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攻秦歇后语
1、3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古今小说》
2、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3、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项羽攻秦歇后语)。
4、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5、房谋杜断:指唐太宗的两个得力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辅佐唐太宗,唐太宗视为自己的手臂。
6、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7、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8、正在此时,上天赐给了项羽一个机会——秦二世的使者带着最高指示来了,秦国政府觉得章邯有点不称职,在起义军之前有点畏首畏尾(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赶紧派遣长史欣去咸阳给秦二世做出解释,但是赵高却剥夺了章邯和长史欣自证清白的权利。其结果就是章邯认为不值得再替秦国卖命了。但是,章邯的实力让他在投降之时有资格讲条件。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所以,占据优势的章邯先后两次主动提出了要与项羽和谈,第一次和谈没能成功,双方继续交战,秦国败退。章邯第二次派人前来和谈之时,项羽则因为粮草不济而允诺。但是,章邯从来都没有提出过自己是“欲降”,而是“欲约”。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项羽与章邯达成和议并且封章邯为雍王。但是从头到尾都没有说章邯是“降”,而是“约”。我们再来看一下义军方面怎么说的: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质,妻子为僇乎?——陈馀粮少,欲听其约——项羽所以,我们后世虽然都称章邯是率领二十多万秦军投降了项羽,但是当时章邯与项羽是达成了“约”和“盟”,而“约”和“盟”的内容虽然没有记录,但是这已经说明章邯的投降是有条件投降,其中的条件很可能就包含了“分王其地,南面称孤”。要知道,此时的项羽还没有被封王呢!
9、以荆州位于江汉平原的优势位置,哪怕宜昌有水利工程的加持,这差距也未免太大了。
10、四是韩信记录明显水分过大,并且韩信的历史之假,是整个楚汉战争记录之假的重要因素。与韩信之假相关联的,有郦生记录之假、张良记录之假与黥布之假。
1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12、三年二月,刘邦率军由砀出发西进。刘邦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避免攻坚,乘虚而进。攻昌邑未下,转兵向西攻破陈留,随后,向南迂回,出辕辕关险道,攻克宛城,沿途不断发展壮大队伍。
1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不久用同样的方式罢免了个藩镇的节度使,加强了中央集权。
14、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
15、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16、信陵君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一面与楚合纵(毛遂),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兵符,假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17、2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8、两汉时代,夷陵的战略要地位置就开始展现出来了。在这之前,不管是秦灭巴蜀,还是刘邦出三秦,蜀地只和关中、汉中有交通联系。秦灭楚,也未从蜀地顺江而下攻击楚国。
19、换言之,对秦末战事的认知理解算是菜子的强项,菜子不作为,怎么可以呢?所以决定以原有汇报提纲为基础,尽快将对秦末战事的理解熔铸成篇,以便从整体上校正对这一段历史的错误认知。提纲见附录。
20、俗语云;“宜昌瞎子不算命,以为欺。有难不乞讨,以为耻。”自强自立的性格深深刻画于宜昌人的基因中。
21、范蠡(lí),是勾践成霸业的主要谋士,跟随勾践20多年,殚精竭虑。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美人计)于吴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其为上将军。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认为越王“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为保护神。
22、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3、这主要是因为荆州有很大一块位于荆江分洪区,上面为了武汉、荆江大堤和江汉平原,必要的时候准备牺牲荆州,所以在宜昌有葛洲坝,有三峡,有湖北化肥厂,有湖北宜化集团的时候,荆州基本就没有超大体量的企业。1971年,宜昌就有了鸦宜铁路(焦柳铁路支线),而直到2012年,汉宜高速铁路通车,荆州才有了第一条铁路。
24、在讨论会上,威洛比提出了一个破釜沉舟式的想法,这也是他通过阅读和思考后得出的意外成果。
25、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26、d锢(gù)事件:指东汉汉桓帝时期,以李膺(yīnɡ)、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d,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官宦依靠皇权,两次向d人发动迫害,史称:“d锢之祸”,时光荏( rěn)苒(rǎn),d人“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ABC微课堂:abcweiketang)
27、菜子在起劲搞历史考据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即在新的出土文物发现之前,不宜否定现行记载。在菜子看来,这样的说法有太多懒汉成色。菜子完全就在人们都用烂了的老材料中,发现了很多对不上茬的历史记载。只要对不上茬,就肯定有问题,有问题就应该查处,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菜子常常用现有记载就有所解决,且为数不少。如果用现有记载可以解决,为什么要期待新的出土文物?何况出土文物也不是万能的,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又哪能勾勒到纤毫毕现?
28、唐王朝灭亡以后的53年中(公元907年至960年),中国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公元960年后周“点检”(职位名称,相当于皇家部队司令)赵匡胤(yìn)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拜呼万岁”,夺取周政权,即位皇帝,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建都开封。
29、刘备死后,诸葛亮重新拾起联吴抗魏的策略。此后直到三国时代结束,夷陵一直都在东吴手中,仅在公元222年,夷陵改名为西陵。
30、刘备以南郡为基地,取益州(四川)。曹操则暂时放弃了南征,开始整合北方的势力,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压力减小,开始出现内部裂痕。孙权以“借荆州”之名,讨要整个南郡和荆南四郡,双方由合作转向敌对。
31、挟天子以令诸侯:王允定计诛董卓,执掌朝政,董卓部将郭汜(sì)帅大军攻陷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许昌为都,曹操自封大将军,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32、大家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
33、三国归晋:司马昭立了魏元帝后举兵进攻蜀汉,蜀汉后主刘禅昏庸透顶,是扶不起来的天子,在奸佞(nìng)宦官黄皓( hào)的唆使下负荆而降,刘备、诸葛亮千辛万苦开创的蜀汉政权从此灭亡。蜀汉灭亡不久,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为晋武帝,建立了晋朝,公元279年,起兵灭吴,三国归晋,全国统一。
34、2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西塞山怀古》
35、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6、来到宜昌,如果要看三峡水电站,一定要选择开闸放水的时间去,感受一下那种波澜壮阔的景象。
37、唐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意境,根据内容要求,用诗句填空(选做题)当你想漫游祖国名山大川,便可徜徉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之中,感受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壮(或清爽、其他感情,答案不限)。你若想感怀亲情友情,便可吟咏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美妙诗句。你若想眷恋友情,则可诵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同时也感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心灵慰藉。你若希望了解边塞的奇异风光和戎马生活,则可吟咏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等诗篇。(在横线上填出相应内容的诗句,包括上下句)
38、40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9、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攻破楚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并一把火烧了楚王墓夷陵,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
40、淝水之战:十六国时期,前秦苻(fú)坚讨伐东晋,其先锋部队被晋军击溃,秦晋两军夹淝水对阵。晋军要求秦军后撤,以便渡河一决胜负,在秦军撤退之际,秦军中有人疾呼:秦军败了,秦军大乱,晋军乘胜出击,大获全胜。侥幸逃脱者丢盔弃甲,连听到“风声鹤唳( lì)”也以为是晋军到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41、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
42、刘备不得已在夷陵一带扎营,双方陷入僵持阶段,情况对刘备很不利,刘备军深入敌境200多里,还不得不在崎岖山道上扎营,兵力分散,补给困难,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天干气躁,人心浮动。同时还得派黄权分兵北上防御曹魏,兵力也不占太多的优势。
4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4、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己亥杂诗》
45、处于劣势中的军队,只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战,才能死里逃生。
46、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7、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48、3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魏子安《花月痕》
49、南北朝: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裕登基,国号“宋”,统治南方,晋恭帝退位,东晋灭亡;次年刘裕毒杀晋恭帝,开了杀“禅让退位者”的先例。北方的北魏灭掉北方的几个小国,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南方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统天下,并立百余年,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叫“南北朝”。
50、而宜昌市的辖区,也呈现出西山区东平原的格局,这造成了西部的县市和东部县市形成了地理上的分隔,这么说吧,枝江、当阳扎个铁圈做天线,就能收到荆州电视台,但是要收到宜昌电视台就需要更好的天线。
51、再说项羽,当初秦始皇渡浙江时,他敢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看得出他有雄心壮志。其后的戮秦战争中,他带领诸侯攻城掠地,攻无不克,战无不取,可以看做是有勇有谋。然而他终失天下,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也是两个性格因素导致,这两个因素和刘邦正好相反。他的个人能力实在是太强,导致了刚愎自用,不善于发现人才和利用人才,总结成为一个“傲”字。我们不难发现,帮助刘邦得天下的功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他的阵营中过去的。拿最典型的陈平和韩信来讲,这两个人少其则刘邦得天下的时间表都会向后推迟。所以他尽管顺时而动,但以一人之力欲得天下,诚为难矣。第二方面,他崇尚暴力,以恐怖制人,总结成为一个“霸”字。这样导致了他既是王,又是将。其实这两个方面是相冲突的,王者当以王道治天下,可他一方面欲“王”,手段却是“霸”,贾生论秦“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易也”。用在项羽身上也毫不为过。在他的带领下,各路诸侯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但他不吸取教训,不知不觉中重蹈了秦的覆辙。
52、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卷首语)
53、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4、作者简介:菜九段,医学学士(安徽中医学院1983)医学硕士(皖南医学院1988)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学术顾问(肾泰网、南京大哉文化)写作者。著有《混沌外的乡愁》(南京出版社)《古史杂识》(2005初版,2020增补,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历史的侧影——透视重大历史的关节点》(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东南大学出版社)《高祖本纪汇注》(与田秉锷合著,三晋出版社)《菜九段集2017卷》(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屠刀集·续集》(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刘邦解码》(江苏人民出版社《走进汉高祖》之二)《简明成语词典》(东南大学出版社)《汉语歇后语小词典》(东南大学出版社)《新编歇后语大全》(浙江古籍出版社)《肾学经纬——胡剑北形体医理学学习笔记》(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国医大师李济仁——桃李文荟》。另有待出版的《秦楚经纬》《秦楚江湖》《八卦楚汉》《菜九段文案速递》《师友集》《菜九段诗文集》《秦楚纲鉴》(与田秉锷合著)等。
55、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56、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57、只有项羽!只有刚刚夺取楚国军权的青年项羽以锐不可当之势将秦军击败,但是他击败的只是部分秦军(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章邯所率领的主力则退守棘原,两军僵持不战(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此时,项羽虽然是已经“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但是他只有约三万兵力,而章邯则有三十万左右。也就是说,项羽军事能力虽强,但是兵力不足;其对手章邯军事能力不弱,并且在人数和区位上都占据优势。
58、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男,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59、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 pō)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