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名人的小故事的名字(摘抄好句69句)

名人的小故事的名字(摘抄好句69句)

名人的小故事的名字

1、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名人的小故事的名字)。

2、他叫人牵了一头鹿来献给秦二世,并在群臣面前指着鹿说:“这是我献给您的马。”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开玩笑吧?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成是一匹马呢?”

3、“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4、  蒋介石于1933年6月,指使特务在上海公然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杀害了。鲁迅和其他民权保障同盟的主要成员宋庆龄、蔡元培都收到了特务的恐吓信,在黑名单上也有鲁迅的名字。

5、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6、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

7、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8、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大嫂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9、四海鹍鹏举,双树梅李妍  (王海鹏,李双梅)

10、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名人的小故事的名字)。

11、徐志摩——原名徐章垿(按族谱排定所取)。1918年赴美留学前夕,其父徐申如将其改名为“徐志摩”。

12、议论文素材摘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教导(塞曼迷途知返)

13、三国时魏国的陈纪(字元方)的儿子陈群(字长文),很有才能。陈谌的儿子陈忠(字孝先),也很有辩才。有一天,长文和孝先争论各自父亲的才德,各不相让。就去问祖父陈寔。祖父告诉两个孙子说:“你们也不要争长论短了,群儿的父亲不容易为兄,忠儿的父亲不容易为弟。”但是后来“难兄难弟”作为贬义词,用来称两个差不多的货色。

14、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踢头夹着笔画了起来。

15、驱寒少年时,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16、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17、  我国美学家王朝闻,原名王昭文,因受《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启发,22岁时改名王朝闻,表达自己寻求艺术真谛、探索人生真理的精神。

18、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原名李仲葵。他在14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准公费留学日本,可是他在填写登记表时误将年龄“十四”填入了姓名栏内。由于表格不好换,他急中生智,将“十”字加上几笔改成了“李”字,“四”字却无法再改。但是叫“李四”这名字不好听又没有意义。怎么办?他一抬头,看到中堂大匾上有“光被四表”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于是他便灵机一动,在“李四”后面加上一个“光”字,后来便叫李四光。

19、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20、直到他坐上前来接他的车子,还没有扔掉瓶子。车里有水,有人就递给他一瓶,可他摆摆事实手,直到喝完那瓶中剩下的最后一口水。

21、  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22、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

23、由于他一生读书不辍,因此,他知识渊博,被誉为“学界泰斗”。

24、驱寒少年时,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25、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26、栋宇小月白,洪崖新蕾丹  (毛肖栋,洪  蕾)

27、东施效颦: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后人称这个丑女为东施。

28、他主张严厉禁烟,设禁烟局,配制戒烟药丸,禁烟运动在两湖地区取得显著成绩。在他上书推动下,道光皇帝下决心禁烟。

29、奇文力腕著,金戈毅肩担  (邓力文,钱  毅)

30、自从钱钟书有了这个乳名后,家中人便都叫他“阿先”,又因“先”在中国文化中常用作对死者的尊称,如先父、先慈(死去的母亲)、先烈,长辈们觉得这个字用得不好,将“先”字改为“宣”字。他便有了“宣哲”一名。

31、  芬兰公民的道德素质应归功于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严格的法律、法规。透明和公开是芬兰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公共部门的一切都要公开,接受市民和媒体的监督。社会的透明程度也很高,任何人都不能开匿名账户,税收当局有权了解全国所有账户的情况。每个公民和团体的收入及财产(资产)每年都要在纳税表上加以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到税务局询问和查实某人或某团体的收入及财产情况。

32、译文: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33、小说主角遍发武林帖,邀请了这一百多个武林人物到少林寺推选武林盟主。

34、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35、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

36、鲁迅——原名周樟寿。1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他的叔祖周椒生在该校任学监,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有失周家名门望族的门面,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改为“树人”。“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于树谷,十年之计,莫于树木,终身之计,莫于树人”。此名也有勉励之意。

37、宋朝司马光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

38、邹鲁成礼邦,孙孟正儒源  (邹成勇,孙  源)

39、可人张黛眉,逸溦题素笺  (张  可,张逸溦)

40、贵仕当英杰,福祉惟建官  (郭仕杰,王福建)

41、云英陈画廊,海棠印雕栏  (陈  英,徐印海)

42、唐朝“鬼才”诗人李贺,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为了搜集素材,他早上背上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游历,观察生活,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于锦囊中。

43、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44、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

45、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46、“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47、他虽然是用脚画画儿,但是画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

48、“徐志摩”这一名字由来已久。早在他周岁那天,徐家请来了一位名叫志恢的和尚在他的头上抚摩看相,和尚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这小孩系麒麟转世,将来必成大器。”“志摩”一名寄托着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49、书山育慧根,学海绝韦编  (丁书慧,韦  海)

50、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51、画家柳亚子送了他20个芋头饼,他一晚上全吃完了,第二天肚子疼的起不来,便写信给柳亚子,落款“写于红烧牛肉鸡片黄鱼之畔”。

52、  唐朝着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53、文武创刘汉,日月增华年  (刘  斌,刘增明)

54、登高瞰云海,临渊思晓泉  (史云海,张晓泉)

55、明道倚青剑,丽池濯红莲  (黄剑明,黄丽红)

56、执刘显寅畏,敏学修侃然  (刘  寅,来敏侃)

57、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58、  陶行知小时候十分聪明。他常到邻村叶家玩,看到厅堂里的对联字画,就用竹条在泥地上描摹。他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却无力缴纳学费,幸好有位秀才在附近开馆教书,很喜欢聪明好学的陶行知,愿意免费收他为学生。这样,6岁的陶行知就得到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9岁时,陶行知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他聪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吴尔宽先生的学堂伴读,陶行知这才正式入学。在那里,陶行知练出了一手好书法。启蒙教育结束之后,他便进入学堂,读四书五经。

59、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他在江苏金坛县“乾生泰”小杂货铺呱呱坠地后,父亲华志祥刚好背了一个箩筐进店,这时接生婆向他贺喜,年过四十的父亲把儿子抱在怀里,笑嘻嘻地看了看,然后拿过一个箩筐,轻轻放到里面,又在上面扣了一个箩筐说:“进筐避邪,同庚百岁,就叫罗庚吧!”从此,这位后来成为著名大数学家的名字一直没改,老人起的名字虽然有封建迷信的因素,可也不妨碍华罗庚在数学领域作出伟大贡献。

60、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转的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

61、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62、蒋海澄以和蒋介石同乡同姓为耻,更以和蒋介石同音为莫大耻辱,便拿起笔在蒋字的草字头下打了个“メ”,另外他生于十二月,把“十二月”三字合成了一个“青”字,“海澄”的方音又与“艾青”相同。

63、苏轼豪放张扬,性不忍事,知子莫若父,苏洵又为轼取字“子瞻”,也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后行。

64、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南宋·陆游

65、孙中山使用过不少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革命或摆脱通缉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

66、       这首嵌名长诗,又见面了。上次出现时是2014年末,当时只收录了84人,而现在,100韵,200人,圆满地告一段落。看着这些精妙的诗句,对照后面标注的人名,你眼前也许会浮现出一个个熟悉的面庞,哪怕素未谋面,哪怕分别已远;也许会好奇自己的同桌怎么从来不作声,也许正相反——同桌口才太好,天天在群里打招呼逗笑;也许看着看着你还会惊呼,原来他俩是同桌啊!哎呀,这对同桌是一家子啊!200位活生生的同学,个个传神,句句有典,这项浩大工程,点点灵光,厚积薄发,非高才不能为也。

67、还有一次,康有为向银行家余凡澄“借”一幅十分名贵的字画,试图据为己有。余凡澄多次讨要不得,便不得不派许多人到康家强行索回。

68、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