑子里,然後再用自己的词语、语法重新表达后,再与原来的文章作对照,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藉着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写,他的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后来他还用匿名的方式,投了许多篇文章到哥哥詹姆斯的《新英格兰》报。
8、本篇是富兰克林在弟弟约翰逝世之后,写给约翰第二任妻子与前夫所生的女儿赫伯德小姐的信。这是一个70后的美国人对于死亡的看法:死亡即诞生。
9、难怪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敬爱也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
10、面对这样的情况,富兰克林并么有灰心他下决心要让对方喜欢自己。
11、两人因编写《推背图》预言而被熟知,当时李淳风根据他的方法奋笔疾书,一口气推算了唐朝之后中国2000多年的中国大命运,旁边的袁天罡一看急了,赶紧推他的背,说道:兄弟,差不多行了,“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这也是这本书叫《推背图》的原因。但和国外的书不同的是,在《推背图》里,不仅没有任何有关灾难或者末日的预言,相反这本书所展示的呢,是一个积极乐观的未来,充满着希望正能量。
12、爱因斯坦:“我深信任何一个严肃的科学家,看到宇宙如此的奇妙与恢弘,不可能不信神。”
13、名人们的墓志铭,常被看做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谢幕演出。有的选择为后人立下规矩行事的榜样,有的选择在最后一刻展露真实自我。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们仍不改本色,在墓碑上刻下幽默诙谐的话语,仿佛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去赴一场盛宴。
14、虎克给牛顿的信:“发明的灵感,有时就像圣灵的气息一样,我们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它往哪里去……在千头万绪缠绕的中心,忽然看清那位大创造者的本意。我知道我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蓄意的或不经意的,都是在上帝的影响下,因此我们更该竭力地去做。”
15、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在我低靡和丧气的时候,圣经从来没有不给我亮光和力量。”
16、富兰克林曾说道:“认为不做好人也可以成为伟人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我敢保证人世间真正的伟人同时也必定是真正道德高尚的人。”
17、康德:“对人类来说,圣经的存在,是全人类所经验到的最大好处,凡想减少它价值的,不啻是对人类一种犯罪行为。”
18、“美国人已经为全面抗英战争做好了充分准备。……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士兵,军队着装整齐、军饷充足、装备精良。大约有超过5万名的正规军,还有更多不要军饷的志愿者,他们不畏一切,是革命胜利的可靠力量。北美殖民地一定能够独立。”
19、本书对乔布斯的一生给予了客观、公正的描述,既不捧,也不摔,既让你认识到一个才华横溢的乔布斯,也不避讳乔布斯曾经犯下的错误。
20、富兰克林找的第一个人是尼德兰(今荷兰王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托马斯,他当时住在海牙。尽管尼德兰王国已不复当年“海上马车夫”的威名,但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仍然是欧洲政治新闻的“潜听哨”。在1775年12月9日的信中,富兰克林正式授予托马斯“秘密通讯委员会观察员”的头衔,任务是“利用海牙作为各欧洲国家使节集散地的条件,探寻各国对援助美国的态度”,并希望他向当权人士游说同北美殖民地贸易的意义,推荐北美急需的军事人才。美国外交与国际间谍事业就此开始了!法国的小算盘北美殖民地小心翼翼地寻求外部援助,而英国的敌人也在做类似的努力。18世纪前半叶,欧洲几个强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战争各方的组合时有变化,然而无论怎样变,英国同法国、西班牙、尼德兰始终是死敌。几场战争下来,英国夺去了法属加拿大和北美洲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并摧毁了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势力,法国不再成为国际殖民运动中的主角。英西矛盾也十分尖锐,英国夺走了原属西班牙的直布罗陀,控制了西地中海。尼德兰则在上世纪的三场海战中败给英国,丢失了北美洲的新阿姆斯特丹据点(今纽约)。
21、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名人名言大全
22、圣经本身有2008次宣示这是神的话。科学与信仰冲突吗?
23、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记》、贝多芬的《橄榄山上的基督》、门德尔松的《以利亚》、莫扎特的《弥撒曲》、伯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维瓦尔第的《圣母颂歌》、海顿的《创世记》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等名作都取材于圣经,不胜枚举。
24、司马迁经受宫刑和牢狱之灾的磨难,却没有自暴自弃,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历史巨著《史记》。
25、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少年时就立志要在数学上有所作为,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整天进行演算,光计算过的稿纸,就整整装了几麻袋,终于初步论证了这一猜想,创造了欧洲人用计算机都没能做到的奇迹。
26、富兰克林还领导过军队,承担防御任务,借枪借炮,训练队伍,搞得还有声有色的。
27、1752年,富兰克林进行了一项科学史上著名的实验,他大胆地在雷雨天气中放风筝,以证明雷电事实上是由电力造成。他利用电学知识发明的避雷针,也成了人类破除迷信、征服自然的一项重要科技里程碑。
28、事实上,共读会这种看似没有任何收益的组织,成为了他以后开创事业的基础。富兰克林不仅从中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得到了他们在资金方面的帮扶,还因此获得了第一批“粉丝”。在富兰克林办报时,这些人就是第一批读者;后来富兰克林创建了图书馆,这些人又成为了第一批会员。
29、富兰克林是个商人,因为他是搞印刷起家的呀,但是他是以为很厉害的商人,因为他的影响力很大,又在政界混,这样的商人还了得。
30、由于在1752年完成了对电进行探索的“风筝实验”,富兰克林在欧洲知识界被尊称为“敢于挑战闪电的人”,凭借在欧洲广阔的人脉和崇高的威望,他很快成为该委员会最重要的一员。为打开与欧洲联系的大门,富兰克林开始频繁地与欧洲朋友进行书信往来。尽管大陆会议所在地的费城暂时未被英军占领,但城里到处是英国间谍,富兰克林必须非常小心谨慎。
31、我们的生存只不过是两个永恒的黑暗之间瞬息即逝的一线光明。
32、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号召人们完成如此之多的公益事业,离不开他多年锤炼的高尚品德。在早期创建图书馆的过程中,他发现人们并不愿意支持一个功劳加身的公益事业倡导者,所以他学会了“隐身幕后”,不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尽量分享为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例如,在提议建立一支消防队时,他先是匿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引起民众对消防队需求的认可,再假装这是一个老人的主意,并号召道,费城有很多高尚的志愿者,从而把功劳分给每一个参与的人,《LeadingChange》的八步引领变革方法论可能是借鉴于此。可见,放下小小的虚荣,可以实现更大的成果,其实好的结果更重要,谁的功劳又如何呢?
33、要想赢得良好的信誉,你需要20年时间,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足够了。
34、“过往的行人啊,不要为我哀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35、作者以巴菲特独有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方式为焦点,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等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描述和分析。
36、因为科学是对受造之物的规律之探索,信仰则是对造物之主的追寻和投靠。这个信仰不但关注着历史和人生,更表达了对人类终极的关怀,即人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以及活着为什么的问题,这问题人人需要面对,科学家也需面对,但不一定是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
37、1732年,富兰克林化名“理查德桑德斯”写出《穷理查年鉴》,这本“名言集”当即风靡美洲,成为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
38、赫富密勒:“我对青年人的忠告,非常简单:如果要追求一生的幸福,不要贪爱无聊的享受,而应以读书为乐事,保持清明的良知,研究自然的事物,阅读有益的书籍。圣经里面,比一切怀疑不信的著作,含有更正确的哲理;人类如果离开了圣经,必然变成最凄惨的动物。”
39、我要向你深表哀悼。我们失去了一位非常可爱、可贵的亲人。这是上帝和自然的旨意,当灵魂进入天堂的时候,躯体就要被置入黄土。或者说它是胚胎的发育期,是新生命的准备阶段。
40、狄更斯:“圣经是世界上过去、现在与将来最好的一本书。”
41、17岁时,由于与哥哥相处不合,富兰克林决心离开哥哥,闯一番自己的事业。离乡背井、身无分文的他,先在费城找到了一份印刷工作。
42、如果你喜欢读人物传记,我推荐读这一本。因为富兰克林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很普通的人,他的成功很有借鉴意义,很值得我们学习。
43、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44、由于读书会的会员讨论议题时,经常需引用书籍佐证,富兰克林建议将个别的藏书集中在一起,成立图书室。后来一个公共图书馆终于建成,这个图书馆就是当代订阅图书馆的鼻祖。之后,他醉心于办教育,1743年提出成立学院的计划。
45、最近,时间管理、成功学的演讲与书籍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论,固然这些方法能够指导我们现今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我觉得自我监督和内在的自我约束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这就像人生道路上分叉路口的一道坎,有效的自我约束与监督决定了你能否跨过,以及能跨多高。
46、1726年,20岁的富兰克林回到费城。此时的他,不仅有良好的印刷技术,还会制作铜板、铅字,特别是他的文化水平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印刷工人,不但能读、能写和有独特的个人见解,更重要的是他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