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利于成长的名言警句
1、佛家说:一心迷失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张人性本善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根才会有善行。我方并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恶行,但恶行的产生是有外在环境造成的,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就不会有真正的道德了。
2、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思想感情:诗人通过对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途中遇赦的喜悦心情。
3、2没有经历严冬的劫难,怎会领略到春天的温暖;没有经历艰难的痛苦,怎会拥有辉煌的人生。
4、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5、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莎士比亚
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7、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8、(示例一)《行路难》(其一)人生启示:漫漫人生路难免有艰难和挫折,在重重困难和险阻面前,作者并不沮丧,更不沉沦,反而显示出他坚定的信念和豪情满怀的气概。启示我们在遇到人生挫折时也应该有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坚定的自信,积极地追求、顽强地坚持自己的理想。(逆境利于成长的名言警句)。
9、答:(1)一个人只有不依赖别人,能够自立,才能走向自强;(2)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韧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3)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4)自强不息的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发展,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10、 托尔斯泰也说:“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所以在必要时刻因该放弃自己的利益而成全集体的利益。就拿一个公司来说吧!在这个大集体里,每个员工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让这个集体做得更好。可有些人,对现状一点也不满意。他就会慢慢地变成一个“小团体”。这样的话,这个公司就会变得四分五裂,那该怎么办呢?个人的贪婪和不满,会直接影响到这个集体。如果多想想集体的荣誉,才能使个人融入到集体里去,也不会到将来后悔莫及了。
11、帕斯卡尔对人有这样一种认识:人既伟大又悲惨。人认识到了自己所能取得的有限,不会诸事顺遂己愿,却仍渴望着无限,因生命中未得的残缺而不断追求。
12、1真正的强者是用微笑来迎接命运的打击,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13、能够抓住其中一个方面立意并言之成理即可,注意应重在精神层面,比如思想独立、人格独立或志同道合、守望相助等。
14、A.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思想家史怀哲
15、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16、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17、答:(1)首先要学习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常识;(2)敞开心扉,多与父母、老师、朋友沟通,善于寻求他们的帮助;(3)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心理冲动;(4)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有益文化活动,不断完善自我;(5)珍惜青春好年华等。
18、1人生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而要问志向。
19、生活可以漂泊,可以孤独,但灵魂必须有所归依。
20、答:(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发掘生命力量有利于战胜挫折;(2)发掘自身的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3)发掘自身的力量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学习他人的经验。
21、答:(1)悦纳自己,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2)善于发现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喝彩;(3)勇于接受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4)学会塑造自己,完善自我形象,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等。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汉:佚名《长歌行》 译文: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3、印度 泰戈尔《泰戈尔诗选》: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24、只要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25、25)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断。——欧阳坚石
26、双方辩手凭借清晰的逻辑、犀利的言语、机敏的反应和优雅的风度回应了对方提出的问题,并且进行了精彩的阐述,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同时也引发了听众们的深入思考。
27、人类的幸福与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28、(解析)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各国文明要交流互鉴,要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A体现了每种文明都是独特的,要共同发展,符合题意。BC体现了要止于至善,D体现了要重视道德建设,都不合题意。故选:A。
29、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0、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31、《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着深刻意味。阅读时,把你认为可笑的地方画出来,想一想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32、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3、做法:(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等。
34、下列名言警句能体现中华民族律己宽人美德的是( )
35、每个成功者,都要穿越不为人知的黑暗。强者不是没眼泪,只是能含着眼泪向前跑。
36、 科学所打开的世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伊林
37、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38、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就愈大。——托尔斯泰
39、 尊重与理解都是相互的,你以友爱之心对待他人,他人才能回报你以爱心。
40、答:(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1、人生就是生活的过程。哪能没有风没有雨?正是因为有了风雨的洗礼才能看见斑斓的彩虹;有了失败的痛苦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42、希望本无所谓无,无所谓有,想的多了,也便有了希望。
43、 ② 提炼话题。考生要善于提炼几个警句中共有的关键词,一般此关键词就是试题所要探讨的话题,
44、所以,对生命无限的渴望,对未知的那种期盼,恰是人们创作的不竭源泉。纪伯伦曾指出:“一个人不在于他成就了什么,而在于他企求成就的东西。”在找寻生命的无限中,人们练就了坚持不懈的品格,他们品尝了人世的悲欢,终于在找寻无限,追求未得中暂且放下了不圆满的缺憾,努力形成别具一格的伟大。
45、①“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46、12)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
47、考点2(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协调发展)(C)
48、本文论点明确突出,对两则材料均有一个辩证的分析。结构清晰,利用几个分论点彰显主论点。思想具有一定深度,关注生活,在很常见的事情上挖掘并论证。语言不死板,能引用名句,增加文章内蕴。同时联系了当今现状提出反思具有时代气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49、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
50、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5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52、考点22(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B)
53、人生的上半场打不好没关系,还有下半场,只要努力。
54、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55、考点18(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分析自强不息的意义)(C)(2018新修,考查层次由“B”调整为“C”)
56、15)向前吧,荡起生命之舟,不必依恋和信泊,破浪的船自会一路开放常新的花朵。
57、(解析)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以此分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了爱国情感;A是景物描写;B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D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C符合题意。故选:C。
58、为了让学生对孟子的雄辩之才不停留于表面的认识与了解,更能深入到自我核心素养的提高,精品初中初2021届语文课程中心经过多次讨论、打磨,最终开展了”锦心绣口辩正道“主题辩论活动。
59、2020省考学员申论范文丨能长本事,敢担难事
60、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61、有大智慧的人,总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才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蕴含大道理的言论总是通俗易懂,那些有小聪明的言论反而废话连篇。
62、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一味的比较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初衷,而比较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
63、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运用白描的手法,由远及近,写出了“湖上”雪后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这些景物与人,在大雪的笼罩下变得虚无缥缈,模糊微小,变成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具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然而最微不足道的“两三粒”人却是这空旷寂寥的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赏雪的主体。作者的描写,宛如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寥寥几笔,就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64、我不敢休息,因为我没有存款。我不敢说累,因为我没有成就。我不敢偷懒,因为我还要生活。我能放弃选择,但是我不能选择放弃。坚强、拼搏是我唯一的选择。
65、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有格”出自《论语•为政》--告诉我们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要去做
66、(4)比喻论证:“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67、3)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68、 答:(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2)家庭、学校、社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3)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需要用法律规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的保护。
69、成功不是得到多少东西,而是看你把身上多余的东西扔掉多少。
70、1用感情生活的人,生命多悲剧;用思想生活的人,生命多喜剧。
71、“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如李时珍、祖冲之、司马迁等;“拼命硬干的人”指反抗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人民英雄和爱国英雄,如陈胜、吴广、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等;“为民请命的人”指关心人民疾苦、为民众利益奔走呼吁的政治家、文学家,如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等;“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改革家和为革命献身的革命家,如商鞅、谭嗣同等。
72、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73、(解析)段海燕的无私奉献行为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仅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人和社会,延伸了生命的价值。因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与段海燕获奖原因相符的名言警句,选项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4、示例:父亲小跑着奔回我们这儿,带着兴奋轻声对母亲说:“真不可思议!你猜我看见谁了?”还不等母亲答话,“于勒!我看到于勒了!我尊贵的弟弟,于勒!”父亲压低了声音几乎欢呼起来。“哦!真的是于勒?”母亲似乎不敢相信,却是立即显得异常地激动。“是的!我走过来,走过去,看得真真切切。那是我的弟弟,我的亲弟弟!我绝不可能认错——虽然已经相隔十年。”父亲的坚定不移使母亲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母亲决定偷偷去看看,以免认错。待到母亲回来,她的激动是再也掩饰不了了。“约瑟夫,去!快把你两位姐姐叫回来,还有准姐夫。”“可是,他们正在吃牡蛎呢?”“什么牡蛎?快别吃了!我们尊贵的于勒先生,回来了!他就在船上!以后,咱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阵清凉的海风吹过,每个人的心里,都说不出的畅快。
75、下列名言警句与“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
76、 第二句是英国作家赫胥黎对世界的拷问:“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为什么啊?这是因为世俗对于孩子童真的污染。昨天的儿童血脉里流动着天真活泼快乐,流动着绵绵不断的正真和火热之情,弹指间,当他(她)们成长为少男少女时,一旦迈向社会,动脉便硬化,心理便僵冷。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孩子简单、幼稚、纯朴,当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不像伊索寓言的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的时候,世俗就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复杂了,让他们失去了天真,所以钱先生不主张孩子们看《伊索寓言》其实是有深意的。从赫胥黎的发问中,我们可以揣摩出他的意思:人不应该失落那一颗最可爱的童心。他不想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他殷切希望童心穿过少年、青年而一直跳动到老年时代,于是童心永恒,变成诗人的梦与呼告。 第三句中的“孩提王国”应该是指自由、神奇、美丽,并且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心的世界。这种孩提王国,在鲁迅家妙趣横生的“百草园”、丰子恺家竹影婆娑的院子、沈复家那怡然自得的“山林”,相信很多的考生都会有切身的感受。“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是真正的沉沦。”这句话我们可以分两层来解读。一是对“孩提王国”的赞美、眷恋和向往,一是对“海底王国”失去的警醒和痛惜。“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是真正的沉沦。”这是结论性的警告。因为面对纷繁的生活,无论谁,一旦失去童心就变成世俗的毫无活力的成人。