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不可知论的名言
1、 “我思”也把人与上帝区别开来。“我思故我是”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威力,就是因为这个命题和中世纪形而上学的基本信条“我是我所是”的根本对立。比较这两个命题,可以看成它们句式相近,但意义截然不同。“我是我所是”的意思是,“我”(上帝)不需要任何根据;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不能从上帝自身来认识上帝;而“我思故我是”的意思却是,“我”(个人)以“我思”为根据,“我思”不但使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并且能为上帝的存在提供依据。正是由于这两个命题的明显反差,笛卡尔的“我思故我是”产生了修辞上的效应,成为与经院哲学划清了界限的新哲学的第一原则。
2、笛卡尔命运多舛,他如何也没想到,直到400多年后,他的故事还会被中国营销界的人用来卖水。
3、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康德不可知论的名言)。
4、 C.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5、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6、 (单选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露露的下列行为应受保护的是()。
7、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
8、 简介:《纯粹理性批判》首先确定了人的认识的形式和范畴,然后论证这些先天的形式和范畴只适用于现象界,而不适用于超验的本体——自在之物。认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不是人有限的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所以得出结论,理论理性低于实践理性,科学知识应该让位给宗教信仰。该书是欧洲哲学史上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著作。
9、 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10、一个人心存敬畏,那么必然“身有所正,言有所归,行有所止”。
11、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12、 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13、一 :哲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批判哲学的认识论先验分析论先验辩证论实践理性的公设二:宗教康德把宗教附属于实践理性,从道德的角度建立起宗教和神学,他的宗教问题是从道德问题,是从至善概念引申出来的。这是基于理性本质的信仰,从道德的立场上确定信仰的必然性,道德的义务也就是神的命令。他反对旧宗教对人性的扼杀,特别是对人的主动性的压抑和对人的奴役,把宗教看成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种形式。康德宗教思想的成熟,正是从审美判断力问题的研究贯穿下来的。这种宗教思想反映了康德对于宗教既是道德的、又是诗意的体验。三:天文学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四:政治构想康德明确声称,他所考察的政治不是现实的政治制度,所考察的国家不是现实历史中特定的、具体的国家。康德认为,如同认识的各种形式是主体先天具有的一样,人的自由本性、人的各种权利也是人先天具有的。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原则协调一致,它依靠国家强制力量使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其发展完善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康德把法国革命看作是法的观念的胜利。
14、亚里士多德在这两个问题上,都与他的老师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他认为自由意志不仅是善的,也有可能是恶的,人在自由意志上有抉择的能力。
15、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16、 (单选题)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嚎叫,并且猛烈地反抗起来。绵羊和奶牛非常讨厌小猪的惨叫,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也没有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说:“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这个故事说明()。
17、洛克关于私有制的理念,对个人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洛克本人不是个人主义者,他是虔诚的加尔文宗教徒,他的哲学认识论是笛卡尔传过来的,他认为人是上帝所造,自然法是人类通过理性认识神法的结果。
18、霍布斯在自由主义的贡献是为利己主义正名。由利己产生的私有制,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基石,这个理论创建将由洛克来完成。
19、“本体论证明混淆了现实存在与想像中的存在”
20、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场合运用理性的人。
21、“理念论是野蛮的、骇人听闻的、荒谬的唯心论”
22、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23、柏拉图(公元前428-公元前348),古希腊哲学家
24、黑格尔也是我不能把握的另一个哲学家,仅从自己了解的非常有限的认知里谈谈对他的看法。
25、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而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26、“有两件事情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维基名言)
27、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
28、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德)康德
29、不可知论指出感觉是意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绝对界限,因而是与辩证唯物主义相左的。
30、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
31、第一方面,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32、最经典的一定放在最后:“安锦博士”译之如下:“有二事焉,恒然于心,敬而畏之,日念日甚:外者璀璨星穹,内者道德律令。”
33、以上翻译差别较大,其实原话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如果从字面上强求精准反而会为字词所累而有失原意。采用文言文则含义丰富、字词简练、对仗工整。
34、 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35、不可知论者同可知论者相对立。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的根本标准。
36、第二方面,精神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人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7、它不承认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将尚未认识之物,不断转化为已被认识之物。
38、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一个皮匠家庭。16岁时,他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毕业前夕,他的第一部著作《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问世,该书用理性评判了笛卡尔、牛顿等人的观点,显露出这个22岁的青年探索真理的勇气。1755年,康德到母校任教,1786年,被推选为校长,1792年起任柏林科学院哲学部主席。康德一生从事教育40年,先后担任了278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并撰写专著、论文70多部(篇)。他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在治学上从不因循守旧,这与他终生未娶、严谨刻板的私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康德哲学思想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批判期,他提出了一种发展的、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主要著作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后批判期从1770年开始,他提出了完整的先验唯心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观点,相继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真、善、美”的哲学体系。康德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他之后哲学沿两条路线分化:一条是德国古典主义,其终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条则演化成为实证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流派,如现象学、结构主义也都是在康德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他的思想及其哲学的现实意义,仍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39、 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中说过一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持久和深沉地思考着,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定律。”
40、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