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佛学经典书籍(摘抄好句33句)

佛学经典书籍(摘抄好句33句)

佛学经典书籍

1、永明延寿被禅宗法眼宗列为第三代祖师,又被净土宗列为第六代祖师,其佛学论著有百余万字,佛学思想非常丰富,影响较大的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心赋注》等等。延寿著作的核心内容包括“以心为本”,“宗教融通”,“悟后圆修”等等。孙劲松的《心史:永明延寿佛学思想研究》选择了“心本史观”这个角度对永明延寿的佛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涵盖了永明延寿佛学的思想的本体论、工夫论、实践论等关键层面。

2、《证严法师心莲》的作者是台湾慈济的创始人。证严法师的书里既没有晦涩难解的佛教理论,也没有耸人听闻的实践,她只是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将日常修行佛教的道理向大家娓娓道来,使人都获得安心自在。所以,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希望每一位有缘阅读的人都可以得到受用。

3、我的很多文章当中都会强调系统学习的重要性,身边就会有朋友让我开一份书单,这几日就整理了一份书单,可能偏学院,学起来比较困难,尤其到了中阶篇,但我觉得没有关系,没有经典是容易,经典就代表没有一句是废话,都是思想,而想要获得思想,不认真学个几年是没有办法获得的。如果想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也要敢于面对这样的困难,不能一直看没有挑战,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一般性知识的书籍。另外,不管进入哪一种思想体系,最早接触的书籍和老师很重要,如果最早接触都是一些恶知识,开口奶吃坏了,后面要纠正就很难,所以刚开始的选择很重要,现在市面上各种杂七八乱的东西太多,不知道如何抉择的情况下,选择经典是最好的选择,至少能够保证内容是正确的,经典都是经过了时间和众多有智慧的人的考验。因此,涉及重要思想体系的书,尽量避免看同时代当下活着的人所写的,就算很火的书先过个二三十年再说。选择好之后,就一心一意带着信仰投入进去,这点很重要,要知道,不只是学习,而是闻思,是求道,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也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内在有一些变化。

4、从人物固然可以了解佛教史的发展,但是若想贯通佛教历史的演变,则教史不可不读。

5、读之可建立对佛教、佛法的初步认识,并透过人间佛教思想启蒙者的经验,了解佛教的时代意义。

6、  中断不看时,应夹放纸条做记号。不可折页、折角,或经书面朝下、作“人”字形搁置。

7、中国祖师大德的著作,是融和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的佛法结晶,读之可协助吾人与佛道相应。(佛学经典书籍)。

8、《西藏度亡经》。都说了,是荣格的案头书,其意义自不必多言。

9、梁、唐、宋、明等四朝所撰之《高僧传》,详载历代高僧史话;佛光版的《中国佛教高僧全集》,以白话小说的方式,活泼地呈现一百位高僧的道范与净行,是现代高僧传的优良读物。

10、《次第花开》是希阿荣博堪布所写的心灵随笔集,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将心灵世界应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来。本书就像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时候,给我们以鼓励和启发,让我们生起对三宝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脱的决心。书中处处散发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堪布睿智柔和的文字,朴实生动的开示,帮助我们坦然地面对心的本性,并从各种困惑中解脱出来,获得重塑心灵世界的力量。

11、  佛教经典书籍,简称佛经。《阿含经》《杂阿含经》《涅盘经》《金刚经》《心经》《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药师经》《观音经》《解深密经》《大般涅盘经》《四十二章经》。

12、面对死亡,大部分人是忌讳的,甚至显示出极端的恐惧。也可能有极少数人,用浪漫主义的眼光,将死亡视作儿戏。而这本《西藏生死书》告诉我们,这些其实都是对死亡的不同误解。死亡有不同的形式,究其本质,始终是生命事实的一部分。它就像睡眠一样,从睡着到苏醒,再到睡去,是一个自然的轮回过程。

13、关于佛学与心理学。我最早接触到的一本书叫《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荣格提出了“无意识”等概念,受藏传佛教经典《西藏度亡经》(TheTibetanBookoftheDead)影响甚深。在《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中我看到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很深,当时就觉得很惭愧,我们中国人一度把儒释道都批成了臭狗屎,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干嘛吗?这里摘录一段:

14、星云大师《迷悟之间》系列丛书之一——《般若》对此开出了心灵处方,数十篇极富感染力的短文,帮助开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清净佛性,希望让每一位阅读者都能转迷为悟、转若为乐、转凡为圣。

15、另外一本佛门经典是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书名实在不好懂,英译就好多了:TheGreatTreatiseOntheStagesofthePathtoEnlightenment.原来,菩提就是彻底的觉悟;道,道路;次第,一步一步的,先到哪里后到哪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广,详细;论,论述。书名的意思是,通往觉悟之路一步步该如何走的详细论述。本书把修行的道路分成三个阶段:下士、中士、上士,就好比小学、中学、大学,里面有详细论述,配上英文版理解起来可能更容易些。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印度西藏研究的RobertA.F.Thurman教授在该书英译本完成之际评论道:

16、三月到来之际,首先给大家推荐的一本经典书籍是《正念的奇迹》。书的作者:一行禅师,越南“入世佛教”代表人物,现代著名的禅宗僧侣、诗人及和平主义者。

17、温金玉撰文缅怀佛学泰斗方立天先生:他一生坚持两件事

18、  不可在经典所在的地方,有种种污秽行为。

19、本小编将此佛学书单细化分为佛学入门读物、佛学必读经典和白话佛学三大部分,详细目录与介绍见下文。

20、如何从浩瀚庞大的佛书中,系统条理地了解佛学全貌,并且给在现代生活中承受着各种压力、烦恼、困惑的人们找到一个暂时忘却烦恼的出口?

21、《正念生命中重要之事:佛学与精神分析的对话》

22、  经典应放在其他书籍的上面,经书有它的层次,由上而下依次为:原文经典,经典注释,一般佛学名相常识、课诵等佛学书籍,圣者言论集,教育性书籍,一般性书籍。

23、除了以上所列举的一系列专书外,星云多年来亦试图为整个佛教拟定一个全面的大纲,几经搜集纂汇,终于在一九九五年付梓排印,定名为《佛教》丛书。

24、《地藏王菩萨本愿经》,本书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详细描写了阎浮提世界(地狱)的景象,以恶为胁,劝人为善。但其实真正懂佛教的人会知道,这只是一种方便法门。推荐阅读,好让读者能对“业”有更深刻的理解。

25、《人生佛教》为太虚大师关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论述的精华汇编,是经由太虚大师亲自审定的人间佛教理论系统化之作,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成熟之作。1944年秋,太虚大师在汉藏教理院于病中编集《人生佛教》目次,嘱福善、妙钦编辑成书。并于汉藏教理院秋季开学之际,抱病讲出该书代序《人生佛教开题》,及《人生佛教之层次》两篇,提出“人生佛教”的目的及其效果有人生改善、后世增胜、生死解脱、法界圆明四种,主张“于人生改善而直接法界圆明”。

26、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在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品菩萨宣说无尽法界(宇宙)的状况,所以华严经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为天台宗等据以立说的主要典籍。

27、  经书应恭敬放于清净高处,不可随意扔放床上、座椅上等不净处。

28、《李叔同全集(共6册)》收集了弘一法师对佛学、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和音乐等艺术的见解。其文风真挚朴实,充满情感,作品独具特色,体现了弘一法师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读者展现了弘一法师的文笔风格和文学艺术,使其领略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使大家系统而深层地了解弘一法师一路走来的心灵过程,感受法师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大智慧,使读者内心得到洗礼和重塑,让漂泊的心有所依托。

29、  以前请到过一些印刷不精美的经书,或有缺字、漏字的情况。后来又请到了精美的经书,可以把前者的错别字找出来,用不干胶、计时贴等修正过来。

30、汉译四部《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结集出来的,忠实地汇集了佛陀自成佛以来至般涅槃前所宣讲的教法,由此说明了《阿含经》的原始性、根本性与权威性。在汉传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经》就代表着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所公认的“根本佛法”。

31、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六祖坛经》,这是佛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32、正念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无论是对于修行者,还是普通人,保持正念都是很重要的。走路的时候走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全然的觉知自己的状态,并安住在那个状态中,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