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摘抄好句29句)

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摘抄好句29句)

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1、④关心黛玉的吃住,对丫头婆子们颐指气使。这是为了在贾母面前显示自己对黛玉的疼爱,也为了炫耀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和权威。

2、师:那下一节课我们要进行人物的分析,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下再读一读文章描写人物的部分,自己总结一下除了林黛玉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描写其他人物的出场的。师:同学们,下课。

3、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尤三姐)

4、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6、(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描述林黛玉的容貌

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8、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9、贵族气度,举止得体,谦卑有礼,眼明心细,入乡随俗

10、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事

11、此处入木三分地描绘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见风使舵的性格,这也是她在贾母面前得宠的原因。

12、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13、句中的“只见”用得很准确。黛玉投靠的是外祖母,初进贾府时心中当然只有外祖母。“只见”与“便知”相配合,省略了多少笔墨。黛玉视外祖母为唯一依靠,孤苦弱女心中眼中只有外祖母一人,除了“只见”,用“便见”“正见”、“忽见”等都不贴切了。

14、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5、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16、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17、快到贾府,“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此处用“忽见”而未用“只见”,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缜密。若用“只见”,便会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黛玉心中估计的贾府大门,正与见到的相合。而事实上,黛玉只知贾府门第高贵,但究竟如何,不得而知。而用“忽见”,一是写出了黛玉矜持外表下内心的矛盾、思虑的细密。她当时正处在沉思之中,因而“忽”字便有突如其来之意。二是强调了贾府门第的威严与显赫。黛玉正处在对未来的忧虑之中,两个大石狮子与三间兽头大门陡然出现,无疑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更会引起读者对弱女进入贾府后的命运的关注。

18、(5)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语

19、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

20、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21、师:看大家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赞叹声,那让我们大声读一读此段,再次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吧。

22、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王熙凤)

23、  “户绝财产,所有亲女承受。无女者,听地方官详明上司,酌拨充公。”

24、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25、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下面是提供的四大名著的歇后语,欢迎阅读。

26、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27、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28、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个精明能干,八面玲珑的王熙凤,也体会到黛玉的敏感多疑以及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写作技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