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2、如《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
3、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4、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高中文言文)。
5、(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高中文言文)。
7、如切是如磋,如琢则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8、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9、理解:“取诸鞍乘之间耳”中的“鞍”与“乘”分别
10、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11、“……者……”为标志。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12、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4、说“固”。“固”是个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指“坚固”。如成语“固若金汤”。指“坚持”。上文“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其中两个“固”均指“坚持”、“坚决”。指“本来”、“诚然”。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指“岂”、“乃”,表反诘。如“仁者固如此乎?”意为有仁慈心肠的人难道会这样吗?
15、30便可白公姥,及时相相遣归(古义:偏义复词,婆婆。今义:公公和婆婆。)
16、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17、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
18、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蜀道难》、《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滕王阁序并诗》、《秋声赋》;
19、说“顾”。“顾”解释为“看”、“回头看”、“拜访”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它另外两个义项要特别注意:指“只是”、“但”。上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意为只是自身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又,《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又,《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1、声声慢(寻寻觅觅)、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永遇乐(千古江山)、扬州慢并序、长亭送别(节选)、逍遥游(节选)、劝学(节选)、屈原列传(节选)、陈情表、滕王阁序(节选)、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
22、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很。)
23、选择:“当继此有进于左右”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_①当继续给你写信;②要继承别人的精神才能前进;③当接到这信后要跟周围人商量;④要继续努力才能超过周围的人。
24、 必修二:《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5、“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
26、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2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28、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以下几种:
29、30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拘束。)
30、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做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一些归纳、概括题可在此时完成。
31、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32、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3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4、文言文是以古汉语文雅的口语为基础的书面形式,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平常的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
3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36、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